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睑成形术240例临床研究

2019-03-17王贝贝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12期
关键词:重睑缝线干眼症

邱 莹,王贝贝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整形门诊,河南 郑州,450002)

重睑俗称“双眼皮”,指上眼睑皮肤距睑缘约5~6mm处形成的皮肤皱襞,重睑的形成主要是由起自眶尖总腱环的提上睑肌腱膜附着于上眼睑皮下,睁眼时提上睑肌收缩,附着线以下的皮肤受牵引向上张力增大,附着线以上皮肤悬垂向下折成皮肤皱襞,从外观上形成重[1]。重睑的形成与否对视力及视功能并无影响。双眼单睑或一只眼睛单睑另一只眼睑重睑,双眼重睑不对称以及双眼睑皮肤松弛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重睑手术进行矫正,因此重睑成形术的手术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探讨不同术式的重睑成形术对术后重睑整体效果,切口愈合,术后感染,术后重睑消失,术后干眼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等情况的影响,对未来重睑成形术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和临床意义。现将我院眼整形科常规开展的三种重睑成形术的相关结果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自2013~2018年行双重睑成形术患者共24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180例,年龄18~52岁,均为双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埋线法65例,乙组完全切开法80例,丙组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95例。

1.2 方法

1.2.1 术前评估三组患者均需行全身常规查体,了解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行肝肾功及凝血机制等检查。给予眼科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双眼上睑下垂、泪腺脱垂、眶脂肪脱垂、眼睑皮肤松弛、內眦赘皮及干眼症等症状[1-2]。了解患者年龄、职业、性格特征及患者个人需求,就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予以谈话,消除患者紧张和顾虑,制定手术方案并拍照。

1.2.2 术前设计患者采取平卧位,嘱患者眼球下视,上睑微闭,用牙签或探针轻压上睑皮肤,嘱患者反复睁眼闭眼,观察重睑形态是否流畅,待满意后用亚甲蓝定点[3](见图1及图2)。根据亚洲人重睑特点,女性重睑宽度多为7~8mm,男性重睑宽度约为8~10mm。

1.2.3 手术方法甲组采用埋线法:(1)双眼消毒后常规暴露双眼铺巾;(2)患者闭眼,于上睑用亚甲蓝定出内中外,c-d、a-b、e-f三组六点位置,每组两点之间距离约为2~3mm(见图3);(3)5%利多卡因加1:20万单位肾上腺素局部皮下浸润麻醉;(4)于c-d、a-b、e-f六点位置做皮肤切口,6-0可吸收缝线双针的一针从a点结膜面入针,自相应皮肤面出针,另一针自结膜面穿入于结膜下潜行约2~3mm后穿出b点对应结膜面,再由出针点入针于皮肤面b点穿出,再由b点入针于皮下潜行穿过睑板层由a点出针,打结并埋藏于皮下;(5)同样方法做三对缝合[1]。乙组采用完全切开法:(1)双眼消毒后常规暴露双眼铺巾;(2)患者闭眼,于上睑用亚甲蓝画出重睑线;(3)5%利多卡因加1:20万单位肾上腺素局部皮下浸润麻醉;(4)沿重睑线切开皮肤,去除多余的皮肤和组织,于皮肤切口处去除一条睑板前眼轮匝肌,如眶脂肪饱满需行脂肪去除;(5)6-0丝线首先缝合重睑最高点,自切口下缘进针,带缝睑板前筋膜,自皮肤切口上缘出针打结,同样方法缝合皮肤其他切口[4]。丙组采用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1)双眼消毒后常规暴露双眼铺巾;(2)患者闭眼,于上睑采用三点定位法画出重睑线;(3)5%利多卡因加1:20万单位肾上腺素局部皮下浸润麻醉;(4)沿重睑线做3个约3mm的皮肤切口,于小切口处去除眼轮匝肌;(5)6-0尼龙线固定睑板缝合皮肤,每个小切口缝合一针后皮肤固定睑板缝合[4-5]。

1.2.4 术后处理术后切口处涂抗生素眼膏后加压包扎1天。术后第2天去除无菌敷料换药,切口常规涂抗生素眼膏,嘱患者注意切口处干燥清洁,术后7~14天拆线。

1.3 观察指标

240例患者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随访时间均>1年,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切口是否感染,术后干眼症及患者重睑整体效果(包括重睑形态是否流畅自然,两侧重睑是否对称,重睑是否变浅或消失等),1年后调查患者满意度,按满意度不同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评价标准

非常满意:双眼眼睑弧度流畅自然,双眼眼睑对称,手术疤痕不明显,患者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双眼眼睑弧度流畅自然,双眼眼睑稍不对称,但两侧重睑高低差小于2mm,闭眼时可见手术切口轻微疤痕,但不影响总体重睑形态,患者基本满意;不满意:双眼眼睑弧度欠流畅自然,双側眼睑不对称,手术疤痕明显,重睑线消失,患者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率比较采用F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情况

