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容创新超越共享
——改革开放40年柳钢发展综述

2019-03-13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钢铁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始建于1958年,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及泛北部湾地区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国500强企业与全球50大钢企之一。目前在岗职工19000多,初步形成了柳州本部、防城港和玉林“一体两翼”钢铁发展新版图,资产总额超585亿元,具备年综合产铁1400万吨、钢1480万吨、钢材2250万吨的能力。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利润46.8亿元,上缴税金23.8亿元;其中,利润进入全国同行前十名。2018年上半年,柳钢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营业收入410.7亿元,利润41.85亿元,上缴税金21.39亿元,均创柳钢历史最好水平。

一、柳钢改革发展的风雨历程

柳钢从诞生、发展与崛起,经历了创建雏形阶段、停产停建阶段、复产续建阶段、改革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等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1962年),创建雏形阶段

这是柳钢的诞生时期,即是在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办钢铁热潮钟诞生的,结束了广西不产钢的历史。这一阶段累计产生铁只有6.6万吨、钢1.1万吨、钢材0.08万吨。

第二阶段(1963—1965年),停产停建阶段

在1962年国民经济大调整中停产停建下马,为期三年的整顿调整,这充分说明了作为资金密集型的国有基础工业企业,其企业生命周期受国民经济状况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影响。

第三阶段(1966—1979年),复产续建阶段

建成了钢铁联合企业的总体结构,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当时高度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缺乏综合平衡的发展战略。这一阶段累计产生铁122.6万吨、钢93.8万吨、钢材4.7万吨。连续累计亏损1.87亿元。

第四阶段(1980—2000年),改革发展阶段

这是柳钢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不断前进、稳步发展的时期。1980年,柳钢开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建厂23年来第一次扭亏增盈,对只管投入不管产出、只管生产不管经营的生产运行模式进行反思,并实施由生产执行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之后,柳钢推行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走出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建成了42孔4.3米焦炉、50平方米烧结机、三号高炉、四号高炉、中板2800毫米中板轧机等一批重点工程,使柳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1998年钢产量突破100万吨。这一阶段累计产生铁1076.7吨、钢1065.4万吨、钢材994.6万吨,实现扭亏为盈,累计利润9.75亿元。

第五阶段(2000—2010年),跨越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实现了年综合生产能力100吨的突破。然后,每年以100多万吨钢的增幅飞跃式发展,2010年突破10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九五”末期,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遭受特大洪涝自然灾害等影响,柳钢陷入了亏损的边缘。2001年,柳钢放弃搞“有效益的100万吨钢”战略,转变为向发展企业规模要效益的战略,提出“做优做强钢铁主业,拓宽搞活非钢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四项重点工作思路。通过连续十年投入,淘汰落后装备工艺,开展大规模的分配、人事、劳动用工三项制度改革,使柳钢以每年100万吨的增速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2007年,“柳钢股份”成功上市,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2010年,钢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之列。

第六阶段(2011年—至今),转型升级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是中国钢铁行业极其艰难的五年,整个行业经过三十多年无节制扩张,面临着“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的行情困局,行业竞争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过去高速粗犷的发展道路已走到尽头。面对艰难境地,柳钢审时度势,重新规划定义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提出“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的转型升级总体工作思路和“做优做精钢铁主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的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5年在治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测评结果”中,柳钢位列第13位;2016年上升到第9位。目前,柳钢成为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

二、改革开放40年来柳钢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

经过几代人60年的艰苦奋斗,柳钢实现了一步步的历史跨越和一次次的转型升级,尤其改革开放40年来,柳钢创造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之列,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最大、最先进的生态型钢铁强企,在2017年柳钢生产经营又创历史新水平。40年,沧海桑田,跨越巨变。改革开放40年,柳钢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柳州钢铁厂,发展成为如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从发展理念、思想观念,到产品规模、技术管理,到工作环境、职工生活水平等,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演绎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求发展、开放求发展的广西钢铁传奇。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正在祖国的华南崛起。

