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019-03-12李鹏裴祺李涛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食管炎流性

李鹏裴祺李涛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糜烂甚至溃疡,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烧心或胸骨后疼痛不适[1]。

胃癌是一种高复发率的肿瘤,约占90%腺癌起源于胃粘膜腺体,并可进一步分类为肠型(肠化生和胃萎缩)和弥漫型(胃炎没有萎缩)。继肺癌和肝癌之后,胃癌仍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在高风险人群中,饮食模式,肥胖,吸烟而且慢性感染,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3]。很多研究证实,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胃癌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旋杆菌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胃癌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45例经胃镜及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胃癌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反酸、烧心以及胸骨后疼痛不适等反流性食管炎典型表现。排除怀孕、哺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有其他系统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1.2±10.5)岁。选取同期本院就诊确诊为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5.2±10.7)岁,有明显反酸、嗳气、烧心等不适症状,并在消化内镜下明确诊断。

二、诊断标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并且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幽门螺杆菌判断标准为C14呼气试验≥100 bps以及病理活检为阳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C14呼气试验<100 bps及内镜下病理活检阴性为幽门螺杆菌阴性。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诊断采用Savary-Miller分级[4],I级:一个或数个融合性黏膜病变,表现为红斑或表浅糜烂;Ⅱ级:融合性食管糜烂伴渗出性病变,但未累及食管全周;Ⅲ级:全周食管糜烂,渗出性病变;Ⅳ级:溃疡、食管壁纤维化、狭窄、缩短、瘢痕化等慢性黏膜病变及Barrett食管。

三、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胃癌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入组共90人,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1.2±10.5)岁。肿瘤分期I期1例(1.11%),IIA期16例(6.67%),IIB期18例(20.00%),IIIA期32例(35.56%),IIIB期19例(21.11%),IIIC期16例(17.78%),IV期1例(1.11%)。其中高分化12例(13.33%),中分化45例(50%),低分化30例(33.33%),未分化3例(3.3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0例(55.56%),幽门螺旋杆菌阴性40例(44.44%)。

二、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比较

胃癌组和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别是88.89%和22.22%,统计学分析(表1),χ2=15.568,p=0.000,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

组间分析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结果中看出(见表2),胃癌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反流性食管炎其中反流性食管炎I级幽门螺旋杆菌阴性14例(31.1%),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5例(11.1%)反流性食管炎Ⅱ级幽门螺旋杆菌阴性11例(24.5%),阳性4例(8.8%);反流性食管炎Ⅲ级幽门螺旋杆菌阴性9例(20.0%),阳性1例(2.2%),反流性食管炎Ⅳ级幽门螺旋杆菌阴性为1例(2.2%),阳性为0(0%)。组间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

四、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

亚组分析中从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TNM分期之间的结果可以看出(见表3),胃癌I期和Ⅱ期患者均无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ⅡB期胃癌患者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1例(2.22%),Ⅱ级2例(4.44%),Ⅲ级3例(6.67%);胃癌ⅢA期患者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3例(6.67%),Ⅱ级6例(13.33%),Ⅲ级6例(13.33%);胃癌ⅢB期患者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4例(8.89%),Ⅱ级4例(8.89%),Ⅲ级4例(8.89%),Ⅳ级1例(2.22%);胃癌ⅢC期患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5例(11.11%),Ⅱ级3例(6.67%),Ⅲ级5例(11.11%);胃癌Ⅳ期患者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1例(2.22%)。

五、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部位的关系

亚组分析中从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部位的结果可以看出(表4),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部位的分析中肿瘤位于胃食管结合部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3例(6.67%),Ⅱ级3例(6.67%),Ⅲ级2例(4.44%)Ⅳ级2例(4.44%);肿瘤位于贲门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5例(11.11%),Ⅱ级4例(8.89%),Ⅲ级4例(8.89%);肿瘤位于胃底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1例(2.22%),Ⅱ级1例(2.22%),Ⅲ级1例(2.22%);肿瘤位于胃体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2例(4.44%),Ⅱ级1例(2.22%),Ⅲ级1例(2.22%);肿瘤位于胃窦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2例(4.44%),Ⅱ级1例(2.22%),Ⅲ级1例(2.22%);肿瘤位于胃角合并反流性食管炎I级1例(2.22%),Ⅱ级1例(2.22%)。

表1 2组胃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表2 45例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的关系(n=45例)

表3 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n=45例,%)

讨 论

胃癌是胃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肿瘤中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5],随着D2根治术的不断规范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患者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6]。近几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 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不断推陈出新,利用大宗研究数据指导胃癌治疗[7],MDT团队的建设和胃癌分期的准确划分[8-9]以及化疗方案的不断进步极大推动了胃癌规范的治疗模式,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延长的趋势[10]。但因胃癌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很多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1]、EBV感染[12]、吸烟、胃食管反流病都与胃癌的发生密不可分[13]。

表4 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部位的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粘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14]。很多学者研究了正常人群中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其具体机制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刺激胃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减少,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后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15]。

本研究中显示,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有较大差异,胃癌组患者中约88.89%患者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而在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约22.22%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比例明显下降,与在正常人群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方面,胃癌组患者中有5例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组内有35例患者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总体上,胃癌患者有40例均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反流性食管炎I级及Ⅱ级患者中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比例较高,而Ⅲ级和Ⅳ级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更低,说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有保护关系。而在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中可以看出,进展期胃癌患者中Ⅲ期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比率较高,而早期胃癌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比例较低,这与胃癌对胃癌的损害较轻有关。另一方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胃癌的发生部位有密切的关系,胃食管结合部胃癌与贲门癌患者中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胃癌,其具体原因是胃癌细胞侵犯贲门,影响贲门正常功能的实现,从而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随着胃癌规范化治疗的不断推广,与胃癌伴发疾病的研究仍有必要,尤其是胃食管结合部胃癌预后差,患者治疗效果差,复发转移早且广泛等特点严重损害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成为胃肠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反流性食管炎与胃食管结合部癌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食管炎流性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