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艺术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兼谈音乐通识教育中审美态度的培养

2019-03-18文|

岭南音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识歌剧声乐

文|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19世纪初由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提出的,虽然目前人们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在通识教育的目标上,人们普遍达到了共识。即在“现代化的多样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需要”。①近年来,高校对本科人才的通识教育逐步重视,特别是对其中的艺术素质相关课程予以强调,教育部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相继出台各项有关艺术教育的指导方案与政策,直到2006年将这一教育方针落向实处,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课程艺术指导方案》(2006)中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以上举措充分说明艺术教育在通识类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音乐通识教育的使命

公共音乐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板块,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艺术审美情趣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西文论中,有关音乐教育的内涵、作用等问题都有相当数量的论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教育主张。孔子这里所说的“乐”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的艺术教育,也可以理解为“乐教”(与“礼教”相对);从狭义上讲,其内涵则包括了音乐、舞蹈、诗歌在内的教育内容。孔子认为一个完备的“人”,所接受的全面的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有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孔子把“乐”看作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把“乐教”作为教化人的教育模式。这种对人进行全面培养与塑造的主张,是通识类教育最早的自觉,也是中国美育思想的源头。近代,自王国维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之后,蔡元培真正建立起了中国近代的美育体系。

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思想中也非常重视与强调音乐对人的性格与意志行为的影响。柏拉图曾说“音乐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②20世纪70年代,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在他1970年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应从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与反应力,丰富其感觉,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这一思想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导思想。20世纪90年代,雷默的学生大卫·艾利奥特(David Elliott)又提出了“实践的音乐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学习和表演亲自参与音乐活动,在行动和实践过程中进行音乐学习。

自古至今,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功能,成为不可缺少的教育类型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

二、声乐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声乐课程进入音乐通识教育体系,是略晚于音乐鉴赏等史论类课程的。一方面声乐课程具有表演实践的特点,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这门课需要的技巧性,又依赖于学习者的嗓音条件。近年来,很多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发生了转变,开始从专业声乐教育投向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声乐教学。

从声乐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认识音乐文化版图

构成音乐文化的两大板块——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都有着各自悠久的历史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的发展是互相影响,并交织在一起的。在海顿时期,歌剧风格就影响着交响(器乐)风格的变化,海顿以及同时代的作曲家,一直探索如何在歌剧创作中处理音乐形式与戏剧动作之间的关系,“歌剧中的永恒问题,并不是表达或强化动作与情感……而是寻找戏剧动作的音乐对等物——它作为音乐仍能自立自足”。③解决这一问题,是每部歌剧作品渴望达到的无限之境。正是在不断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海顿将戏剧技巧和结构令人叹服地运用到纯器乐领域中,这在海顿的第二交响曲(第62,D大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这个时期开始,“交响曲被迫变成一种戏剧性的表演,为此它不仅发展出了某种类似情节、高潮和结局这样的东西,而且还获得了语调、性格和动作的统一性,而这在以前仅仅是部分地达到。”④可以说,海顿作为歌剧指挥家和歌剧作曲家的经验,使他获得了无价的训导,在交响乐创作中吸取了歌剧的创作技巧,解决了18世纪晚期在追求清晰的乐句表达、轮廓分明这一风格的同时,情感或戏剧性的强烈表达无法依赖于巴洛克盛期的连续性,结果就只能打碎作品框架,从而分散了作品的聚合力这一问题,从而也奠定了古典时期交响风格与创作技巧的走向。