(一)柳钢发展又好又快,经济总量以成百倍的幅度增长

40年间,柳钢生产规模从十几万吨跃升至千万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国家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兴的新局面下,柳钢拨乱反正,生机焕发,于1980年扭转了柳钢建厂以来的亏损局面,第一次实现盈利。1998年首次突破产钢100万吨,2017年钢材产量突破1200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98倍;营业收入也从1978年的0.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685亿元,增长了977倍;利税从1978年的亏损0.1049亿元增至2017年的70.6亿元,增长了674倍。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柳钢巩固了广西最大工业企业的地位,是我国西南华南钢铁强企。

(二)柳钢勇于开拓创新,不断从改革中获取发展动力

在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每一段国企改革的历程,柳钢的发展都在改革尝试中不断跃上新的高度。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后,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柳钢的改革目标更加明确。1993年,柳钢由工厂制改革为公司制,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工厂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初步建立起了公司集团化管理体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此后,不断实施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日益完善,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完善了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奖惩机制,广大经营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建立健全了有激励作用的劳动用工机制,员工队伍不断精干,改革前职工人数最多时21870人,只生产70多万吨钢,人均产钢30多吨/年,而改革后的2017年产钢1230万吨,主业职工人数为14392人(2017年年末数),人均产钢855吨/年。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改革原有的等级工资制,不断探索形成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现代薪酬制度。目前形成了模拟年薪制度、岗位效益工资制度、技术专家津贴制度和学科带头人奖励制度等多样化薪酬体系,使收入分配这一“指挥棒”更加激励有效、指挥得力。这就是改革带来的力量、效率与效益。

(三)柳钢以做大做强为发展理念,在开放中把企业发展境界推向令世人瞩目的高度

40年,柳钢实现了由封闭式的计划经济工厂供给制向扩大开放,加大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发利用力度的成功跨越。柳钢作为广西惟一的一家成为中国—东盟“10+1”钢铁产业基地。目前,整个东南亚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比较落后,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大大拉动了对钢材的需求,特别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这些国家钢材需求非常旺盛。因此,柳钢的发展思路就是,继续稳固国内的华南和西南两大市场,同时进一步向东南亚地区延伸。当前,开放合作已成为柳钢发展进步的主流。柳钢在开放共赢中,与十一治重组,与中金公司重组,走沿海发展战略,同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上下游用户、银行、保险等方方面面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资源、先进的技术、管理等等,发展视野更加宽广,发展实力成倍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将为柳钢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柳钢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使之距离东盟国家及地区最近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柳钢的发展也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增添活力。今后柳钢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柳钢升级换代,特别是近10年来柳钢技术装备升级、结构优化、硬实力显著提升

柳钢从“十五期”前的百万吨级一跃上到如今的1000万吨级,实现了“十级跳”,完成升级换代。柳钢先后投入200多亿元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通过自主创新淘汰了落后的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大轧、小轧、线材、无缝钢管、薄板以及小高炉、小转炉、小焦炉、小烧结、小电炉、小焦炉等生产线,使柳钢的装备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先进装备转化,整体装备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以中厚板、高速线材、连轧棒材、热轧板带、冷轧板带等为拳头产品的品种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竞争的需要。产能上实现了由一个柳钢变成了十个柳钢的跨越。在国内开创了一条投资省、建设工期短、达产快、装备新的钢铁发展新路,并创造了多项国内同行第一。由于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柳钢开发新产品,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各项质量、节能降耗等技术指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目前柳钢产品的成材率、合格率等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柳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柳钢抓住了钢铁行业调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走创新、品种、质量和效益并重之路,加快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设备几乎全部旧貌换新颜,逐步走上了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和产品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五)柳钢崛起腾飞,特别是近10年来柳钢攻克技术难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软实力显著提升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是保生产的技术研究部门被改造成赋予市场经济体制色彩的产品开发机构,建立健全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奠定了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种大环境,更加激发了柳钢科技人员的攻关动力和激情。经过几代柳钢人励精图治,柳钢这个当初年产钢仅10余万吨的“作坊式”小厂,已发展成为国内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连续多年成了全国500强企业。2012年以来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013年柳钢成为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之一,在“2016年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级”中获评A级竞争力特强钢铁企业,2017年位列中国500强企业313位,跻身2017年全球前50大钢铁企业第31位,比2016年的32位提升了1位。

