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经》中“玉”的文化意象分类

2019-03-13周思媛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卫风佩玉如玉

作者简介:周思媛,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诗经》305篇诗文,含“玉”意象的诗歌共有38篇。风、雅、颂中,每一部分都有关于玉的诗篇,占全部诗歌篇目的十分之一多。其中,国风中涉及玉的诗篇有17篇,大雅11篇,小雅7篇,颂3篇。笔者按照其不同的功能,将《诗经》中“玉”的文化意象分为三大类。

一.祭祀礼仪功能

《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旈,何天之休。”

《大雅· 江汉》:“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大雅·文王之什·早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商颂·那》:“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大雅·域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

《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二.象征借代功能

《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魏凤·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召南·野有死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王凤·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大雅·民劳》:“王欲玉汝,是用大谏。”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大雅·域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三.社会交往功能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王凤·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秦风·终南》:“佩玉锵锵,寿考不忘。”

《鄘风·君子協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卫风·竹竿》:“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

《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大雅·公刘》:“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小雅·大东》:“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大雅·韩奕》:“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

由统计和分类可知,《诗经》中出现的玉,虽最早用于祭祀礼仪之事,但多为美好事物或高洁品德的代名词,拥有的是社会交往功能与象征借代功能。玉作为《诗经》中特定描摹的对象,无论是实体玉器,还是抽象玉意,都具有深刻的内涵,折射出中华先民的智慧。

在祭祀礼仪功能中,玉作为祭器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存在,如良渚文化中出土的诸多玉琮。到周代,祭祀自然神的玉器为“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黄礼北方。”而《诗经》中提到了六器中的三器:圭、璧和璋。虽然《诗经》中没有提到圭、璧和璋的形制,但揭示了这三种玉器的某些功能。如《大雅·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描绘的是周文王兴师讨伐前郊祭神灵,跟在身后一起祭祀的人手捧玉璋的画面。《大雅·云汉》“圭璧既卒,宁莫我听”,记述的是周宣王时期天下大旱,周王为了禳灾求雨,祭祀自然神和祖先,其中祭祀自然神是在郊外,使用的祭品中有玉圭和玉璧。祭祀时使用玉器,表达的是古人对天地鬼神、列祖列宗的敬畏之情。

就社会交往功能而言,玉在先民生活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王侯用佩玉来显示其地位的尊贵,如《小雅·采芑》:“朱芾斯皇,有瑲葱珩。”君子佩玉以彰显其品行高洁,如《小雅·大东》:“鞙鞙佩璲。”妇女佩玉以示其高贵与优雅,如《鄘风·君子偕老》:“副笄六珈。”玉,作为一种珍稀的物品,被王侯赐予有功的大臣;在亲友分别之时,玉被相赠以示思念与祝福;恋人之间以美玉相赠,以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同时,古人爱玉、佩玉、用玉,不仅仅是追求和表现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周蒙在《诗经玉文化的内涵观照》中指出:“温其如玉”形容的是谦谦君子的风度与美德。在雅文化中,玉对中国的文学体裁、文学创作手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俗文化中的吉祥征兆观念也同样来源于《诗经》之玉,并用于后代的社会交往,玉的相关词语进入人名、地名同样也是这种影响的主要表现之一。这些源于玉的品质的积极影响,使玉具有了象征借代的功能。

可以说,《诗经》中玉的文化意象沉淀出周代文明的特质,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与“温柔敦厚”的诗教相符,与中国人的性格相衬,也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卫风佩玉如玉
Giraffes
姜永满
女人如玉
最美大同我爱你
由称呼变换看《诗经·卫风·氓》的情感波澜
死亡真相
“以我贿迁”之贿
佩玉琼琚,洵美且都
佩玉琼琚,洵美且都
美人如玉初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