声乐风格对器乐风格影响的又一例证是肖邦的钢琴创作,肖邦痴迷于19世纪在当时被称为“美声唱法”的意大利歌剧,也就是贝里尼、多尼采蒂和罗西尼的歌剧作品。19世纪三四十年代,肖邦在巴黎接触到了他最喜爱的歌剧作品、歌剧作曲家以及歌剧演员,虽然肖邦的创作生涯中从未碰触过歌剧体裁,但在他的钢琴作品中,能够听到抒情咏叹调的构思立意。歌剧中的美声唱法充实了肖邦的音乐创作,如肖邦的降D大调夜曲(OP.27 NO.2)在前奏及富流动性的伴奏下,从小字二组的F音开始了一条迷人的笼罩着钢琴音色的旋律,就像是为歌唱家配上了音乐,无疑,肖邦捕捉到了美声唱法的实质。对于肖邦来说,声音是乐器的最终表现,是最终的艺术形式。肖邦创作的那些抒情气质的旋律,无疑都具有抒情女高音的气质。

因此,音乐文化是器乐艺术与声乐艺术共同构建的,而对声乐的学习,搭建了认识音乐文化这一完整版图的通路。

2.完成聆听——歌唱式的全方位“情感”审美体验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对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主要来自于听觉感受。那么聆听音乐具体听到的是什么呢?音响、音色、节奏、律动又或是情感或风格。音响、音色、节奏、律动等都属于音乐的形式要素,具有物理性特征,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来完成对以上要素的理解。音乐风格的审美体验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对于高雅音乐来说,音乐风格的把握基于有准备的聆听基础上,这个准备包括对音乐史的了解,对时代文化的把握等。而音乐的情感体验则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在表现情感方面有其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音乐的特性使它对逻辑及事件的描述要逊色于文学,对空间与色彩的描绘必然不及绘画,但音乐所具有的表情性特征可以在审美层面给人们带来听觉的体验,并引发精神层面的感受及想象。音乐的表情性特征,主要是音乐中的节奏、旋律走向、力度、速度等要素,都可以与人的情感特征形成同构关系。

从非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实践角度来看,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的实践都需要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甚至是相当多的技巧训练。而声乐艺术以自身作为发声体,相比较器乐艺术来说,更有音乐实践活动展开的便利性。声乐艺术除了可以从经典作品中得到聆听的审美感受,还可以对一些音乐作品进行演唱实践,从中得到情感审美的真实体验。

有关歌唱中的情感体验,在中外艺术文论中早有论述。东晋陶渊明在他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丝弦弹拨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曲子动听,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咙唱出的歌曲动人。这是一句评论音乐的妙语,它盛赞了声乐的艺术魅力,认为人的声音最能将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哲学家兼音乐家卢梭曾这样说:“一切情感的发声表现都属于旋律表现的范围。旋律模仿着语言的声调,……是比日常语言要强烈百倍的。这就是音乐模仿的力量的来源,这就是歌曲感人肺腑的力量的来源。”⑤以上言说都说明了声乐艺术中情感体验的直悟性。

声乐艺术是一门将语词与曲调进行结合的艺术,在通识类课程体系下的声乐课程不是为了塑造出专业的舞台音色,而是为了让学习者在演唱实践中,在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音乐的音准、节奏以外,对音乐的情感进行自身的体验,并以声音表现出来。

3.体验声乐艺术中多元化的表演方式

声乐艺术有着多样的表演形式,如独唱、重唱、小组唱等。从表演形式的协作角度来说,独唱是人声与器乐伴奏之间的配合;重唱、小组唱在与伴奏协作的基础上还讲求声部之间的配合;如果选取音乐剧或歌剧中的一个唱段进行表演,还要考虑戏剧场景与戏剧表演等。这些表演方式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学习与表演亲自参与音乐活动,在行动和实践过程中进行音乐学习。

在多元的表演方式中,学习者可以完成两个层面:一是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把握,一是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多方协作的乐趣。例如,与伴奏的配合,在重唱中,声部主次的分析与设计,以及对表演场景与动作的设计等。

此外,声乐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当下,各种音乐平台的丰富性、多样性、便捷性,使音乐成为了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休闲方式。面对种类繁多、欣赏趣味多样的音乐,引导大学生从中挑选出健康向上,能够体现一定文化品位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在音乐的形式体裁、内容题材、表演方式、风格类型等方面的认知,也是音乐通识类教育课程的任务之一。