(六)柳钢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做优做精钢铁主业

目前,柳钢主导产品为冷轧卷板、热轧卷板、中厚板、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圆棒材、中型材、不锈钢等,已形成6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产品在满足华南,辐射华东、华中、西南市场的同时,还远销至东亚、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桥梁建筑、金属制品、核电、电子仪表等行业。柳钢坚持“铸造精品,超越期望”的质量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其中,冷轧低碳钢带等7个产品荣获国家治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5个产品荣获“治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称号,集装箱钢板等8个产品获评“广西名牌产品”称号,船用结构钢获8国船级社工厂认可,结构用钢板和钢带通过欧标CE认证、新加坡FPC认证,冷轧钢带产品通过欧盟ROHS认证,英标460级螺纹钢通过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注册审核。2015年,柳钢顺利通过汽车用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七)柳钢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多元产业

钢铁产业链的发展,必然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协调发展,钢厂的正常运行,所需大量的原、燃材料,钢厂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材料。因此,钢厂的发展,必然带动原燃材料、能源、电力、运输、机械、建筑、仓储、金融等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柳钢在全面实施“做精做优钢铁主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的战略进程中,紧紧围绕“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改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产能,紧抓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全力提升企业管理,全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把企业做强做优。尤其是加大加快多元产业发展,实施“一企一策”,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服务钢铁主业,培育主导产品,拓宽外部市场。充分利用柳钢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多元产业内外部市场的竞争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不断提升市场份额。2017年多元产业发展壮大,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实现208.98亿元,利润6.04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柳钢的环保产业、房地产业、国贸、商贸、矿业、医疗卫生、旅游服务业、园林等多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八)柳钢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争当钢铁工业绿色转型引领者

从1985-1995年,柳州市酸雨污染严重,酸雨频率最高时曾达98.5%,有“十雨九酸”之说,被列为全国四大酸雨城市之一。当时,柳钢作为地方企业,头顶着底子薄、装备差、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帽子,对柳州市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引发了一场“要柳州,还是要柳钢”的争论。面对这一切,柳钢没有退缩,坚持“不搞好环保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的理念,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累计投资70多亿元,对“三废”实施全面治理,建成节能减排设施500多台套,年环保运行费用超15亿元,环保治理集成了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自主研发,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有效确保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废渣与废气全部综合回收利用,实现了现代化钢企与宜居城市的和谐相融,也成就了柳州市“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美誉。绿色发展成为柳钢发展的新动力。2012年,柳钢荣获“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称号;2013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之一;2015年,柳钢在中国钢企绿色评级中名列十二位,属绿色钢企方阵。2017年,在第四届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峰会上,柳钢获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称号;2018年,在“寻找最美绿色钢城”评选活动中,柳钢获评“2018绿色发展十大优秀企业”。

(九)柳钢始终坚定不移地高扬“党建”之帆,保持国有企业的政治底色,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各个环节中,让柳钢在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以“品牌党委、堡垒支部、合格党员”为目标,统筹抓好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推动柳钢在做强做优做大的征程上行稳致远。创新推行党总支、支部 “公推直选”,通过“支部标准化8要素”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创新开展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项考评竞赛,全面分解细化从严治党任务清单,激发各级党组织努力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效益。建设广西首个企业党建云平台,提升了柳钢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及影响力。打造“十里钢城党代表先锋”品牌,聚焦单位所虑、职工所忧的实际问题,切实发挥出“传党情、听民意、谋发展、促和谐”作用。创建全国首条建设在工业生产线上的党性修养淬炼线——“钢铁先锋党员淬炼线”,以淬炼“四个合格”、熔铸“四个本色”为主题,进一步将党建文化融入生产现场、将党员精神贯穿工艺流程、将带动效应植入职工内心。坚持将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公司总体规划部署,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从顶层设计高度巩固党组织作用发挥;制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构建“一岗双责、双向挂钩、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责任体系,推进巡察工作全覆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健全执纪问责机制;推行“1+N监督工作机制”,构建综合监督体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利剑高悬。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落实“一岗双责”,健全“三重一大”等决策议事机制,企业运转更加科学高效。