三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感染。

2.2 三组患者术后重睑消失、对称度及干眼症情况

甲组有两名患者术后半年重睑消失,需用切开法行重睑成形修复术,乙组完全切开法有1名患者左右重睑宽度稍不对称,半年后行二次重睑修复,乙组有2名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加重。丙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见表1。

2.3 三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

三术式的重睑成形术术后均能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其中,埋线法适用于上睑薄,眶部脂肪少且上睑皮肤无松弛的年轻患者[7]。完全切开法因其恢复时间长,且对患者眼表情况造成一定损害,需谨慎用于干眼症患者[8]。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因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一定优势[9]。1年后调查患者满意率得出,甲组患者满意率为95.38%,乙组患者满意率为95.00%,丙组患者满意率为98.95%,通过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典型案例见图4,5)。

图1 患者闭眼设计重睑线

图2 患者睁眼观察重睑形态

图3 埋线法重睑设计示意图

3 讨论

重睑的形成主要是靠提上睑肌收缩使附着线以下的皮肤受牵引向上张力增大,附着线以上皮肤悬垂向下折成皮肤皱襞而成,因此重睑成形术基于重睑形成理论,通过手术使提上睑肌腱膜纤维或睑板与提上睑肌重睑线处皮肤黏连固定从而形成重睑[1]。重睑成形术手术方法很多,主要分为埋线法和切开法,其中切开法根据切口大小又分为完全切开法和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10]。

表1 三组患者术后重睑整体效果及干眼症情况的比较

表2 三组患者术后满意率的比较

图4 完全切开法典型案例上为术前;下为术后2周

不同的手术方法优缺点各不相同。其中,埋线法利用缝线将提上睑肌腱膜或睑板与皮下组织结扎黏连固定形成重睑,术中损伤正常组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双眼上睑皮肤薄,眼眶脂肪少,且皮肤紧致者,一般适用于年轻人,且该手术方法术后重睑维持时间短,个别患者术后半年出现重睑线变浅的情况,因此术前患者眼部情况的正确评估是埋线法手术成功的关键[11-12]。另外埋线法术后不必拆线,因此术中打结时应将线结深埋,防止术后线结外露。完全切开法可以在术中去除多余的皮肤和眶脂肪等,术后形成的重睑可靠,维持时间长,适用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过多的老年患者,但术中损伤过大,被切断的静脉回流受阻,术后淤血肿胀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切口处疤痕明显。随着干眼症发病率的增加,完全切开法术中去除部分眼轮匝肌,使血管网淋巴静脉回流受阻,术后眼睑肿胀明显、患者术后瞬目次数减少等均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患者干眼症状加重,引起术后眼表干燥,视物模糊等不适[13-14]。因此,全切法要求术者术前注射麻药量双眼睑要保持一致,术中动作要轻柔,减少术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止血要彻底,减少血肿的形成,术后缝合皮肤时上下皮缘要对齐,使术后重睑线自然流畅。对于干眼症患者,术前注意完善泪液及眼表情况的相关检查与评估,术中表面麻醉剂使用应适量,术后加用人工泪液并嘱患者术后注意局部冰敷,加强瞬目锻炼,减少术后眼睑水肿对眼表的影响。相较于埋线法及完全切开法,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术中操作方便,对患者正常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双重睑形态自然、流畅,维持时间长,获得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认可[15]。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不仅仅适用于双眼睑皮肤薄的年轻患者,对于双眼睑皮肤及眶脂肪轻中度肥厚的患者同样适用,对于干眼症患者,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术中损伤正常组织少,相较于完全切开法术后患者满意率高[16]。但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术中手术视野小,对术者水平要求更高,术中要充分分离皮下组织,去除睑板组织时,不仅要去除切口正下方,切口周边的睑板及脂肪组织也应充分切除,缝合时注意线结松紧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重睑线衔接得流畅自然。

图5 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典型案例上图为术前,下图为术后2周

综上所述,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是重睑术成功的关键,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要求及眼部情况来选择重睑手术的方式。本研究中240例重睑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研究结果表明,埋线法适用于双眼睑皮肤薄,眼眶脂肪少,皮肤紧致的患者,但术后重睑维持时间短。切开法适用于眼睑皮肤松弛,需要去除多余皮肤及眶脂肪的老年患者,但对于术前患有干眼症的患者需谨慎选择。三点式小切口缝线法适用于双眼睑皮肤薄或双眼睑皮肤和眶脂肪轻中度肥厚的患者,术后恢复快,重睑维持时间长,重睑形态流畅、自然,对干眼症患者同样适用,相较于前两种方法,患者接受度好,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重睑缝线干眼症
基于反向P–M扩散分割的缝线断线检测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重睑失败?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缝线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