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植深度对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2019-03-14张二亮刘帅陈永军

防护林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阴坡母质阳坡

张二亮,刘帅,陈永军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河北 承德 068450)

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乔木,又名红皮松、短叶松,裸子植物门松科,树皮深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种子褐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1],生长于海拔1 000~2 600 m的山地,分布于燕山北部、阴山、阴南丘陵、鄂尔多斯、贺兰山。中国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均有分布,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2]。油松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25 ℃的气温下均能生长[2]。油松树干可提取松节油,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松节、花粉、针叶均可入药[1]。油松造林技术研究较多,韩杰成在青海地区研究了覆盖地膜和覆盖禾草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3];李春雷研究了油松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技术[4];师雪梅、师雪村分析了西北干旱地区油松造林不易成活的原因和造林技术措施的探讨[5],但是对栽植深度在不同坡向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研究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资料。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场林区,该林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汇接地带,地貌类型以山地为居多,海拔高度在900~1 200 m。属于寒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全年无霜期67~128 d,年平均气温-1.4~4.7 ℃,极端最高气温38.9 ℃, 极端最低气温-42.9 ℃,≥0 ℃的年积温2 180 ℃,年降水量在380~560 mm。林区土壤母质包括残坡积母质、坡积母质、黄土母质、冲洪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风积母质。土壤包括棕壤、褐土、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7个土类,林区乔木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白桦、云杉、山杨、蒙古栎、五角枫、椴树、榆树、山丁子、山梨等。灌木主要有锈线菊、映山红、山杏、胡枝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铁杆蒿、薹草等。

1.2 试验材料、标准地情况

造林用油松苗采用3年生(1+2)油松营养杯苗,苗高30~40 cm,营养杯基质为田园土,营养杯高15 cm,直径10 cm,在造林前1 d营养杯浇一次透水。标准地土质为棕壤,土层厚度为40~100 cm。

1.3 试验时间、试验方法

本试验在2017年4月进行,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场五号沟流域内,选择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面,每个坡面在上、中、下3个坡位(相当于12次重复),分别设置4块样地,用1、5、10和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造林,共建立样地48个,样地长10 m,宽10 m,栽植深度测量以营养杯基质面为基础,分别向下栽植1、5、10和15 cm,样地内造林点配置为2 m×2 m,即株距和行距均为2 m,每个样地内栽植油松营养杯苗25株,全部试验共栽植苗木1 200株。2017年10月调查造林成活率,分析造林成活率的差异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10月的成活率调查和数据汇总处理,得到以下数据:

表1 栽植深度在阳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表2 栽植深度在半阳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表3 栽植深度在半阴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表4 栽植深度在阴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将表1~表4不同栽植深度的成活率进行平均数计算得到表5。

表5 栽植深度对总平均成活率的影响 %

根据表1~表5可明显看出,栽植深度不同,造林成活率不同,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即栽植越深,造林成活率越高,栽植15 cm时造林成活率最高,达到98.4%,栽植1 cm成活率最低只有94.4%。同时,坡向和坡位对造林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坡位越高成活率越低,在坡向上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造林成活率逐渐降低,为验证试验结果对成活率的影响显著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法,对不同栽植深度(每个栽植深度12次重复)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是否显著进行分析。

表6 方差分析

由表6可看出,F0.01(3,44)=4.260 6

3 结论

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造林栽植深度越深,造林成活率也越高,栽植深度10 cm和15 cm造林成活率相差不大只有0.3个百分点,栽植深度1 cm、5 cm和10 cm成活率相差相对较大,分别达到1.9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再深栽对成活率的影响则变化不大。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试验地区降雨量低,特别是华北北部地区春季“十年九旱”,降雨量多集中在7—8月,因此,造林后水分条件成为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子,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好于阳坡,下坡位好于上坡位,越是阳坡和上坡位水分作为限制因子的表现越突出,因此造林成活率阴坡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土壤越深水分条件越好,而通过深栽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土壤水分,减少营养杯所携带水分的损失,深栽到一定程度,水分条件变化不再明显。在实践中,越深栽,需要挖栽植穴越深,造林成本也越高,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造林成本。

猜你喜欢

阴坡母质阳坡
多发性毛母质瘤1例
阿尔泰山天然林不同采伐坡向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山坡羊
河南省成土母质与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的特征*
不同坡向 坡位对祁连圆柏生长的影响
冀西北阳坡硅藻土矿地质特征及应用前景
有关林线高低问题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红壤地区三种母质土壤熟化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