(十)柳钢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全力打造职业化员工队伍,助推转型发展不断深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被誉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柳钢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公司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创新干部选用模式,中层干部全员“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推进职位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岗位族、岗位类以及岗位分级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探索人力资源优化专项激励,构建多元单位市场化分配机制。2014年以来,柳钢先后出台了《柳钢工人技师三年培养计划》、《柳钢员工晋升发展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等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效解决广大人才的后顾之忧,搭建起大展宏图的舞台。在柳钢逐步形成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三类人才”晋升发展模式,使干部职工都能找准职业定位、规划发展方向,畅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职业晋升互通机制,并在全体中层干部中公开推荐(首席)技术专家。2014年9月,柳钢打破常规的招聘渠道,首次公开面向社会招聘软件开发、物流、金融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开启了深层次的变革,近年来先后招聘高端人才20余人。2018年,4月10日,柳钢干部人事制度迎来有史以来重大的一次改革——拿出192个中层干部岗位进行公开竞聘,这意味着柳钢所有中层干部将就地起立,重新竞聘上岗。此次竞聘上岗,除柳钢中层干部全体起立重新竞聘上岗外,该公司700多名符合条件的首席专家、技术专家、正科级干部、主任工程师、技能专家均可参加竞聘上岗。此外,在每年召开的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柳钢都会安排专款对在上年对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数据记载,2013奖励金额为160万元,到2018年奖励金额已跃升至340万元,增长超2.1倍。40年来,柳钢致力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所有干部始终保持着一种拼搏赶超的精神状态,时刻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十一)柳钢承担社会责任,奏响强企报国的时代强音

40年来,柳钢累计实现利税328.65多亿元,累计上缴利税211.41多亿元。柳钢在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增加人民就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为,柳钢的生产经营涉及到众多的工业经济门类,带动了矿业、能源、电力、建材、运输、交通、金融、机械加工制造以及服务业等的发展。在1998年抗洪救灾之际、在2003年抗击“非典”之际、在2008年年初抗击冰雪灾害之际、在2008年抗震救灾之际……柳钢和柳钢人都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一己之力。特别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柳钢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通过各种渠道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这是把人道主义的爱心和爱国主义的激情发挥出来,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面对灾难,柳钢肩挑社会重任,尽显大企业风采。另外,柳钢开展工业反哺农业工作,扎扎实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把它当成一种责任,一项义务来做好,得到当地农民和地方政府的好评。连续多年,柳钢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定点帮扶融水县香粉乡金兰村、金兰村、中坪村、安陲乡三寸村等14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同时先后选派44名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定点精准扶贫工作。柳钢还先后投入1500多万资金进行定点帮扶,推进的精准扶贫14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使当地农民真真正正走向富裕之路。柳钢40年发展壮大的实践证明,加快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国企必须要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十二)柳钢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集中体现

柳钢大力加强对群众组织和统一战线的领导,工、青、妇、科、侨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柳钢工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柳钢团委荣获“全国钢铁行业五四红旗团委”。开展“挑战不可能 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柳钢工匠”“十佳青年”评选等,不断激发广大职工潜能。建成文化中心等场馆,不断完善文体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柳钢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积极改善生产场所和生活区的环境,“元宝源”保障性住房、颐养中心等惠民工程相继交付使用,职工收入实现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切实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完善职工内病退制度、困难职工帮扶、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机制,建立职工重大疾病救助专项基金、提高就餐补助等,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如今的柳钢工业生产蒸蒸日上,职工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低矮简陋的旧房变为崭新的高楼大厦,住宅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简陋的红砖房单身宿舍变为设施完备的崭新的单身公寓,职工美食中心、文化广场、游泳馆、体育馆、训练馆等呈现在全体职工生活面前。柳钢人的菜篮子、米袋子日益丰盈。在衣、食、住后顾无忧之后,很多柳钢人纷纷成为了“有车一族”,享受柳钢发展的成果,过上小康生活。同时,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柳钢取得新突破,发展前景广阔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柳钢大力践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和大力支持下,勇于正视问题,勇于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和广阔发展前景。

