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9-03-15董美异纪道清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保持调控

董美异 纪道清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有效与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性战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对农村水土保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进行建设迫在眉睫。提高对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从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提供一定的保障,也可以实现对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制定有效方案时要与当地具体情况及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力求能够构建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各项方针政策,保障其自然修复的结果能够与预期效果相一致。

1 农村水土保持自然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述

1.1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基本概述

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是指:在土壤环境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域,通过采用相关措施缓解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负荷压力,以生态学的各项理论知识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采用相关有效措施推动该地区受损区域能够进行自我调控和修复,并逐渐恢复到原来正常的情况,促使该环境区域的水土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和维持,并提高该地生态环境质量。要以其自我调控、修复能力为主,以人工调控、保护为辅,从而实现对水土资源、社会经资源的有效使用。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退耕还林、加强封育禁牧工作、建设人工草地、落实生态系统中的水土流失工作的进行,在确保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能力。

1.2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述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是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掌握环境的基本规律,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以衡量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最终达到友好型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文明目标的建设和发展,正确认识并把握自然规律,进一步实现人、自然、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要将环境承载力作为重点考量因素,对产业结构、产业方式进行优化和整改,盡可能的满足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建设要求。也要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生态文明内涵是由先进文化与完善制度,发达经济与良好环境等几方面组成的,要想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该从资源环境问题上着手,认识并分析其本质,了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和环境发展方式,在实践中要时刻注意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2 当前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成效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一些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引发该类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使得治理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农村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具体的表现为: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在2001年已经初步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到2002年,我国128个县已经确定了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主要渠道,开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截止到目前,在一些退耕还林及封育禁牧等手段的辅助下,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效果不断提升,且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面积快速正常,土地沙漠化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调控,农田面积显著增加,粮食生产量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由于水土保持修复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减少了区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对水源的涵养功能也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使得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效益也有一定的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基础。

3 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要点分析

为了达到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预期效果,在前期就应该落实实践过程中的各项要点,例如:要始终坚持将人工建设与生态自身修复相辅相成的技术思路,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的能力为主,人工的建设和防育措施为辅,进而对农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控和修复。在确定工作目标及措施后,尽可能的加快对水土流失治理的速度和范围的增大。在进行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时要因地制宜。

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等有效措施的建设成果,以节约有效的水土资源为主要目标,更深层次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配套的修复方案,设计多种宣传方式,形成完善的体系,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可靠性。

4 加强农村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

4.1建立有效机制

为尽快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需尽快建立有效的基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机制,在落实工作中要注意对水土流失区域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分析,确定环境与修复机制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修复机制的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

4.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逐渐健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结构体系,可通过计算机对三维空间中的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快速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为其制定准确的修复方案。

4.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治理时,也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当地民情、地情的生态自然修复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以满足日后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也要从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为另一个切入点,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区域人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认知,促使相关举措能够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442500 湖北省十堰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

猜你喜欢

水土资源水土保持调控
基于CRITIC-TOPSIS的许昌市农业水土资源评价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水土保持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成功经验与教训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