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搭支架,培养小学低年级科学素养

2019-03-18马颖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低年级支架

马颖琳

摘 要:“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发展学生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教师设计的“认识一袋空气”一课以学生任务驱动引发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为此,教师巧妙创立、积极搭建学习支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内容多角度地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源、工具、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促进科学探究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支架;低年级;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这是2017年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一年级科学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学务必体现基础性:即学习对象的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基础性和科学知识的基础性,让基础的科学学习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儿童打牢科学基础,提高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践行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师首先要努力转变观念,给学生更多自主科学实践的空间与时间。但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要让低年段的孩子更好地开展科学实践,老师就不能当“甩手掌柜”,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探究、怎样探究,从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搭建相应的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攀上学习的高峰。

一、搭建活动支架——根据“学习进阶理论”,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科学知识目标

“学习进阶理论”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时的重要理论依据,它强调学生对某一领域由浅入深、逐渐复杂的概念理解过程,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概念构建过程。要求教师不能盲目拔高知识要求,而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呈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和扩展与科学核心概念相关的各概念间的联系,促进每个不同阶段的孩子都能获得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以故事导入,从小马驹进入动物王国的通关密码引出“认识空气”这个内容,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再收集一袋空气从观察、认识归纳空气的简单特征到对比不同物质,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从而令科学实践发挥出更佳的效果。

二、搭建指导支架——根据学生认识水平,让学生明白怎样开展探究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实验操作、搜集信息、整理交流等方面。本课的科学探究必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学习方法的基础性。学生在探究中,主要采用观察、描述、分类、简单实验等方法对周围物体进行探究。同时由扶到放,逐步培养:例如在了解空气流动的探究中,“让袋子里的空气流出来”这一实验是促进学生了解空气能流动的重要实践载体,对于科学探究能力较弱的一年级孩子,我事先对探究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指导,及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降低了探究的难度,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活动,让孩子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其科学探究能力。在汇报的环节不仅要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空气特征,还要让其说出观察的方法,也就是培养学生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再用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搭建研讨支架——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科学探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发现,这些发现就像一颗颗珍珠,只有整理有序并串成项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往往重实验过程,轻结果分析,往往只关注眼前事物的局部特点而不进行对比分析,因此探究的结论往往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思维的提升。

作为单元总结课,我通过完成从第一课沿用至本课的表格,以学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為研究学习对象,并将这些物体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进行充分而有序的探究,体现了学习对象的基础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归纳观察的方法,总结描述不同物体特征的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孩子对比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从形象个体向抽象思维的迈进,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四、搭建拓展支架——引入“全科阅读”理念,让科学实践从课堂走向生活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预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阅读,之后进行讨论、质疑。在科学课堂上进行阅读是我教学的全新尝试——推广全科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同时借阅读的题材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为今后学习“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这一主要概念奠定基础,也让科学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生活,拓展了科学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从原来教材中三年级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到现在一年级的“认识一袋空气”,学生知识水平及思维水平的差异、实验材料的特性都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因此课堂实践以教学立意为“圆心”,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多样化支架为半径,才能生成一个个动态的“圆”,在教师的支持帮助下,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不断的调整中,找到最佳切入点,走向科学探究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常晓琳.巧用身边资源 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素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3(3).

[2]凌新英.开发科学课程资源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读写算(教师版),2007(8S).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低年级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