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思考

2019-03-19程高利程晓宇

数码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程高利,程晓宇

新能源汽车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思考

程高利,程晓宇

(保时捷(中国)培训学院,上海,201208)

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的特性,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国家政策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面临新局势、新挑战。本文就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很多发展问题,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新的战略突破点。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人才培养;战略突破

引言

随着国内汽车购买量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同时也给能源带来了危机。为了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国家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1]。近些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给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汽车行业是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业,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现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进程中,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中、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理论实操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通过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和企业要明确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与国际公司合作,勇于在汽车核心技术层面进行科技创新;企业加快技术研发,政府要大力扶持新能源的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和绿色经济政策体系。

1 新能源发展现状

自新能源发展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体系,并逐步完善。从宏观统筹、推广应用、财税优惠、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推动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初步实现了引领全球的龙头作用[3]。

表1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

因此,受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飞速发展,2018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4.98万辆,产销率为975;2017年1-1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0.36万辆,产销率97.9%。但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还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推广模式,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图1 2016年1月-2018年6月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及同比变化

1.1 国家政策仍需完善

新能源汽车产业想在市场中健康稳定发展,还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保障。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就要深化制度改革,形成制度推动力,新能源汽车是交通领域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抓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企业是以国家的政策发展为导向来制定生产经营战略,但是目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发布周期性较长,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与地方政策产生利益分争,会延迟政策的落实。在政策真空期,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在没有政策导向的情况下很难进行产品的研发。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4]。

1.2 产品销售与市场环境的矛盾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应用率相对较低,产品性能的市场经验不足,产品质量管理得不到保证,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信任也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例如:电动汽车的里程问题、电池的充电及安全问题、大多汽车维修师技术水平依然停留在解决传统汽车问题的层面、未能及时更新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相关职业技术人才存在很大缺口。

1.3 基础配套设施需完善

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发展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运营。各地政府大力示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而忽略了对充电设施的发展,导致大部分地方出现“有车无桩”的现象。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力为能源,充电电池需要反复充电,充电桩或者充电站的建设远远不及加油站的分布,而且充电时间远远大于加油的时间。即使有些地区建设了大量充电桩,但所建充电桩布局并不合理,导致使用率低,使得基础设施配套需要完善,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1.4 核心技术需突破

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新型能源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但电池技术的瓶颈未被打破。电池技术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问题。不同品牌的汽车在实际使用过程发生故障,零部件供应缺乏,且大多数用户会用不会修的状况较为普遍,往往在汽车发生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时便搁置一旁等待专业人员前来维修,技术人员不足并且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较长的维修周期才能使故障设备重新工作,使得新能源汽车利用率下降。

2 未来发展战略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转型中尽快发展,但由于我国汽车行业刚刚起步,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和传统汽车产业在研发与技术上密不可分,所以我国应该在明确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目标的同时,选择“在过渡中转型”的发展策略。

2.1 注重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的研发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大引技引智,深化产学研合作等,强化产业基础技术、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夯实产业基础。一方面发展以节能汽油机技术和内燃机混合动力技术为核心技术的节能汽车,另一方面在保证研发质量的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进度以及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5]。强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自主研发项目、自主研发成果市场转化的财税等支持力度。产业链互动模式可以集中所有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实现技术资源整合。

2.2 完善政策落实执行

配套的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一环,充电设施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加强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控、预警机制;加强合理构建充电桩、充电设施网络布局;解决充电接口和协议兼容性问题;建立国家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实现充电和结算的互联互通,共享互用,提升对未来新技术的兼容性,并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一体化进行规划;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与保养技术也应进一步完善,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促进不同企业进行优势资源整合。

2.3 合理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合理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以及基础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关键零部件的模块化供应基础,促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打造知名品牌。纯电动汽车研制先进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生产高性能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提升整车总体布置与性能集成优化技术,推动安全便捷、节能高效、高功率密度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构建[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着重发展混合动力发动机、机电耦合装置、电机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以及功率控制单元等关键部件,提升整车控制技术、混动集成技术、分布式驱动控制技术等;燃料电池汽车应着重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掌握高效氢气制备、纯化、储运和加氢等关键技术,提高燃料电池功率,降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

2.4 加强校企合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下,中、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让学生走入企业,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为企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

2.5 加强国际合作

一是拓展国际能源合作伙伴,由此扩大我国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帮助当地解决能源不足问题,并带动我国新能源设施和产品的出口;二是拓宽国际合作内容,通过多渠道合作,推进能源领域的技术交流,促进企业国际化进程,以及企业品牌重塑;三是深化对外援助内涵,与沿线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展能源技术合作或新能源汽车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中方可以通过合资的形式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完善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3 结论

(1)探讨了新能源目前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的国家政策提出改进建议,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规的合理规范运行提出建立国家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实现充电和结算的互联互通建议,认为目前的基础配套措施亟待改善,并认为目前的核心技术、人才较为缺失;

(2)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战略,认为技术创新可是核心竞争力;需要完善政策落实执行机制;对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必要的校企研究是保证企业人才储备的基础;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一带一路”低碳合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完善自己新能源汽车技术,拓展国际市场。

[1] 杨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下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8.11.

[2] 韩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11.

[3] 程雅坤.中国制造2025_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汽车维修,2018.5.

[4] 任东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J],时代汽车,2018.8.

[5] 徐圣杰;邴毳英;李月等.浅谈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J],时代汽车,2018.10.

[6] 程雅坤. 中国制造2025_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汽车维修,2018.5.

New think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Cheng Gaoli,Cheng Xiaoyu

(Porsche (China) training institute,shagnhai,201208)

New energy vehicl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 which have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 automotive industry. Relying on national policies,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also faces new situations and challenges as wel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new strategic breakthroughs from the aspec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new energy vehicles; development status; future trends; talent training; strategic breakthrough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08

F426.471

A

1672-9129(2019)03-0023-04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3D 打印汽车等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