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及布局分析

2019-03-17杨浩腾

关键词:服务设施层级布局

杨浩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为妥善应对老龄化相关问题,保证国家发展综合实力,国务院提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模式开始在国内各地得到推广。2015年国家提出“9073”目标,即3%老人机构养老,7%老人社区养老,90%老人在家养老,在此目标基础上,珠三角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9064”目标,适当对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标准展开了调整,为地区老龄化问题高质量处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1.养老服务设施类型

养老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商业服务设施。设施主要包括便利店以及老年餐厅两部分内容,会为老人提供购物、就餐以及送餐等服务,服务分为有偿、无偿以及抵偿几种;②社会服务设施。像临终关怀服务、家政服务中心、组团养老空间设施以及家庭护理中心等,都属于社会服务设施范畴,会从多角度入手,为老人提供多项服务;③健康保障设施。健康保障设施包括送药服务、社区医院以及康复中心等,通过和信息设施、社会以及商业的统筹规划,能够构建起符合居家养老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可以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更加理想的健康服务以及就医服务;④健身娱乐设施。现代老年人更加注重退休后的精神生活以及业余活动,其对健身娱乐设施有一定要求,所以需要设置健身娱乐设施,像室外健身设施以及门球场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健身、参与娱乐活动的机会;⑤文化教育设施。此设施包括电子阅览室、老年大学以及图书馆等,强调要通过发展文化的方式,对道德力量进行培育,提出要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精神产品;⑥公共交通设施主要包含无障碍绿色通道建设、改造、老人接送专车以及街边临时停车休憩点等;⑦信息服务设施。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服务设施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出来,社区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对老人各项数据展开收集,推行全天候、全方位养老服务模式,以为老人提供更加及时、贴心的服务,像提供24小时照护服务、及时帮助身体不适老人等。

2.设施布局

2.1 布局原则

(1)层级清晰、合理

养老服务设施辐射范围以及级别就是设施层级,在进行设施布局时,需要保证层级合理性与清晰性,防止出现设施辐射范围过小或过大的问题,保证设施资源利用率。布局设计者需要对服务设施展开系统评价与统计,以将整体层级清晰呈现出来。

(2)就近就地

由于老年人多数都存在着体弱、行动不便等问题,所以在进行设施设置时需要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做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保证老年人步行距离合理性,避免出现设施设置距离过远或位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3)层级调整弹性化

由于养老服务设施品质、数量并不固定,会不断发生改变,在老年人使用频率影响下,设施层级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将层级变化考虑到其中,设置弹性化调整机制,以通过持续化、动态化的设施建设、改造方式,做好设施层级定位调整。服务设施设置需要按照服务对象具体数量、内容等,对服务等级、服务范围进行确定,应保证层级空间安排科学性。

2.2 布局方式

2.2.1 总体思路

以佛山市为例。按照预测,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会达到910万,年均增长率在2.5%左右,虽然2020-2025年市内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但老年人人口总数仍然会得到112万人左右,所以科学展开布局规划极为必要。

由于受到养老服务体系运行与市场经济条件的双重影响,养老服务徐设施布局有着明显的不确定性以及动态性特征,在具体进行布局时,需要按照相应布局原则,根据全覆盖目标,展开社区适老空间体系建设,做好设施布局规划与设施级别设置,应重点展开设施内容细化、设施级别确定以及布局方式匹配等操作,科学展开各项布局任务。

在进行布局时,需要将布局主次先后性、可操作性作为布局关注重点,利用多方力量做好设施建设与统筹协调操作,确保养老服务资源可以得到妥善运用,资源使用公正性、公平性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在进行布局过程中,需要将当时情况考虑到其中,应保证整体方案可行性,要对设施建设水平展开持续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养老服务设施的不断强化。

2.2.2 布局重点

(1)布局先后、主次性

布局设计者需要做好老年人生活流线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一方面,需要将老人生活流线和生活区域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道路住区范围规划,掌握范围内老人日常出行、生活范围,确定院落、小区空间关联,科学展开日常生活流线与生活空间结构归纳;另一方面,做好建设改造方式与生活节点的衔接,保证两者适应性,确保改造方案适老化程度可以得到相应标准要求。

(2)布局可操作性

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属于长久性项目,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做到的,所以在进行布局规划时,需要实施分阶段、分目标布局方案编制,应保证方案执行可行性与持续性,需对方案设置与落实展开持续性评价与优化,可通过设置查漏补缺、分级别、分方式布局模式,做好方案规划与布局流程设置。因为设施布局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在进行布局设计时,需要将不同开发主体考虑到其中,要以某一环节为侧重点,对流程展开设置与设计。例如,如果开发商是住宅开发商或政府,会按照缺陷查找、优化、分空间以及分方式的顺序展开分级别布局,但若开发商是养老产业,则在流程上会出现些许差异,会执行分空间布局。

结束语:

各地区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加大对居家养老模式以及相关养老体系的研究力度,应进一步增强对居家养老模式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研究与规划,做好设施类型选择以及布局建设,确保设施所具有的各项功能优势可以在居家养老模式中得到充分发挥,地区养老体系落实质量可以达到最佳,进而达到妥善安置老人、优化地区老龄化现状的目标,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以为广大老年人营造出更加优质、舒适的养老环境。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层级布局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综合服务设施系统调查探究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