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前后巨大儿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2019-03-18李小庆徐相蓉王海俊任正洪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重儿会阴助产

李小庆 徐相蓉 王海俊 任正洪

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 000克的新生儿,被称为巨大儿(fetal macrosomia)。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巨大儿发生比例在不断增加[1-3]。巨大儿对母亲和婴儿都有许多不良影响,包括母亲产程延长、产程停滞、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以及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以及新生儿发生肩难产、锁骨骨折、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故应予以重视[4-10]。国内对巨大儿的影响的研究,多为定性比较,样本量也不够大。本研究拟根据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7年的分娩记录,定性定量地分析巨大儿对其母亲和新生儿本身的影响,探讨预防措施,切实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基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分娩的孕妇信息进行分析。利用院内的分娩电子系统共收集76 045例孕妇的分娩情况,其中活产75 894个,死胎死产151个,死胎死产者只有一个出生体重大于4 000克。排除记录出生体重低于1 000克或高于6 000克的异常数据,最终纳入分析75 874例活产,其中男婴39 570(52.2%)名,女婴36 299(47.8%)名,5名性别不明。

二、方法

1.概念定义:

(1)巨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依据妇产科的定义,出生体重大于4 000克的新生儿属于巨大儿(fetal macrosomia)。出生体重不足2 500克的为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 infant),其余的则为正常出生体重儿。

(2)孕周分类。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正常产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过期产则是指怀孕周数在42周及以上的分娩。

(3)分娩方式。分为自然产,剖宫产和助产,其中助产包括产钳、胎吸、臀牵引和臀助产。

(4)产后出血。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产科实践的需要,本研究中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 h内出血量达到或者超过500 ml者。

(5)产后窒息的判定。根据产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Apgar评分判定产后相应时间婴儿窒息的发生。Apgar评分7分以上的认定没发生窒息,4~7分的认定发生了轻度窒息,3分及以下的认定发生了重度窒息。

2.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结合标准差来描述计量变量。对于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比例描述,差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分层分析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定量评估巨大儿作用的大小,采用OR结合其95%CI描述。

结 果

一、巨大儿的发生

分析的这些婴儿中,有5 952名出生体重大于4 000克,巨大儿的发生比例为7.8%(5 952/75 874),其中男婴巨大儿3 758(9.5%,3 758/39 570)名,女婴巨大儿2 194(6.0%,2 194/36 299)名,男婴中巨大儿的比例高于女婴中巨大儿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巨大儿与孕周的关系

巨大儿的平均孕周数为(40.0±1.2)周,比正常出生体重儿的(39.4±1.4)周和出生低体重儿的(35.4±2.8)周要长(P<0.001)。巨大儿过期产的情况见表1,与正常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相比,巨大儿过期产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巨大儿过期产的风险增加近80%(OR=1.77,95%CI:1.60~1.97);即使扣除婴儿性别的影响,巨大儿过期产的风险仍比正常儿高80%多(OR=1.83,95%CI:1.64~2.03)。

三、巨大儿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不同出生体重儿的分娩方式不同,与正常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相比,巨大儿剖宫产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巨大儿剖宫产的风险增加137%(OR=2.37,95%CI:2.24~2.50);扣除婴儿性别的影响,巨大儿剖宫产的风险仍比正常儿高135%多(OR=2.35,95%CI:2.23~2.48)。

四、巨大儿对母亲的影响

表3显示了不同分娩方式下,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生产时会阴侧切的情况。剖宫产不需要侧切,自然产、助产和三种生产方式合计时,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侧切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尽管三种生产方式合起来,巨大儿母亲侧切比例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但自然产时巨大儿母亲侧切比例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助产时侧切比例则几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持平。

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不考虑分娩方式的影响时,巨大儿母亲会阴侧切风险似乎降低了30%(OR=0.70,95%CI:0.64~0.76);但扣除分娩方式的影响,巨大儿母亲会阴侧切风险却增加了20%(OR=1.20,95%CI:1.09~1.32)。

表1 不同出生体重儿分娩时孕周分类

Note:Compared withnormal birth weight group and low birth weight group,*P<0.05;▲there are 553 cases with missing data on gestational weeks

表2 不同出生体重儿的分娩方式

Note:Compared with normal birth weight group and low birth weight group,*P<0.05

表3 不同分娩方式的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会阴侧切情况

Note: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birth weight groups by delivery modes,*P<0.05

在不同分娩方式下,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生产时会阴产伤的情况见表4。剖宫产妇助产时,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会阴产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然产时,巨大儿母亲会阴产伤比例比正常出生体重儿母亲的略低,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会阴产伤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来说,巨大儿母亲会阴产伤比例比正常出生体重儿母亲的低近15%。

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不考虑分娩方式影响时,巨大儿母亲会阴产伤风险降低50%(OR=0.50,95%CI:0.47~0.53);但扣除分娩方式的影响,巨大儿母亲会阴产伤风险却没降低(OR=0.91,95%CI:0.83~1.00,P=0.055)。

