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创新路径

2019-03-15曹慧群

关键词:理论课话语思政

曹慧群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2]教师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组织实施者,也是教育内容的讲授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话语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符号媒介,它承载着教育目的,传递着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能否实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不仅事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也事关高校思政课的话语权。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构建的逻辑起点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指“教育者为引导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基于特定的教育过程所建构的能够承载教育目的、传递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理论化语言符号和表述方式。”[3]作为根植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场域中的一种言说活动,教学话语不仅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中介,更具有价值凝聚、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

(一)主导力——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思政课教师言说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等,均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文化间相互激荡,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们抵制错误思想的侵扰,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和行为选择,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核心使命。

(二)支撑力——承载着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

“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在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教学语言这一载体才得以直观呈现。由此,创新教学话语应是首要任务。如何实现教材话语、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之间的转化衔接,让思政课教学语言更生动活泼而非生硬刻板,更贴近现实而非高高在上,更引人入胜而非寡淡无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能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也易于消解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从而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

(三)生命力——承载着青年学子的价值认同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作为话语表达的主体,如何深入把握“95后”“00后”学生的话语特点,结合自身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历程的观察思考,用自身的学识涵养、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人格魅力来阐释教学中言说的理论;利用无声的教学语言——身体力行的亲身示范来影响学生,这些才是思政课赢得青年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们带来鲜活生动的间接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从而引发青年学生们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获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成才的引领力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现实反思

马克思认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4]。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围绕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推动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丰富和发展。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在理论与现实、真理与情感、传统与创新等关系的把握上,“失语”现象仍时有发生,呈现出一系列话语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话语失“温”——重理论宣讲,轻情感体验

所谓教学话语失“温”,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度缺失。基于课程性质规定,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为鲜明的时代性、学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过于注重抽象理论的讲解,缺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情感态度的挖掘,教学话语较为僵化刻板、生硬乏味,话语感染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生、冷、硬”等问题。思政课教师较为固化的理论话语与学生灵活多样的生活话语之间的相互对撞,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导致教育对象无法在情感上认同、思想上触动,从而影响了思政课话语内容的亲和力,降低其话语“温度”。

(二)教学话语失“效”——重趣味迎合,轻思想引领

所谓教学话语失“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缺失。少数教师由于学术研究不深、知识储备不够、教学经验不足,故而比较注重外在的形式与方法。热衷于讲网络八卦段子,脱离教材过多地依赖个人主观经验来授课,有的甚至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教学话语存在娱乐化、随意化、庸俗化的倾向。即使能活跃课堂氛围,但学生听完后也是“一笑了之”。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应研究学生的话语特点,努力实现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的有效转化,但这种“迎合式”的教学话语忽略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价值引领功能,偏离了思政课的教育初心和方向,育人功能难以实现。

(三)教学话语失“时”——重传统范式,轻现实融合

所谓教学话语失“时”,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时性缺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平台的实时高效、匿名交互等特征让学生掌握了更多话语表达的主动权,也逐渐生成了符合青年人个性的亚文化话语体系。在此背景下,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对网络现实的关注研究,教学话语仍停留在“过去式”,对网络话语的吸收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地吐故纳新、融合转换,使思政课教学话语与大学生亚文化话语间存在较大缝隙,造成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难以同频共振。

(四)教学话语失“衡”——重单向灌输,轻双向对话

所谓教学话语失“衡”,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衡性缺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个人讲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话语中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甚至经常出现“一言堂”“零对话”的状况。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接受对象,希望且能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式、开放式交流,这种单向灌输与学生需求之间的错位,无形中抑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思政课教学信息断裂、话语失衡。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创新路径

教学过程亦是话语表达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内在包含了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载体和话语共同体四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说什么”“怎样说”“通过什么说”“谁来说”“与谁说”这一系列问题。其中,话语内容是“源”、话语方式是“道”、话语载体是“桥”、话语共同体是“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应从“源头”入手,寻找正确的“方法”,搭建合适的“桥梁”,从而让作为教学主体的师生实现融合共生、和谐共享。

(一)情理相融——丰富教学话语内容

第一,学理与文化相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其话语内容必须体现学理性与思想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研读马列经典原著,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开拓思维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诉求,科学设置多元化的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理性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丰富教学话语内容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国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因此,思政课教师应精心设计故事内容,讲好革命故事,讲好改革故事,讲好创业故事,讲好英雄故事等,善于挖掘中国故事背后的民族气节和价值旨趣,善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话语,找准思政课教材话语、理论话语与故事话语的着力点,增强话语内容的表达力和解释力。

