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瑞文:用画笔诉说江南情

2019-03-18周懿

文化交流 2019年3期
关键词:瑞文钱江晚报画笔

周懿

“在浙江美术界,小时候放过牛的大概只有我一个吧?”坐在面前的油画家周瑞文笑着说起这句话,有着一种云淡风轻的坦然。

他的工作室整洁而敞亮,墙上挂着两幅作品。画面中的放牛娃,头戴斗笠,骑在牛背上,徜徉于青山碧水间,那份纯净感,一下子把人拉回到半个多世纪前的纯真年代。

牛背上的艺途苦旅

回忆过往,走上艺途大半生的周瑞文至今仍感念60年前给他指引道路的初中老师——那位充满艺术理想的周晋甫先生。因为未能如愿考入美院成为艺术家,周晋甫先生便“燃烧”自己成为一盏明灯,将全部心力奉献在培养下一代学生的美育发展中。

1961年,从小热爱画画又有天赋的周瑞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选拔。从此,这双插秧割稻的手,握住了改变命运的画笔。

“在附中的时候,每天就是画画和看书。小时候农村学校书太少,进了附中有图书馆,就把图书馆的书借了个遍。”勤奋与好学,让这个来自田间地头的放牛娃,像春日的禾苗一样朝气蓬勃地成长。四年的附中训练,他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和文化功底。毕业后,他考进美院油画系,正式开始了油画学习和创作的专业道路。

1967年9月,大学二年级的周瑞文与老师郑胜天、徐君萱合作了油画《人间正道是沧桑——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作品一经问世,即风靡全国,第二年春天,入选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美术展览。1969年春,此画成了广州春季交易会大门外的形象宣传牌,同时,被众多出版社印成大幅彩色宣传画,在全国发行数千万份,还被印在像章、铝板、塑料、瓷器、搪瓷等材料上,流传甚广。

周瑞文近照。A recent photo of Zhou Ruiwen

回顾往昔,周瑞文的艺途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作品中的春夏秋冬、山川田野总是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正能量,正如他的笑口常开,“我们小时候,农村生活很艰苦。水田里有吸血的蚂蝗,薄薄的稻叶锋利得像裁纸刀,一不小心就会划开农民的皮肤,汗水淌过伤口时生疼。但是农民们很容易满足,当秋风吹起滚滚麦浪,那一瞬间的丰收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他笑说自己是个种田能手,能把秧苗插得又快又直。他还分享了选种子的经验:“把种子放进盐水里,沉下去的就是好种子,浮起来的那些就会被筛选掉了。”

或许,喜怒哀乐不过是人生四季给予的精彩馈赠,生活就像一杯苦涩的盐水,让那些美好的种子沉下去,被分辨出来,通过辛勤的耕种,在未来结出累累硕果。

《茶歇》。Tea Break, an oil painting by Zhou Ruiwen

《阅读的女孩》。Reading, an oil painting by Zhou Ruiwen

报纸中的美术情怀

1978年9月,周瑞文调入《浙江日报》社,从此开始了与报纸的近40年情缘。

作为媒体人的周瑞文,见证了两份全国知名报纸——钱江晚报和美术报的诞生与壮大。1987年,钱江晚报正式创刊。钱江晚报每天的头版漫画,成了他坚守以画传情的组稿阵地。同时,他立足强大的文化根基,发掘本土深厚的艺术底蕴,开辟了《画廊》栏目,将陆俨少等老一辈书画大家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大众,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将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带进老百姓的视野。接下来的几年中,他还负责组织了系列连载漫画《八戒外传》,寓教于乐,广受欢迎,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一手是画笔,一手又端起相机。周瑞文挑起了钱江晚报美术摄影部的大梁。上世纪90年代初,他走街串巷、下乡采风,和部里同行一起镜头记录下了江南景致与人世百态,为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打上了时代的特殊注脚。

1993年,美术类专业媒体美术报在浙江日报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强强联合中应运而生,周瑞文又参与到了美术报的创刊工作中。

周瑞文回忆当年创刊的艰辛,“我们在招待所后面三间阴冷的平房工作,没有阳光,老鼠乱窜。某日早晨,广告部主任一打开抽屉,一条小蛇哧溜窜出来,多吓人。”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周瑞文和那些老报人,用赤诚与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创出了后来的辉煌:美术报对中国首届艺术博览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协助中央美院范迪安先生等办起会刊;走南闯北,遍访关山月、何海霞等名家,请他们共同创作出丈八匹国画巨作;一篇《腾空出世“美人凤”》的话题报道,展开艺术介入城市的激烈讨论;关于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学术争鸣更是在美术报首发并持续数年;1995年,美术报主办“中国和亚太地区少儿书画大赛”,來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两万多名学生参加,3万多件作品参赛,影响深远……因为致力于报道正在兴起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周瑞文与吴冠中、靳尚谊等被颁发瑞士拉舍尔奖。

画笔下的江南乡情

2005年,退休后的周瑞文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和美术活动之中。他参与主持创办了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和浙江当代油画院。而他坚持不懈的主业还是油画创作。

有评论家说,周瑞文的画是“笔下留情”。一方面,他笔下的江南女子,巧笑倩兮,眉目生情;另一方面,他画的江南风景,在田园牧歌的诗意抒情中,留下了他作为江南画家的那份赤子情——小桥流水人家,春天的绿草如茵,秋季的麦浪滚滚,你仿佛可以听到水浜边放牛娃欢快自在的笑声、感受到河塘里鸭子扑扇翅膀打起的晶莹水花……

周瑞文说:“情感不是嘴上说的,要体现在画里面。那种共鸣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共鸣是美好,是爱,与人种、肤色、语言无关。上世纪90年代起,周瑞文就受邀赴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葡萄牙、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办展。早年在东京画廊展出时,其作品就被销售一空,而且很多是当地的画家购藏,这让主办方很惊喜——要知道,日本画家很少买画。或许是画中情景的真诚,或许是对中国美好的向往,这份画里的“真”,打动了观者,让艺术成为跨越语言的交流方式。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临画的女郎》。Girl Making a Copy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n oil painting by Zhou Ruiwen

对于艺术创作,周瑞文有着自己的坚守,正如他所说,“现在艺术圈有些人只顾表述自己的心景,无视观者的感受,创作中一味搞新潮、玩时尚,以观众看不懂为荣。或许从其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但我不喜欢这样。我的画笔,要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美好人生和事物的颂扬,追求我内心的‘真实与‘情感。”

猜你喜欢

瑞文钱江晚报画笔
张瑞文国画作品
小画笔
小画笔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跑菜场跑出租站柜台——钱江晚报“我们一起走过”大型体验式报道推出的背后
用心做爆款——钱江晚报《24杂志》采编播梳理
纷繁的生活教会我们向上、向善和向美——钱江晚报“暖新闻”探索浅析
爆款的打造,需要长期的采编积累——《钱江晚报》大案要案报道的策略与坚持
神奇的画笔
Character Determines Destiny:Analysis of Oedipus’s Tragedy
天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