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产后2 h出血的情况见表5。不同分娩方式时,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产后2 h出血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比例均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

自然产时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比例是正常出生体重母亲的2倍多,助产时则是其近3倍。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不考虑分娩方式的影响时,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风险增加超过80%(OR=1.87,95%CI:1.67~2.09);但扣除分娩方式的影响,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风险只增加了25%多(OR=1.26,95%CI:1.45~1.52)。

五、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不同分娩方式的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 min发生窒息的情况见表6。不同分娩方式时,巨大儿产后1 min窒息比例几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持平,但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 min发生窒息比例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三种生产方式合起来,巨大儿产后1 min窒息风险没增加(OR=1.40,95%CI:0.93~2.13,P=0.11);扣除婴儿性别、孕周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后,仍没发现巨大儿产后1 min窒息风险有增加(OR=1.43,95%CI:0.94~2.17,P=0.10)。

表4 不同分娩方式的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会阴产伤情况[n(%)]

Note: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birth weight groups by delivery modes,*P<0.05

表5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出生体重儿母亲的产后出血情况[n(%)]

Note: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birth weight groups by delivery modes,*P<0.05

表6 不同分娩方式的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 min的窒息情况Table 6 Neonatal asphyxia in 1 min after birth of different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Note: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birth weight groups by delivery modes,*P<0.05

表7显示不同分娩方式的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5 min发生窒息的情况。不同分娩方式时,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5 min发生窒息比例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巨大儿产后5 min窒息比例几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同。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三种生产方式合起来,巨大儿产后5 min窒息风险未增加(OR=0.78,95%CI:0.28~2.14,P=0.78);扣除婴儿性别、孕周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后,仍未发现巨大儿产后5 min窒息风险有增加(OR=0.82,95%CI:0.30~2.28,P=0.71)。

表7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5 min的窒息情况Table 7 Neonatal asphyxia in 5 min after birth of different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Not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birth weight groups by delivery modes,*P<0.05

表8显示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0 min发生窒息的情况。除助产时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0 min窒息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自然产、剖宫产以及三种分娩方式合起来,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0 min发生窒息比例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巨大儿产后10 min窒息比例几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的相同。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无论是三种分娩方式合起来,还是扣除婴儿性别、孕周和分娩方式的影响后,都没发现巨大儿产后10 min窒息风险有增加。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巨大儿发生比例为7.8%,与文献报道[2, 4, 6]相比,发生比例中等偏高;巨大儿中,男婴多于女婴,这与相关研究发现相同[6, 8, 11];巨大儿过期产比例高,过期产风险有所增高,与先前报道相同[6, 11]。但过期产是原因还是结果,似乎至今仍不清楚。怀孕时间长,很可能导致巨大儿;巨大儿能否导致分娩发动困难,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数据显示,巨大儿剖宫产比例高,其剖宫产风险比正常出生体重儿高135%。巨大儿母亲会阴侧切和产伤比例均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母亲,其会阴侧切和产伤风险似乎分别降低了30%多和50%多,但扣除分娩方式影响后,其母亲会阴侧切和产伤风险并没降低,会阴侧切风险还增加了近20%。前些年,中国实行生育控制政策,巨大儿较多采用剖宫产,国外研究也发现巨大儿剖宫产风险高[8, 11]。可能是较多采取剖宫产,母亲会阴侧切和产伤比例有所下降,这是不管分娩方式时巨大儿母亲会阴侧切和产伤比例较低的原因。但巨大儿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因此扣除分娩方式的影响后,巨大儿母亲会阴侧切和产伤的风险仍然是比较高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产时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比例是正常出生体重母亲的2倍多,助产时则是其近3倍;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风险增加了八成多,扣除分娩方式的影响后仍增加25%多。无论哪种分娩方式,巨大儿母亲产后2 h出血发生比例都较高。这可能是巨大儿较大,母亲怀孕负担重,出血风险增加;母亲分娩时较困难,体力等消耗大,又增加了母亲出血风险的结果。

表8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出生体重儿产后10 min的窒息情况Table 8 Neonatal asphyxia in 10 min after birth of different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different delivery modes

Not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birth weight groups,*P<0.05

许多研究都报道,巨大儿有可能增加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风险[4-6, 8, 11]。但在本研究中,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未发现巨大儿的新生儿发生窒息风险增加,可能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不同。先前的研究都是巨大儿组与非巨大儿组比较,而本研究是巨大儿组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相比较,对照组中不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在母亲体内发育比较充分,各器官功能比较完善;分娩时又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发生或者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风险。而低出生体重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不充分,各器官功能不完善,即使分娩时采取预防措施,也难免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本研究所依据的数据是基于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记录,没有分娩时难产、婴儿损伤等具体的描述,可能对巨大儿的危险分析不够全面,需开展专项研究,特别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才能全面评估巨大儿的危险。

本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巨大儿有可能增加过期产、剖宫产、母亲会阴侧切和母亲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为将来探讨巨大儿发生原因,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体重儿会阴助产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