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学生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03-19方宇刘忠慧王杨闵帆牟聃

数码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线下基础计算机

方宇,刘忠慧,王杨,闵帆,牟聃



国际学生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方宇1,刘忠慧1,王杨1,闵帆1,牟聃2

(1.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2.西南石油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四川成都, 610500)

本文论述了西南石油大学对来华学历国际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计算机类课程建设和实践提出了新需求,对教学进行了创新设计与改革。本文从国际学生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出发,探讨了适合国际学生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新思维,通过改革和实施,为国际学生搭建了计算机课程学习的框架,形成了一套具有国际视角和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为国际学生后续的学习“铺好路,打好桩”,从而能较好地促进高校国际学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学生; 慕课; Seminar; 计算机基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目标的提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开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截止2018年6月,来华国际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其中约25万人为学历生),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就读于全国935所高等院校[1,2]。来华国际学生生源结构日趋优化、学历生比例不断走高。然而,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来华国际学生规模,如何帮助国际学生迅速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成为高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任务[3,4,5]。由于国际学生生活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接受的基础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让国际学生更快适应大学环境、了解大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批判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这是高等院校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6]。

西南石油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自2014年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以来,学历国际学生从十几人迅速上升至370多人,主要来源国是南亚、非洲、西亚、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开始于2015年,授课对象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学历国际学生,通过近三年的教学模式调整和实践,发现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适应性地改革了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国际学生大规模迅速地进入我国高等院校学习专业课程,迫使我们“逆推”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思维和方式,然而在这种本土化模仿和时间压迫的背景下,来华国际学生培养遇到了很多普遍而共性的问题。

1.1 语言障碍

我校国际学生来源国主要为孟加拉、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英语往往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或者第三语言。在他们接受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文化和地方差异的存在,导致他们的英语中普遍有方言和浓重的口音,个别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对于教师授课存在一定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高校教师受英语教育环境的不同、出国经历的不同,授课教师的英语能力也不尽相同。很多课程存在一种现象:教师很努力在讲英语,学生很努力在听英语,但仍然听不懂。国际学生对此颇有怨言。相对来说,理工科出生的教师口语水平低于人文社科出生的教师,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英文水平好于老教师。由此,学生和教师英语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和沟通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1.2 国际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大

根据授课经历以及通过与学生大量的沟通,我们发现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普遍计算机能力略低于我国普通本科生水平,经济次发达地区的生源仅仅使用过计算机或偶尔使用计算机,还有部分国际学生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的感性认识是空白。国际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如此之大,如采用我国本科生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则无法提高和改进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往往导致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所学内容不够,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进而放弃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1.3 教学方法落地难

不同于数学、物理、中文等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因计算机相关技术更新快、内容增加多、课程需要承载的知识点与日俱增,对其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极高。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又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工具,如果没有很好地打下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必然受阻。同时,如果完全照搬我国本科生“满堂灌”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学生接受度极低,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理论部分的抽象知识无法理解,感觉枯燥乏味,无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驱动力不足。而实践操作部分又要求学生能够迅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国际学生面对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两难,很大一部分人出现了畏难情绪,感觉无从学起。

1.4 考核方式单一

对于计算机类课程,应试教学已经被诟病多年,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仍然沿用了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国际学生对于我国这种考核方式呈现出集体排斥的现象。如何效仿国外考核评价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降低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把大部分考核内容分解到学习过程中,或以论文和小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启发式、探讨式的环境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改革与实施

针对国际学生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做了以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2.1 MOOC+Seminar翻转课堂

根据计算机类课程目标设定Seminar主题,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通过MOOC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 Seminar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国际学生“量身打造”授课内容和方式。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2.1.1 Seminar主题设计

以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各个方面展开的主题(以MOOC学习为载体),以2018级国际学生“计算机基础”Seminar主题设定为例,如表1所示:

表1. 2018级国际学生“计算机基础”MOOC在线学习和线下讨论方案

序号线上学习在线视频时长(学时)线下讨论学时 1计算机与信息社会2统一组织学生在机房,提出MOOC学习要求,学习使用MOOC平台2 2信息的表示2 3计算机系统2线下主题讨论(一)2 4算法与程序设计4线下主题讨论(二)2 5信息管理与数据库2线下主题讨论(三)4 6计算机网络2线下主题讨论(四)2 7信息安全2线下主题讨论(五)4 合计 16 16

通过调研发现,国际学生对“计算机基础”主题设定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不同于国内的大一新生,国际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不乏个别国际学生已有工作经历,因此,充分考虑国际学生个体差异和知识需求,拟以两种方式设定Seminar主题:1. 与知识点结合,从多个视角(硬件、软件、社会价值、道德伦理等方面)设计讨论方案;2. 针对一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性、高效性等方面的讨论。

