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计算教学课堂实践研究

2019-03-18陆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脑科学计算能力

陆艳

摘 要:脑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过程中所激活的脑区与学生的年龄、个体差异以及练习习惯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一研究成果也为进行基于脑科学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学思路与方向。在归纳总结脑计算错误常见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脑科学的小学计算教学策略,希望为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能力;脑科学;计算能力;思路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的准确性以及灵活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数学内容的日益增多以及题量的不断加大,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下文我们将从脑科学的视角来对小学计算教学展开研究。

一、“脑”计算错误的归因

(一)感知粗略

由于小学生年龄结构较小,数学感知能力较低,因此对于不停变换的数学符号和数字无法精准地感知,常常出现抄错数学符号和数字的错误。再加上小学生往往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优先感知,因此势必会造成对整个计算题目的片面认识。

(二)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既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但同时也会影响新知识的吸收。尤其是在数学计算题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常常会影响他们对新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的再次吸收。例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学习时,由于有的学生已经形成了整数计算的思维定式,因此在列竖式时就会习惯性地将小数末尾对齐,进而造成计算错误。

(三)短时记忆较差

以四则运算为例,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是经过多次简单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只有将前边的简单计算结果和过程储存在了脑子里,才可以顺利进行下一步的简单计算,然后再将整个计算过程串联成一个整体,最后得出正确答案。但是由于小学生短时记忆能力较差,前后计算结果无法进行完整的串联,所以有时即便學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方法,但是最终得数仍然常常出错。

二、课堂实践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就可以从脑科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来总结出一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知识迁移,构建认知结构

由于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具有感知粗略和短时记忆较差的弊端,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迁移策略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一边接受新的知识,一边温故旧的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计算63-37这个例题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63-7,当学生意识到个位不够减时,就可以调动以前所学的知识,即从十位借一,得到13-7=6,5-3=2,最终计算出63-37=26。而这就是知识的迁移。但是知识的有效迁移离不开旧知识的经常温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建立旧知识的关联。再回到63-7这个步骤,老师这时也可以先引导学生计算63-3=60,然后再计算60-4=56,得63-37=63-33-4=30-4=26,最后可以进行63-37=63-30-7=33-7=33-3-4=30-4=26这样的检验,到此学生的思路就会被完全打开,这就是老师通过知识迁移,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旧计算方法进行了串联,将看似不同的算理进行了交织,进而使学生自由迁移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迁移掌握了该题的多种解法,实现了思维能力、知识串联能力等多种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感官能力,提升思维活力

老师习惯将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知识原则方面的简单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粗心”与注意力是紧密相关的,因为注意力差的学生通过感官接受到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脑电波的干扰,进而出现信息的遗漏或错误,最终导致计算出错。例如学生常常会把69写成96;竖式对位不齐;竖式计算正确但答案抄写时却出错等,这些都与学生的感官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感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例如,学生在抄写黑板上的计算题目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一道题目完整看一遍后一气呵成地抄在本子上,而不是看一个数字抄一个数字,长此以往,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还养成了学生善于观察数字、算式特点的良好计算习惯,进而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加强估算训练,拓展计算能力

当前在小学计算教学时,往往对于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认知过程,而进行的估算较为忽略,进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缺乏灵活性与变通性,严重影响计算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时,学生在计算时常常会把0忘掉,而如果先用估算来进行计算,那么容易忘0的问题就会有效减少。如先估算出9844÷49这道题的商是三位数,那么在计算到44÷49一步时,一旦意识到不够商1,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先商0占位,然后再进行下一步计算,进而避免了忘0问题的发生,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由此可见,大脑是知识构建的主体,而数学又是脑功能智慧的结晶,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脑计算错误的原因,才能在脑科学的基础上创新出行之有效的小学计算教学策略,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提升小学计算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臧传丽,沈德立.计算的脑科学研究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

[2]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4-125.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脑科学计算能力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