三、审美态度的培养是音乐通识教育的核心

有关通识教育下的声乐教育的思路,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到通识教育应该区别于专业教育,更倾向于“美育”的范畴。“美育目的不在于知识和技能,而在于态度与境界。”⑥其教育思路应该追求的是“不可教而可学”的方法,重在熏陶与化育,这种熏陶与化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自主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与美育相伴而生的现代美学,是一种建立在审美态度基础上的美学理论。“审美态度理论认为,在审美情感的产生过程中,主体必须先具备一定的审美直觉或意识,才能理解和欣赏对象所具备的审美特性,也就是说,所谓的主体‘态度’才是关键,它决定了对象是否是美的。”⑦其中,“主体态度”的形成与培养,才是美育教育的关键与核心。

笔者认为,审美态度是由主体的心理定势、审美经验、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想象合力形成的。音乐通识课程的主旨就是引导学生回归高雅音乐的审美态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普及音乐知识和素养的层面,更多的是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态度与欣赏能力。对于审美态度的培养,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音乐的理解关键是有文化准备的聆听

目前提倡大学生欣赏的音乐不是流行一时的低俗音乐,而是具有一定艺术性或较高艺术性的高雅音乐。通俗音乐之所以使听众易于接受,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易懂”,高雅音乐则是需要有文化储备的素质音乐。明白这一点,就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储备,而不能期望从一堂课、一本书中去获得较高的审美水平。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怀着一份愿意去寻找美的审美之心,将文化与音乐进行深入的结合,使学习者能够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音乐通识教育应体现出“通识性”

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以借助文学、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音乐作品本身。例如,讲解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粗野音响、原始节奏、复合和弦的特点时可结合其他艺术门类的风格特点,特别是复合和弦——两个各自协和的和弦在音响上叠加构成的不协和音响——与当时的绘画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当时毕加索创作的《三个音乐家》、乔治·布拉克的《拿小提琴的妇女》、胡安·格力斯《小提琴》等画作中,都体现了多重元素叠加所造成的画面不协调的效果,这与斯特拉文斯基复合和弦的技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利用绘画艺术来解释复合和弦不仅具有更加直观的效果,而且将不同的艺术门类联系起来,更体现出“通识性”。事实上,从宏观背景来说,任何艺术创作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理念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艺术作品本身就是多重文化的产物,在理解艺术作品时理应将其还原到原来的社会背景中去。

3、教师应实施能力教育与技巧教育并重

在音乐通识教育中,能力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离开课堂后对相关知识的吸纳,这种能力教育能够将学生课上与课下的学习进行互通。技巧教育可以说是音乐通识教育中特有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音乐表演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其中找到情感抒发、自我表达的趣味。要做到能力教育与技巧教育的结合,就需要教师既能够很好地讲解诸如材料、技法、作品构思等方面的历史知识,能够很好地从理论上讲清楚与艺术有关的概念和范畴,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实践表演活动,就有可能帮助学生欣赏音乐的美的品质。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重视技术方面的训练,更要重视趣味的培养。

结语

音乐通识教育属于美育范畴,在音乐通识教育中注重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视良好审美态度的养成,是通识教育目的的核心所在,亦是人文社会环境的重要体现。在对艺术通识教育日益提倡、重视的今天,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审视各学科在通识教育谱系中的应用价值,并将美育聚焦在态度教育上,我们就能够将它与专业教育更好地区别开来,有了这种区别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美育。

注释:

①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②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③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杨燕迪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54页。

④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杨燕迪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⑤何乾三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0—53页。

⑥彭锋:《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谈美育的实施方法》,《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第24版。

⑦李素军:《论乔治·迪基对“审美态度”的批判》,《浙江学刊》,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通识歌剧声乐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