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韭菜反季节无公害高效栽培要点

2019-03-12李作明

长江蔬菜 2019年1期
关键词:竹条扣棚反季节

李作明

导读:为使柘城县韭菜产量、品质及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人员从山东省寿光市引进推广了韭菜反季节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为当地广大菜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增收致富之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推广优势,并从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韭菜反季节无公害高效栽培要点,以作参考。

韭菜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常作饺子、包子的馅料,成为广大消费者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柘城县种植韭菜已有2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稳定在1 600 hm2左右,目前多采用露地或大棚方式进行栽培。为使韭菜产量、品质及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人员从山东省寿光市引进了韭菜反季节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向广大菜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增收致富之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推广优势

该技术生产韭菜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易管理、风险小、品质优等特点,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4~5年。每种植667 m2韭菜当年可收获2 000 kg左右,产值约8 000元,扣除投资2 300元左右,纯收入5 000元以上。第2~4年,架棚设施可重复使用,每667 m2韭菜产量可达5 000 kg左右,效益会更高。因此,发展反季节韭菜生产是当前农民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

2 栽培要点

2.1 整地作畦

韭菜种植要选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的壤土地块,底肥每667 m2施入0.5~1.0 m3腐熟猪粪、22.5~3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深翻25~30 cm整平。按东西方向作畦,南北方向播种,一般畦长25~30 m、宽2.0~2.2 m,畦深10 cm,畦间留操作行1.0~1.2 m宽。采用南北相邻3个畦为1个种植组,以便品种布局及材料循环利用。

2.2 播种

①品种选用 种植小拱棚韭菜应选品质好、叶片宽、直立性强、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不倒伏、休眠期短、耐寒力强、分蘖力强等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如汉中冬韭、791雪韭、寿光独根红等。

②品种布局 每南北相邻3畦为1组:中间1畦种植雪韭系列品种,北面1畦种植汉中系列品种,南面1畦种植寿光独根红(或汉中)系列品种。品种布局根据品种休眠特点及扣棚先后顺序安排,中间1畦在霜降(10月23或24日)前后2天扣棚,1个月左右上市;收割后移棚至北面1畦,春节前55天扣棚,腊月二十前后收获;北面1畦收割后再将棚移至南面1畦,春天上市。

③适期播种 4月10日前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为宜。直播每 667 m2用种量 2.00~2.25 kg(50 g播 12 行),行距 27~30 cm,株距4~5 cm。育苗移栽,每667 m2用种量9 kg左右,所育苗量可移栽0.47~0.67 hm2。采用干籽播种,直播可采用条播,育苗移栽可采用撒播,播种后用铁耙均匀浅耥,用脚踩实后浇水,待水下渗后覆细土盖籽即可。播种时力求均匀,覆土厚度1 cm左右。

④喷洒除草剂 播种覆土后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 125~150 mL/667 m2,对水 22.5~30.0 kg均匀喷雾,严禁重复喷洒。

⑤覆盖地膜 喷洒除草剂后覆盖地膜。

2.3 苗期管理

当有80%出苗时,选晴天中午支起地膜通风,以后可逐渐加大通风量,待苗出齐后撤膜。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苗出齐后土壤要保持见干见湿,及时拔除苗床杂草,以利韭菜生长。

2.4 移栽定植

育苗移栽的地块,可采用以下技术进行定植。

①定植时间 7月上中旬,一般在苗龄80~90天,苗高18~20 cm,叶数5~6片时定植较为适宜。

②定植前准备 地块在定植前10天要及时腾茬,并清洁田园,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耙,整地施肥、作畦与直播田相同。

③定植方法 移栽前浇透苗畦,定植当天起苗,抖掉根上的大泥土,剪掉须根前端,留2~3 cm长,以促进新根发育,叶片留15 cm其余剪去,以减少叶片的水分蒸发。栽植深度以将叶鞘埋入土中为宜,同时要尽量保持根系舒展,做到栽齐、栽平、栽实。一般采用等行沟栽,行距27~30 cm,沟深10 cm,株距4~5 cm,每穴1株。栽后浇一次透水,水下渗后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125~150 mL/667 m2对水22.5~30.0 kg均匀对畦面喷雾防除杂草。

2.5 田间管理

①浇水施肥 直播田当年6月20日前后浇水,之后遇旱浇水。第二年及以后立秋 (8月7~8日)之前要控制浇水,立秋后水肥齐攻。直播或移栽的当年施尿素7.5~12.5 kg/667 m2攻苗,9月底10月初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25 kg/667 m2左右。

②中耕除草 封垄前划锄1~2次,如有杂草可人工拔除。

③立架防倒伏 夏季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2.0~2.2 m宽的畦可拉3道18号铁丝,中间再加2道抗老化尼龙绳,横向再加小竹竿成网格状,这样纵向、横向都能够防止倒伏。

④病虫害防治 韭菜主要病虫害有韭蛆、灰霉病等。韭蛆防治应在4~5月选用48%噻虫胺悬浮剂400~600 mL/667 m2随水冲施。灰霉病可在秋分(9月23日左右)节气过后选用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2次,扣棚后一般不需施药。

2.6 扣棚及扣棚后的管理

按照计划依次扣棚,扣棚当天割掉回秧后的干韭菜。如11月上旬扣棚,韭菜生长15~20天可上市,11月下旬扣棚25~28天可上市,12月上旬架棚40天可上市,天气最冷时扣棚时间应在计划上市前50~55天。扣棚前只浇水不追肥,浇水后每隔3个韭菜行架设1根竹条(每根竹条长3.3~3.5 m,竹条使用前要将两端65 cm处弯折近90°),棚高55 cm左右,每根竹条中间位置用55 cm左右高的竹竿或木棒作为顶柱,然后用细绳将各竹条连接固定,最后加盖棚膜,四周封严。

扣棚后收割前一般不浇水、不施肥、不放风,可依据天气情况覆盖或揭开草苫,晚上加强防寒保温,白天要揭草苫透光增温,争取光照。为进一步提高棚内温度,可在棚室北侧设立挡风幕,在挡风幕上还可加贴反光膜,一般反光膜宽75~80 cm,贴在挡风幕距地面70 cm处。

2.7 收割

韭菜在晴天上午收割,收割时不可贴地下刀,于根茬上1 cm处下刀,割后再覆上2~3 cm粪土或细土,以利生根提高来年产量。将收割后的韭菜装入周转筐或捆成10 kg左右运出田块,销售时可将韭菜分成0.6~1.0 kg小捆,按客户需求装入泡沫箱或礼盒。如长途运输,需在泡沫箱或礼盒中放入冰瓶,以达到保鲜效果。

2.8 去棚后管理

去棚后至立秋期间一般只喷药防病治虫,不再追肥浇水(麦收后浇一次水),以抑制其生长。待立秋至处暑(8月23日左右)节气间肥水猛攻,培育壮苗,形成强大根系,以提高冬季产量。生长期管理可参考第一年的管理措施。韭菜第2~4年产量逐年增加,第5年产量下降,可考虑重栽。

猜你喜欢

竹条扣棚反季节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颜色空间直方图相交法的竹条色差分类检测系统研究*
碱蚀改善毛竹条孔隙及染液渗透性研究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做风筝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农桑之心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
保护地樱桃休眠期的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