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点“阳光”就“灿烂”

2019-03-18郭晓红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夯实基础阳光

郭晓红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了。如今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坚持16字方针: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了。如今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坚持16字方针: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有效落实这一方针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一、吃准目标,落实“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所谓“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如何才能根据课程标准吃准教材呢?

首先,要吃准课程的总体目标。语文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审美等,朴实一点说,就是书读得好,字写得好,能阅读,能写作,能交际。其中,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能阅读、能写作是硬功。硬功要下硬功练。

其次,要吃准年段训练目标。各年段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彼此割裂。例如,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要培养识字兴趣,达到基本要求。中年级则要运用学到的识字、写字方法,自主识字,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易错、易混字词进行比较与辨析。

二、夯实基础,落实语文教学的要求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字词教学的落实。要重视低中年段字的音、形、义训练的扎实到位,把词句的理解渗透在整个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词相连,由段到篇,篇章结合。高年段要重视体会词句的含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言,领悟写法、学会写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读书笔记,做到文从字顺,正确使用顿号、分号、书名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只有基础扎实了,学生素质才能提高。

三、指导学习,使学生触类旁通地学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年段与课程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习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有效的教学应是扎扎实实地学、情趣盎然地学、触类旁通地学,这也是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怎么才叫扎扎实实呢?就是在课堂上给孩子留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孩子们在课堂上潜心地读,静静地想,拿起筆认真批注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阅读理解的程度,让孩子的思维能力更具有深刻性。要使课堂情趣盎然,就需要逐渐揭秘学生想知道又不知道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同时还要去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探究研读的欲望。怎样使学生触类旁通地学呢?那就得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例如学习了《卢沟桥》一课后,我让学生仿写了《蕉岭大桥》,学习文章是用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出事物特点的。学习了《山村的早晨》一课后,我让学生仿写了《城南街的早晨》。实际上,当学生进行模仿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性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他们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稚嫩的双翅,慢慢的他们就能博击长空。

四、精彩课题,找准教学突破点

思起于疑。创新意识与思维的训练也是从问开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起于疑,起于学生质疑,让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序以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终于疑,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带着新的疑问走向生活、走向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课题,不仅可以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有提纲挈领领会中心等作用,并从质疑的问题中找到突破点,去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如教学《出色的老师》时,我板书完课题,先让学生理解“出色”的意思,然后三言两语说了些提问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接下来我指着课题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略加思索,纷纷举手,提出了“这个老师是谁?为什么称他是一个出色的老师?”这问题统领了全文,下面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自悟,整堂课,学生的自主表现很充分。

当然,并非所有的课文都要让学生向课题质疑,千万不能为了质疑而质疑,不能“多此一举地问”,不能“虚晃一枪地问”,不能“不着边际地问”。它不是一个教学方法上的法宝,要因课制宜,巧妙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效果,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的确,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只要学生“悟”得其神,“疑”得其精,“超”得其度,他们的精神必将更加富有且灿烂,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必将丰润厚重,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李志祥.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N].发展导报,2018-06-12(018).

[2]孙丽曼.新课改视阈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构想[J].喀什大学学报,2016,37(3):106-109.

[3]邓远贞.浅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J].品牌(下半月),2014(11):171.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夯实基础阳光
阳光下的“微幸福”
走,出发!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