2.1.2 Seminar的组织与实施

以学生翻转课堂、“自主教学”为主线,任课教师引导和组织课堂为辅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学生刚进入中国高校,对我国高校培养方式和计划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必要的国际化建设,除了课程相关的英文资料准备和全英文授课外,课程组采用(https://study.swpu.edu.cn/)平台公布所开设课程的相关信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师信息、上课时间、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学习要求、考核方式以及联系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MOOC学习方案中,虽然只是将Seminar放在线下由教师引导进行,但是如果缺乏学生在线上的学习,查找资料,以及一些必要的线上讨论,其线下讨论的效果不容乐观。传统的Seminar是线下活动,同时在国内高校也较少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实施。结合MOOC学习特点,我们将Seminar活动从线上延伸到线下,通过网站讨论版块,在线小组讨论,线下教师引导讨论,完整的贯穿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以确保了MOOC学习的效果。考虑“需求驱动”能动力,线上的Seminar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开视频学习在线上抛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简单地分析和适度的讨论,学生线下搜集信息,整理自己的观点和支撑内容,提出解决思路。在课堂上由教师主持课程,部分学生对解决思路进行阐述,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掌控发言内容的边界和讨论的范围,确保讨论的深度,在下课前10分钟对讨论进行总结。

2.1.3 Seminar考核内容和方法

在MOOC模式中,Seminar的作用是检验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知识运用情况的最佳方案。其考核比重在课程中比例较大,其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合理性尤为重要,结合Seminar组织方法和实施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以小论文的形式对两个或三个研讨主题进行总结,要求论文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到数据收集、分析、解释等进行阐述,并要求能让一个无专业知识的人或专业知识很弱的人能够从论文中清楚的知道论文所讲述的内容。

考核方式包括:学生的线上参与度以及线下讨论的效果。学生的线上参与度由讨论版块的发言情况和线上小组讨论的次数决定。线下讨论的效果,可以由教师和其他学生组联合评定。

2.1.4 Seminar组织和实施的效果评估

针对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设计调查问卷,并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信息收集和整理,对课程进行效果评估,同时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组织、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帮助教师提升国际化视野,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新的国际学生教育形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7,8]。

2.2 强化师资走近学生

要求具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且口语表达较好的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了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和操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利用新型教学方法实施的课程,为了将新的理念传输给教师,让教师能有效的引导和组织Seminar的开展,我们进行了多次的教学研讨和场景模拟,以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此外,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师和国际学生座谈,倾听学生的声音,对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

3 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国际学生在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课堂表现、课堂讨论以及演讲能力等学习过程方面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也在分组讨论和论文汇报时得到了训练。总得说来,国际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参与度得到了极大调动(如图1、2所示),学生计算机能力得到了较好提高(如图3所示),课堂气氛活跃度高。

图 1 2018年秋季学期《计算机基础》课程国际学生签到率

图 2 2018年秋季学期12月份《计算机基础》线上流量

图 3 2018年秋季学期《计算机基础》学生综合成绩分布

4 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进一步展开,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留学目的国,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从单一的汉语学习变成了学历教育[9,10],为提高学历国际学生的培养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强化了教学过程管理,改变了考核方式,提高了国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MOOC+Seminar“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学生计算机能力差异化,满足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述求和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在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英文水平,对计算机基础类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和方法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实践环节的管理都有了新思维、新手段。如何更好地实施计算机教育教学,切实提高国际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仍然是我们迫切需要求解的问题[11]。

[1] 杜玮. 中国教育的世界舞台——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述评·对外开放篇[N]. 中国教育报, 2018-12-12(1).

[2] 陈丽, 伊莉曼·艾孜买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近10年发展变化与策略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16, 38(10):27-36.

[3] 郑刚, 马乐. “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16(4):77-82.

[4] 罗振, 潘琢金, 毛艳娥等. 来华留学生全英文单片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8(2):59-62.

[5] 胡瑞, 余赛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评价与发展策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20(5):68-73.

[6] 周伟, 陈柳. 来华留学生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 15(7):15-16.

[7] 李昭, 王雪竹, 臧兆祥. 来华留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18). 10-10.

[8] 李波, 王剑, 于克倩. 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0(11):148-150

[9] 施慧彬. 来华留学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教学方法初探与思考[J]. 大学教育, 2016(4):114- 115.

[10] 教巍巍. 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3):117-119.

[11] 栾凤池, 孙伟. “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4(1):7-1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mputer-related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ang Yu1, Liu Zhong-Hui1,Wang Yang1, Min Fan1, Mou Dan2

(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 (2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courses, and carries out innovative design and reform of teaching. Start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ulsory course "Computer Basic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thinking of computer cours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it has built a framework of computer cours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rming a set of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majoring features.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ode is to “pave the way and lay a good pile”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OOC; seminar; computer basics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01

TP3-4

A

1672-9129(2019)03-000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4114),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060),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校级项目资助。

闵帆,E-mail-minfanphd@163.com.

猜你喜欢

线下基础计算机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