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探讨

2019-03-14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期
关键词:多发性体征病情

663000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云南 文山

多发性创伤属常见急危重症,具有创伤和应激反应严重的特点,可造成机体内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导致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进而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性创伤也是导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死亡率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仅低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1,2]。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救治以控制创伤反应,缩短创伤反应时间,及早进入创伤和脏器功能的修复期为主要目标。为探讨多发性创伤的急诊急救措施及其效果,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多发性创伤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多发性创伤患者40例,男女性别构成比例31:9;年龄19~51岁,平均(36.8±7.2)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致伤19例,坠落伤10例,其他11例。纳入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该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急诊急救措施:所有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措施具体如下。①院前急救:接到急救电话时详细询问患者目前所在地址及联系电话,并进行记录。若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可在电话中指导现场人员先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耐心向现场人员讲解急救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稳定患者病情,为其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预后康复有重要的价值。必须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为其进行吸氧,尽可能地减少出血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②病情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潜在病情的发现和应对要有预见性。完成基本评估诊断后对患者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加强心电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严密监测。转运过程中及时与科室医护人员做好沟通工作,使医护人员能够掌握患者的病情等情况,并告知相关人员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及设备。③急救处理:检查患者口鼻,清理异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阻塞情况的出现。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对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进行及时清理。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保持平卧位,并头向一侧偏移,以免窒息情况的发生。骨折导致的开放性伤口,如有活动性出血现象行止血处理,出血严重者则先使用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覆盖,再行加压包扎;四肢骨折伤口伴有出血现象的部位实施压迫止血,止血过程中避免损及神经。若创伤性骨折患者伴有大量出血,应加强血压监测,警惕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开通静脉通道,纠正酸碱失衡,及时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状态。对各急救设备进行核查,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检查其他物资是否准备齐全,且保证未过有效期。急救处理过程中明确骨折部分及出血点,观察是否存在潜在性创伤,控制好病情进展,防止病情的恶化。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并协助医生做好处理工作。对于大出血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加压包扎,对于骨折的患者,要及时用无菌敷料覆盖,用绷带包扎固定,以免损伤神经。

观察指标:评价患者抢救效果,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抢救效果评价标准:①显效:患者各种创伤症状均消除,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有效:患者各种创伤症状明显改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或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仅有轻微程度的波动;③无效:患者各症状不见好转,甚至死亡。

统计学分析:工具选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组内或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s)的形式表现;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以率(%)的形式表现。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次试验所选取的40例患者中,经急诊急救,抢救显效及有效病例数达到了37例,抢救成功率92.50%(37/40),其生命体征平均恢复时间(5.76±1.06)d,平均住院时间(10.25±1.95)d。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3例,见表1。

表1 4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效果

讨 论

多发性创伤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中,致伤原因多为车祸伤,创伤可波及颅脑、腹部、脊柱、四肢、胸部等多个部位[3],可造成机体多器官的功能衰竭,免疫力下降,进而致使疾病难以逆转,死亡率升高[4]。严重创伤的患者一般都会有休克或者是低血压的症状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的脏器以及各大系统受到损伤,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5]。多发性创伤的救治是一个涉及多个科室,并同时进行抢救、诊断、治疗的动态过程,治疗难度大,容易丧失最佳救治时机,因此短时间内采取果断有效的急诊急救措施十分重要。在抢救的第一阶段应首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基本检查的同时进行诊断性的操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后期病情的评估,创伤较重者在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发伤的救治,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救治,以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一旦受到比较严重的创伤后,会很容易出现生理功能下降,以及一系列的并发症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急诊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对患者的症状以及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认真仔细地处理好患者的伤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开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6,7]。本次试验主要采取急诊急救措施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抢救,40例患者中抢救显效及有效病例数达到了37例,抢救成功率92.50%,经急诊抢救无效死亡3例。

综上所述,为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效率,急诊急救措施的实施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多发性体征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