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最“自然”的方法找回职业认同感

2019-03-18赵琴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然公开课职业

赵琴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通常在工作两年后开始。这段时间往往是被生活逐渐填满,身体逐渐被消耗,最终质变产生了职业倦怠也就相当自然。也因为倦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质疑油然而生。很多老师甚至茫茫不知所终。但也由于年轻的内心不想虚度此生,使得生活矛盾之极,因此整个状态开始变得混沌。

如何找回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大自然其实早就给了我们很多答案,我们不妨去学学这些生态中暗藏的智慧。

一、找准工作中的生态位,认同自己

大自然的生态圈是个良性循环的整体,每一环都无可替代。我们学过的课文《狼和鹿》就是说明这一个道理,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一项错误的命令,导致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了巨大后果。然后罗斯福提出了“人只根据片面的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的观点。教育我们要保护生态平衡,遵循自然规律。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高级物种,也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的。而我们就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去选择教学岗位中需求不同的“生态位”。笔头功夫好,又善于苦心钻研,喜欢自己琢磨思考的老师就可以去搞科研,写写文章;开朗活泼常常容易和陌生人打成一片的“交际通”就可以去做班主任,与学生交往和家长沟通;对课堂有一腔热情,甚至善于临场发挥启发诱导的老师就可以去开公开课,苦心钻研课程;有人甚至还善长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最前沿的信息,这些教师就可以去教师发展中心,帮助制订更好的发展计划。既然我们能进入教师这个岗位,还能顺利工作,就说明我们有适合这个岗位的卡点,那么我们就应该去好好寻找,定位自己,安心发挥作用。那个“生态位”我们入得轻松又得之无愧,入得无压力又得的有所得。所以,要认同职业,就必须先认清然后认同自己,对自己的价值有了定位和归属,才有了人生及工作的一切可能。

二、避免工作中的无穷准备,认同工作

蛇种类繁多,水蛇无毒,因为它不愁食物的来源,但是另外一些蛇,生活在猎物稀少,一次抓不到可能就饿死的环境下,因此,它就必须要有“积极武器”,所以毒成为它猎杀工具。生物界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就是一个人的工具其实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中生成的,根本不是你事先準备好的。领导常常会安排很多种任务,有个“拖延症”大家都很熟悉,拖延症就是“无穷准备”的典型案例,我们不愿意去写论文,所以我们自欺欺人说,“我要写得出来必须先搜集很多资料很多案例,我要广纳众言”。这种方式其实就是代偿性的自我安慰,实质上当你到拖无可拖的时候,发现你也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而且极少用到你之前准备的东西,甚至根本没用到。我还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学校成立了新技术教育小组,我当时就觉得要做好老师,就得会做PPT,于是我报了PPT小组,也学了几次,但是结果就是当时学得有多痛,到现在忘得就有多领悟。这个时候,我就很厌烦学校这个任务,再让我去培训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是虚无的是没有作用的,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而反之,对于一些有兴趣且也正在准备公开课的老师,他们就学得很快乐,很满足,甚至马上学了能产生上课灵感,还要去加班去改课件。其实道理很简单,上学我们都是在用“设计论”,可是工作明明就是在用“演化论”,只有你进入这个场景的时候,你才会慢慢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工具。你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是你的工具,可是这些都往往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在场景中落实到位且实现书本内容实践化的。所以撸起袖子就干,边干边调整,是最节约时间也最激发热情的做法,同时也是在倒逼自己不产生过多负面情绪,进而认同自己的工作,认同工作的有效性。

三、创造工作中良性的生态环境,认同环境

环境造就了物种的不断演化,更迭。刚开始工作,你我都一样,怎么两年后,你选择了稳定,我选择了敷衍,他选择了继续拼搏?我们很多教师常常感到疲乏,其实往往是被环境所影响,有教育的大环境,有学校的小环境,甚至还有办公室的微环境。我们很多时候对职业的不认同,其实就是对环境的质疑,质疑环境的不公正,不温暖,风雨交加。我记得一位美妆博主卡卡她看着自己的员工每天争相打卡健身并注重搭配时,就说过一句话:“看到他们一个个如此正能量,我也就放心了。”所以当你疲乏时劳累时,谈谈自己喜欢干,同伴喜欢做的事,又或者去做一些开心愉快的事。你要多去欣赏一下大自然,看看美妙的东西,很多快乐和热情就随之获得,我将其称之为转移阶段的伴随产物。这些伴随产物会直接影响整个人的状态,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整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你的价值观。因此,有了一些开心的伙伴,愿意呆的办公室,认同环境带来的舒适感融入感也会冲淡部分职业的倦怠,甚至产生喜爱。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当然渴望“师道尊”的大环境,可以扬眉吐气地“传道授业”,但在并不理想的社会现实面前,叹息只会增加心中的负能量,强化自己的无望与无奈。只有客观地面对现实的“骨感”,秉持良好心态付诸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在自我肯定中丰盈润泽。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自然公开课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