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调查与南桐煤矿: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桐煤矿调查资料概述

2019-03-13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万盛南川綦江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南桐煤田境内,由于受多条河流切割二迭系煤系地层,加上煤系地层附近有多处岩溶洼地,如田坝、沙坡、响岩等,在煤田内形成多次露头煤。这些露头煤易被人们发现和利用。自清代中叶以降,当地人就靠挖煤和背炭花(炭花又称煤焦、焦炭)为生。据綦江、桐梓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有四川杨某组建“溥益公司”,开采万盛场东林寺附近煤炭。咸丰元年(1851年)增修的《南川县志》,将煤炭列入“风土门土产目”,“商人收囤,由小河运出綦江。”而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于重庆南桐的一处示碑所载文字:“河之东方家山、黑漆岩一带,河之西道足敷本地烟火,不能兼济他方,古有定案。自去春突有渔利,傅洪兴等居煤花出河之信,白春徂秋,煤价倍增。众怒难恶,遂群起而徂之,由事两造新讼。”可知,该区曾因煤利而发生过诉讼案件。1893年续修的《綦江县志》有,“江津白沙酿酒者称赞此地煤炭比其他煤炭酿酒得酒为多。”《桐梓县志》中有记载说,清末民初,綦江南桐交界的万盛场、桃子荡一带煤窑林立,所产之煤,系土著商民所办,“煤煅炭花,运销泸渝汽船、工厂,获利甚巨”。

由于河流垂直切割煤系地层,形成多处天然的地层剖面,加上地貌上明显地保持了地质构造骨架特征,如背斜轴为山脊,挤压紧密的背斜、开阔的向斜及多种断层,吸引地质专家、教授、学者前来南桐调查的络绎不绝。

“近年来,经过重庆桐梓一带的地质学家很多。只是他们的著作都未曾出版,无从参考,实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清末,渝英领事馆暗派人调查各处矿产,南川县万盛场腰子口,即其发现之一也。”1927年,乐森璕来南桐调查后,著有《重庆贵阳间地质要略》。1933年,常隆庆曾来南川进行调查,出版有《重庆南川间地质志》。其对万盛场煤田、南川煤田、金佛山煤田等进行了较为详实地记述。这一调查结果对后来的调查、研究、开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李贤诚的《开发綦江铁矿刍议》一文,就曾结合了常隆庆的报告阐述了对綦江铁矿开发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潘钟祥、彭国庆也对常的报告进行了肯定,“南川地质,自常隆庆所著《重庆南川间地质志》出版以后,已大致明了。”

1934年,王嘉猷调查后认为“万盛场煤田,储量丰富,煤质良好,可炼冶铁之焦,实为四川较优厚,有经济价值之煤产区域。且交通便利,开发至易。由水运出三溪,为将来綦江新法炼铁厂燃料之唯一策源地。又可以利用水运,运装重庆,供家庭燃料及翻砂厂等化铁之需。发展希望甚。”后来王恒源进一步对该煤田的几大重要产煤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地质、煤层、煤质、储量、土窑及附近农产等都进行了极为详实的介绍。“此次奉命赴川黔交界之南川桐梓两县调查,因系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及军政部兵工署合办之南桐煤矿筹备处会同勘查能炼冶金焦煤之烟煤,故对於不能炼焦之煤既其他矿产,因时间所迫,均未得加以详细调查,於是此项报告,亦仅对於能炼冶金焦炭之烟煤比较详细也。”这次调查对南桐煤矿的后期筹建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1936年,沈在铨从位置、沿革、地质、纽曲、露头、炭层、煤质、开采情况、埋藏炭里估计、拟定坑口、交通等进行较为仔细地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把本矿区私矿经营及所在地进行了记录。最后他认为”南川煤田几乎全部属二叠纪,煤层较厚,南则接近綦江铁矿,交通便利,北则接近涪陵水顺乡铁矿区域,煤层延长东南伸入贵州之桃子荡,北则越过南川县城,储量丰富,颇能炼焦,惟以含量颇重,是否适合于冶金之用,沿须考虑者也。交通目下虽可利用水运然其运输能力有限,每日不过数吨而已。若大规模之铁厂,每日需焦煤千吨,则煤之生产量,每日须在二三千吨,若欲大量开采,则铁道之铺设实不可容缓也。”

1942年,侯德封、赵家骧、杨登华、肖安源来南桐调查。以上的调查,着重于区域构造和地层的划分方面。1943~1945年,尹赞勋、李星学等先后来此调查,著有《南川地质旅行指南及四川西南部之古生代地层》,绘有一万分之一《万盛煤矿地质图》一份。

经过上述地质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区内地层已基本查清,对于煤田分布范围、煤矿区的划分、煤层赋存情况等已有概略了解。但因当时勘探技术、勘探手段、装备设备落后,同时受经费、时间等限制,对其评定还属踏勘阶段,测点,踏勘路线细,资料过简,对储量计算,煤质分类较粗,失实之处难免。早期地质工作者的文献即使较为粗疏,但他们不畏艰险的踏勘调查,为南桐矿区的开发,不能不说起到了拓荒者的作用。

注释

①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332.

②常隆庆.重庆南川间地质志[J].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丛刊,1933,第1号.

③沈在铨.南川县万盛场国营矿区调查报告[J].建设周报,1937,2(3):7.

④乐森璕.重庆贵阳间地质要略(附图、表)[J].地质汇报,1928(11):39~52.

⑤常隆庆.南川金佛山矿产[J].四川月报,1933,2(5):93~104.

⑥潘钟祥,彭国庆.南川綦江地质(附图、表)[J].地质丛刊,1939(2):48.

⑦王嘉猷.南川万盛场煤矿调查报告:附表[J].四川中心工业试验所年刊,1935(1):31~33.

⑧王恒源.调查及研究:南川县南部煤矿调查报告(本所调查报告之一)(附表)[J].矿冶半月刊,1939,2(3-4):6~13.

⑨沈在铨.南川县万盛场国营矿区调查报告[J].建设周报,1937,2(3):7~25.

⑩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测绘志[M].1997:170.

猜你喜欢

万盛南川綦江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惊听春雷乍响时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重庆市南川区:山隐云深不知处
万盛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投用
重庆万盛:不动声色发展“体育+”
恐龙脖颈长度竟达一半身长
重庆万盛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