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消除“与人为敌”城市街道细节问题的中心城区精细化提升研究
——以宁波镇海新城为例

2019-03-17张逸

关键词:镇海新城层面

张逸

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城市人居环境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由于规划建设管理不到位,产生了大量如盲道撞墙、铺装绊脚等 “与人为敌”的城市街道细节问题,面对如此现状,开展“以民为本”的城市精细化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以宁波镇海新城为例,围绕观念、设计、施工、管理、体制五个层面对城市街道现状问题产生的成因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宏观层面理清中心城区精细化提升的主体思路,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更有温度,真正实现以民为本,进一步提高居民幸福感。

1.观念层面

1.1 问题——活力缺失,街道人气不足

镇海新城无论交通性还是生活性道路,多以四车道或六车道为主,适宜人行的街道尺度严重缺失,城市活力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状态,人流多分布于城市公园、商业综合体内,而街道上却是一派车来车往,人迹稀少的景象。

1.2 成因——路权分配以车为本

当前新城建设模式下的道路规划,“以车为本”的思想还没有根本性转变,道路工程设计仍然以机动车通行效率为主要考量,路权分配明显偏向机动车,往往把机动车的“排堵保畅”作为道路建设和管理的唯一标准,在成全了“车”的同时,常常是委屈了“人”。

1.3 对策——路权分配以人为本

城市交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积极、顺畅流动,因此要在观念和实践中真正实现“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必须重视街道人性化慢行体验,包括交叉口过街、人行道通行、公共空间休憩等各个方面,要应用系统方法对慢行交通、静态交通、机动车交通和沿街活动进行统筹考虑,才能逐步保障人本位的路权优先级,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2.设计层面

2.1 问题——体验欠佳,品质需求未满

镇海新城属于典型行政中心新城,整体建设推进速度较快,物质空间与居住人口爆炸式扩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设计层面不合理的细节问题,如无障碍坡道缺失、休憩座椅舒适性差、交通组织不合理、绿化遮阴稀少、街具造型不协调等,导致街道品质体验大幅降低。

2.2 成因——碎片化工程设计

当前的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大都从交通、市政的角度作出规定,导致各类设计中过于强调道路的工程属性,且碎片化严重,多以满足自身功能为设计导向,而对整体空间的景观性与舒适性考虑甚少,缺乏人性化的统筹融合。

2.3 对策——系统化环境设计

街道设计应当突破工程设计思维,融入人文特征,充分考虑人的审美需求与使用体验,对市政设施、景观绿化、沿街立面、广告招牌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系统化整体环境设计塑造具有品质感的特色街道。

3.施工层面

3.1 问题——路面混乱,安全出行困难

镇海新城人行路面问题较为突出,如路面参差不平整、盲道砖设置不规范、消防栓等公共设施位置随意、交叉口路缘放坡不足、人行横道与过街安全岛错位等,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2 成因——施工粗放随意

当前城市施工管理处于相对粗放的状态,实际竣工与施工图总存在较大差异,施工团队由于专业素养不高,在具体作业时常常偷工减料、随意修改既定方案,殊不知微小的调整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量变引发质变,产生一系列令人困扰的问题,严重影响街道出行。

3.3 对策——施工规范标准

施工质量对于工程项目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为避免因施工导致的城市不人性化细节问题,需将建设施工也纳入诚信管理系统,按照诚信计分标准对施工管理进行考核,增加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标准化施工的诚信管理条文,促进各方责任主体落实履行相应职责。

4.管理层面

4.1 问题——维护滞后,监管水平低下

镇海新城整体建成时间不长,但街道设施却普遍缺乏维护更新,市政井盖破损、控制箱裸露、废弃设施残留、路挡缺失、铺装开裂、绿化隔离裸露、灌木疏于修剪而占道、标识标线褪色、消防栓掉漆等问题随处可见,同时还存在垃圾桶随意摆放、车辆违停占道、广告违规设置等动态性管理问题。

4.2 成因——重建轻管思想根植

城市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速的重要手段,决策者在新城建设开发中会不自觉地把城市管理放在次要的位置,热衷于追求政绩显著的大拆大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财政投入严重失衡。同时,由于城市管理的人力与技术投入欠缺,也变相加重了城市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4.3 对策——长效管理机制创新

在重视城市管理并加大财政预算保障的基础上,提升智慧城管等信息化技术平台的服务能力,探索市场化服务外包业务,并针对各责任部门进行城市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此外,还要充分尊重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享共建。

5.体制层面

5.1 问题——空间割裂,互动联系薄弱

镇海新城多数街道的人行道与退界空间互动联系十分薄弱,如商业街空旷的退界空间外围毗邻因宽度有限而未设置树池的人行道,居住建筑底商外围设置带铁丝网的封闭式绿化带等。整体街道空间割裂且严重缺乏温度感。

5.2 成因——责权边界过分清晰

街道不仅仅是道路概念,还包括沿线建筑立面和退界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而实际建设管理中,各部门与业主往往以道路红线为边界进行管控,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俨然成为了一道提升街道品质的隐形障碍。

5.3 对策——城市资源统筹整合

针对已建设开发地段,需通过区级以上领导牵头,对涉及到的各部门与业主进行统筹协调,打破人行道与退界空间的隐形壁垒,进行整体化改造提升;针对未建设地段,可以采用容积率奖励用地开发的形式,通过城市设计与控规引导实现退界空间开放化,实现在规划建设层面的统一设计。

结语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每个城市由于城镇化建设水平不同,涉及的具体问题也有所区别,本文仅从宏观层面对城市精细化管理进行粗浅的研究,很多领域并未深入探讨,但无论采取何种对策与措施,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牢牢坚持“以民为本”的中心思想,才能通过多方努力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感。

猜你喜欢

镇海新城层面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郑镇海:做中韩交流“民间外交家”
长江新城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新城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