第二,时代与生活相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应源于生活,直面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从中取材真实的、可感的、生动的思想资源和鲜活案例,把教师想说的和学生想听的有机结合,让有意义的内容也能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也能够有温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期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才能真正盘活话语内容,增强话语的鲜活性。例如,复旦大学“思政课女神”陈果老师能精准地把脉当下生活,着眼于那些真正困扰大学生的问题,用自己的方式与学生谈幸福、谈爱情、谈孤独,结合理论、案例和经验来探讨困惑与感悟,让学生于极迷处识迷,于极惑处解惑,从而生成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力量。

(二)刚柔并济——构建教学话语方式

第一,科学规范化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承载着主流思想理论、政治立场和道德观念,这就决定着话语表达必须要有“力度”。首先,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表达应严谨规范,要符合理性的事实认知和价值判断,不能用虚假的、经不起推敲的甚至低级趣味的话语来赢得认同;其次,可利用大数据、图表图像等“可视”化的话语形式来阐释新时代、新特征、新发展、新要求,不仅更形象直观,并且真实可靠说服力强;再次,随着自媒体和互联网圈群的发展,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盛行,思政课教师必须采取批判式话语坚决回击,辩证分析,敢于亮剑,守住底线,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第二,生动叙事化表达。讲理,不应该是干巴巴的说教。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话语表达必须还要有“温度”[6]。首先,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话语表达技巧,结合表情声音、姿势动作、节奏语速的变化将话语中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饱满的精神状态、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悦耳动听的声音、适当合理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表达、张弛有度的节奏这六个方面必不可少。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巧用谈心式、聊天式的亲近话语,娓娓道来,不疾不徐,通过微观叙事的方式把道理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使思政课教学话语更有灵气,更接地气。

(三)结合联动——拓展教学话语载体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海量多元、错综复杂。思政课教师应依托多元载体,积极占领多方话语空间,兼顾实践教育和网络阵地两大场域,以实现话语内容的有效“供给”。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提高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效性,抓好实践教育至关重要。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在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好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微电影”“辩论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话语特点,从而延展话语创新的空间容量。其次,深入实践基地,开展“情浸式”教学,让思政课教学话语浸润在多重情境中;挖掘各方社会资源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道德模范、优秀校友“请进来”,创新教学话语表达形式,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维诉求。

第二,线上与线下相联动。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网络话语创造、使用和发展的主要人群。网络话语以其形象化、诙谐性、个性化、互动性等特性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们追求新奇、开放热情、喜好创新等个性特点。对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正视思政课教学正面临的网络化语境,增强线上线下的话语联动[7]。首先,思政课教师应积极进驻网络空间,借助主题网站、微信、微博、QQ等平台,倾听学生的真实话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的话语特点,强化正面引导,净化话语环境。其次,可通过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教学话语、拓展话语空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别笑我是思修课”微信公众号,图标是一张大大的笑脸,推送的文章是老师的心得寄语、学术普及和学生的心灵感悟,反响热烈,效果极佳,有效增强了除主课堂外的话语感染力和课程吸引力。

(四)师生共享——打造教学话语共同体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8]。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双方在平等交流基础上思想和心灵间的融通,形成师生共商共建共享的话语交往空间,使教师与学生既能充分表达观点,又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有效沟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影响力。

第一,从“我”到“我们”的转变。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始终秉持“双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从独白式、单向式教学话语向平等互动式教学话语的转变,避免让课堂变成教师的单口相声和寂寞独白;其次,教师应从支配者、掌控者转变为真诚交流的对话者,摒弃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9],创设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话语环境,把师生双方同时置于话语场域中,构建话语共同体。

第二,从被动“听”到主动“说”的转变。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课堂话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内在需求和个体差异,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存在感和获得感,让学生思辨力和表达欲充分释放,让“说”成为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共享的行为。例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开展的“学生上思政课”活动,让学生成为老师,站上讲台用青年人自己的语言上思政课,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地“说”,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觉悟和自我反思,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效性。

总之,创新教学话语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魅力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强化语言艺术的锤炼,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牵引学生的理论兴趣,形成有效的话语自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10],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风尚。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话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