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3-14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层级专科手术室

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手术室

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是手术室,其重要任务是承担着各临床科室手术,其管理水平与医院质量息息相关。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层级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及核心能力,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给患者,提高护理质量,这种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模式,被称为分层级管理[1]。按照护理部要求,我院手术室结合手术室工作特点,于2017年逐步建立手术室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对提高管理水平及手术室护理质量起到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科共有护士24名,护士的设置标准按照职称、学历、工龄、能力因素形成N1~N4 4个层级。各级护士基本任职资格如下:①(N1):成长期护士6名,国家认可护理专业毕业,本科工作3年,中专工作5年。获得护士执照。②(N2):熟练期护士8名,国家认可护理专业毕业,本科工作4~6年,中专3~5年。获得护师资格。③(N3):精通型护士7名,国家认可护理专业毕业,本科7年及以上,中专9年及以上,获得主管护师资格。④(N4):专家型护士3名,国家认可护理专业毕业,专科10年及以上,获得副主任及主任护师资格。

方法:①层级培训:对不同层级护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N1级护士的主要任务是理解科室文化,学习科室及医院的规章制度,轮转专科手术并掌握手术配合细则,熟悉各项工作流程。N2级护士要求在熟练掌握专科手术配合的基础上完成大手术的配合,掌握各班次工作职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教学能力。N3级护士除完成日常工作外,具备团结协作、教学、应急等各方面能力,结合医院、科室、自身情况,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N4级护士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方面深入学习实践,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指导下级护士工作,制定专科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及专科水平。②专科管理:建立以专科组为单位的层级管理质控体系,我科根据管理需要设立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教学科研、护理文书、设备物品、急救药品、环境管理7个管理专科组,由N3、N4级护士担任专科组长协助科室管理,实施护士长-护士长-专科组长三级管理模式。现代化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也是提升团队绩效的方法之一[2]。医院手术涉及6个专科,将专科护理分3个专业组,专科组长由N3级护士担任,全面管理该专科,制定专科手术配合流程,对专科仪器设备严格管理,建立使用和维护档案。制定下级护士的专科轮转计划和培训考核内容。根据护士个人特点和组织需要相结合的形式划分护士职责,将护士的分层次管理与岗位工作职责和技术要求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的护理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

观察指标: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针对医、护、患3方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手术室护理质量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实施层级管理后科室的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教学科研、护理文书、设备物品、急救药品、环境管理7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医护患3方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s)

表1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s)

组别 专科护理 消毒隔离 教学科研 护理文书 设备物品 急救药品 环境管理实施前(n=12) 92.07±1.75 92.67±1.07 91.79±1.12 92.75±1.57 91.84±1.37 92.79±1.56 89.96±2.17实施后(n=12) 95.83±2.03 94.89±1.67 95.35±2.42 95.63±1.17 95.75±1.97 95.98±1.01 94.71±2.62 t 4.05 2.89 5.02 4.13 5.18 3.61 7.95 P<0.01 <0.05 <0.01 <0.01 <0.01 <0.01 <0.01

表2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满意度调查比较(n)

讨 论

传统的护理管理无论学历高低、能力强弱、职称高低均承担相同工作,以功能制任务为核心,不利于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不利于为护士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不利于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容易形成职业倦怠,也浪费人力资源[4]。分层级管理综合考虑护士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年限和业务职称,以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需求作为基础,搭建发挥潜能的平台给护士。各级护士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合理利用手术室人力资源,根据其自身能力而定的岗位职责,不仅使护士胜任本职工作,更有利于手术室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能激发不同级别护士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5],使手术室管理更科学、更专业、更系统。

在专科护理方面,在组长带领下,专科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不仅提高医生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手术的配合质量,也能精细化专科管理,提高了手术器械、专科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降低了耗损,为医院节约了成本。教学科研方面,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对不同层级护士提供教学安排,提高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6]。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护理专业发展。

对护士进行层级管理,不仅是护理队伍内部发展的需要,也是护士职业生涯的必然要求,更是科学管理护理队伍的要求[7]。通过层级管理,高层级护士可以有精力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仅2017年,我科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完成市级护理科研1项,完成实习带教74人次。形式多样的培训,分级制度的考核提高了不同层级护士的专科水平和多元的职业上升通道。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对年轻护士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了高年资护士的骨干指导作用,提升了护理工作价值感,也为年轻护士的职业规划指明方向[8],从而成为个人的成长动力,提高护士自身职业满意度,进而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层级管理,能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优势。有利于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调动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层级专科手术室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