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溪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评价

2019-03-13王韦舒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溪县用材林防护林

王韦舒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森林资源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能够从森林里得到丰厚的物质资源,并享受在其中,为了持续不断地获取森林所提供的精神以及物质的保护,必须对其进行保护[1]。对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为制定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保障森林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本溪县概况

本溪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地理坐标40°48′50″—41°33′50″ N,123°34′53″—124°45′42″ E。幅员面积3 342.94 km2,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山地面积占80.5%,耕地面积占9.01%,水面和其他用地占10.39%[2]。

地表径流年际及年内季节分布不均,7—9月为丰水期,其余各月为枯水期。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短暂,冬季漫长寒冷,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

本溪县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是水源涵养林、用材林、森林旅游基地。县境地处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带,植物种类繁多,有木本植物264种,野生草本植物650余种,其中属国家和省级保护珍贵树种33种。境内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人工林为辅。

2 森林资源现状与分析

2.1 森林资源现状

2.1.1 林地资源 据调查统计,至2015年,本溪县林地资源面积为27.11万hm2,森林面积为24.63万hm2,森林蓄积为2 123.15万m3,森林覆盖率为78.02%。林分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为68.9 m3,林分平均胸径为14.5 cm,林分平均树高为15.1 m,林分为1 753株·hm-2。

本溪县的有林地按照林种可以划分为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其中,防护林和用材林面积较大,占有较大比重,分别占所有林分面积的60.6%、26%;特护林面积最小,占所有林分面积的3%。详见表1。

表1 林地资源各林种面积统计结果

2.1.2 龄组结构 根据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将林分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据统计,本溪县幼龄林在各林分面积中所占比重最大,为46.6%;中幼林次之,占总面积的27.9%;过熟林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4.7%。详见表2。

表2 林分各林龄面积统计结果

2.1.3 优势树种 本溪县的优势树种为针阔混、针叶林、阔叶林。据统计,阔叶林面积在各林分面积中所占比重最大,为69.7%;针阔混面积在各林分面积中所占比重最小,仅为1.1%。详见表3。

表3 优势树种面积统计结果

2.1.4 林地权属 本溪县在林地权属结构方面以集体林地为主,公益林集体林权占75%,商品林集体林权所占比例也都在85%以上。其中薪炭林均为集体林权,经济林集体林权也达到95.8%,详见表4。

表4 林地资源权属统计结果

2.2 现状分析

2.2.1 林地龄组结构有待优化 本溪县幼、中、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为3.9∶3.4∶1.3∶1.2∶0.2,森林多处于中、幼龄期。与法正林理论,幼、中、近成过熟林面积合理比例1∶1∶1相比较[3],全县森林各龄组结构不是特别合理,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溪县二级林种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防护林和特用林之间的比例不够协调,防护林比例偏高,特用林比例偏低,特别是风景林数量明显不够。

2.2.2 防护林和用材林比重大 本溪县防护林总面积15.02万hm2,占54.86%,用材林总面积7.27万hm2,占29.60%,两者所占比重为84.46%,是符合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的。现代林业建设,即要构建起效益显著的生态体系,又要建立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和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提供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等多样性的需求[4]。

2.2.3 非公有制林业占较大优势 本溪县非公有制林业比重较大,可以看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以个体权属为主的非公有制林业取得较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在全县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4 天然林资源发展良好 本溪县森林属针阔混交林区,次生天然林占绝大部分,人工栽植针叶林占相对较少部分,森林植被茂密,在邻近树下伴生着多种藤本植物和灌木。在近十年间,全县通过封山禁牧、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等保护了现有森林资源,提高了森林质量;通过宜林地造林、无立木林地造林等增加了森林后备资源。

3 森林经营建议

3.1 严格保护,突出重点

按照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严格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加强森林火灾、病虫害的防控防治,减少森林资源损失,通过对森林资源用途进行管制,对毁林开垦和违法占用林地进行严厉打击等措施,防止林地退化。

3.2 强化调控,科学管理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宏观调控能力,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工作,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水平,拓宽林地管理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更新工作理念寻找差距。

3.3 持续利用,提高效益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林业发展和森林资源利用方式,科学使用森林资源,实施森林质量工程,挖掘林地增产增收潜力,改造低产、低质林,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在林地清理、整地造林等环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使森林资源利用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猜你喜欢

本溪县用材林防护林
新林林业局不同郁闭度下用材林资源分析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汤原县林业局用材林面积特点的思考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辽宁省本溪县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罗山县淮河流域速生杨用材林林分蓄积动态研究
如何搞好用材林采伐设计外业调查工作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