一是与时俱进转变理念,把方向管大局能力不断提高,明确“做优做精钢铁主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工作思路,明确柳钢“本部转型升级、沿海有序发展、多元聚焦集群、集团战略管控”战略定位和“1+4+X”产业发展战略,绘制柳钢“十三五”战略转型新蓝图。

二是砥砺奋进苦练内功,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攀升,以市场为导向、品种结构调整为手段,充分利用材大于钢的柳钢特色生产优势,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数量、质量水平、市场品牌形象等不断提升,铁、钢、材年产量齐上千万吨历史新台阶。

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协同管控模式不断完善,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按企业管理一体化思路,强化系统协同,生产实现稳定、低耗、高效,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推进依法治企和精细化管理,构建起全过程全业务环节的风险防控体系。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力度,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工艺装备水平全面升级,高端品种钢比例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全面增强。

五是做大做强多元产业,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深入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延伸、拓展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产业,推动多元产业快速发展,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板块化”的发展思路,提升多元产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六是理直气壮加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深入,坚持党委的正确领导,构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落实“一岗双责”,从制度机制上明确了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党员“创新创业创一流”等主题活动,公司党建品牌创建成果入选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典型案例。

七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惩防体系不断健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大党风廉政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重拳惩治腐败行为。

八是大力弘扬时代风尚,企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弘扬社会新风正气,积极传递“柳钢声音”,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积极培育开放合作、包容共享、担当作为的新理念新思想,进一步激发职工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公司获评“自治区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九是实坚持以人为本,职工获得感不断增强,职工收入实现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切实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十是始终牢记国企责任,企业社会美誉度不断显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抓好生产经营同时,加强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绿色柳钢趋见形成,双拥共建、信访维稳、志愿服务、爱心捐赠、慈善赈灾、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卓有成效。

十一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不断的传承和践行中赋予新的内涵,形成了“包容创新、超越共享”的新时代精神。正是靠着柳钢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柳钢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赢得生存和发展,抓住新时代机遇,通过战略重组并购抢占两大沿海基地,迎来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四、未来的柳钢更美好

柳钢提出今后四年奋斗目标是:要努力实现“一个千亿、两大基地、一个产业群、三个推进”的“1213”目标:“一个千亿”,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建成一个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两大基地”,钢铁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形成同步发展的柳州、沿海两大基地;“一个产业群”,多元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实现钢铁与多元“两翼齐飞”;“三个推进”,全面推进卓越绩效管理,争创全国质量奖;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造党建新生态;全面推进和谐美丽新柳钢建设,打造职工新生活。

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在2017年4月17日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发改运行〔2017〕691号)明确提出,鼓励引导广西柳钢往沿海发展。2017年12月20日,广西提出了全面构建“一核、三带、九基地”的治金产业“二次创业”总体布局,迫切需要广西钢铁产能向具有物流、成本等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集中。柳钢严格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稳步实施沿海战略布局,2018年7月,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重组工商变更登记,柳钢集团代表广西方持股超过80%。柳钢集团接手项目后,对项目原规划做了适当调整,一期建设规模仍按照国家核准的1000万吨钢产能建设,但在产品规划上有所调整,避免与湛江钢铁同质化竞争,在投资规模上也有所优化缩减。一期投资360亿元(不包含武钢集团此前投资的约110亿元),力争 2019年底高炉出铁、转炉出钢、轧机出材。柳钢还收购了玉林中金不锈钢公司,正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钢铁版图,确立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和玉林不锈钢基地为两翼的钢铁生产布局。

未来,柳钢将继续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应对挑战,以“包容创新、超越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奋力打造柳钢发展新基业的目标,按照“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紧抓牢“本部转型升级、沿海有序发展、多元聚焦集群、集团战略管控”四大战略转型重点,稳步实施“提质增效、沿海转移、多元并举、绿色发展、资本运作、智能升级”六大举措,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致力于把柳钢打造成百年品牌、百年企业。加快推进柳州本部产业转型升级,朝着创新能力更强、融合程度更深、供给质量更高、产业结构更优、经济效益更好、资源消耗更少的发展方向加速前进,力争在未来五至十年把柳钢打造成为国内行业综合竞争力特强的钢铁企业。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