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后革命电影创作与革命意识形态构建

2019-03-11李晶宝

艺术评鉴 2019年1期

李晶宝

摘要:电影创作在建国以后进入了一个特殊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是中国的“红色电影”创作阶段,这一阶段内创作的电影在题材上都是以革命题材为主,重点反映了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对工农阶级的压迫以及工农阶级的反抗,目的在于阐释底层民众革命的合理性和神圣性,并且烘托领袖的伟大光环。可以说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影创作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挂帅,政治合法性高于一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影创作要为革命意识形态构建为核心目的,这种情况适合建国后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势。

关键词:建国后   革命电影   革命意识形态   政治挂帅   艺术政治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146-03

一、建国以后电影创作的环境与创作人群体的状态

(一)革命文化在电影界的塑造

1949年中共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这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文化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到了全国性的革命文化时代,革命文化开始进入到各个文化领域,并且依靠政治权力为后盾开始支配一切文化领域的运作,电影界自然也在其中[1]。

从1949年开始,电影界开始全面受到革命文化的影响。一方面电影界开始受到革命政权的管制,电影的一切运行的工作开展都必须在革命政权允许的合法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电影界工作的开展要为革命政权服务,可以说中国电影界开始进入到红色时代。

(二)电影行业的新走向

建国以后的电影界也纳入到中共政权下政治社会的一份子,由原来解决从业人员温饱问题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而服务。很多电影公司改叫作单位,很多演员的收入也开始称作为工资,无论是这些电影单位,还是演员都要接受革命性管理机构的领导,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与政治、与革命产生正向的联系[2]。

电影行业被纳入到革命政权的管理中就使得电影行业独立生存的能力日益减弱,甚至最后消失,它们只能依附革命政权而生存。

(三)电影创作人的思想与艺术改造

建国以后电影创作人都在进行着思想和艺术的改造,要与旧时代的自己和自己的创作事业进行彻底的割裂,要在新时代改造出一个新的自己。无论创作人是否心甘情愿,都要去进行这样的改造,很多电影创作人烧掉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剧本和抛弃了多年积累的创造经验,全面接受党组织宣传部门和文艺部门在思想和业务上指导,并在这种指导下进行新的创作。

二、革命电影的政治性与文艺性

(一)革命电影中“政治挂帅”精神的体现

通过上述对建国后电影创作环境和创作人群体的全面分析,我们能够明显地发现建国后的电影创作较高地凸显了政治性,这种政治性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即在电影创作中一定要凸显“政治挂”的原则。也就说电影创作必须要在政治上能够过关,否则不但会影响电影是否上映,甚至会影响创作人的生命。

那么“政治观帅”是如何体现的呢,电影创作如何能够在政治审查上过关呢?具体来就是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革命题材,一定要注重选择工农出身的人物。原则上其他题材或其他类型的人物往往会被视为“异类”,甚至会被认为有政治问题。在塑造故事情节中,一定要展现出地主或官僚资本家的残忍或道德上的没有底线,不管事实是否如此,一定要按这样的模式去叙述。对于底层大众一定要突出他们受苦受难,一定要展现出他们的反抗精神。对于英雄和领袖一定要展现他们道德上的无限纯洁和高尚,甚至达到超出现实的地步,并且还要展现出他们力挽狂澜的能力和中流砥柱的地位。

可以说这种“政治挂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影创作的“模板化”“套路化”,所以我们现在去看那一段时期的电影会觉得它们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基本上能够达到不看电影内容就知道结局的状态。

(二)革命电影与当时政治形势

应该说从1949年到1976年革命电影确实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从革命电影内部来看它们的风格是有一定变化的[3],虽然都是强调革命重要性和神圣性,但是不同时间风格与切入角度与所秉持的价值观却有着一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政治形势的变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整体来看,革命电影紧跟政治形势变化,及时完成政治形势所下派的任务,因此革命电影是革命政治的附属艺术形式,独立性较弱。

(三)革命电影的艺术性

革命电影具有艺术性吗?答案是肯定有,革命电影确实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是这种艺术性被称为革命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文化感染力,但是并不具有美感。从历史现实来看,革命电影并不追求艺术美和人性美,因为这些都是被看作资产阶级文化。

我们知道旗袍能够展现女性美,但是在革命电影中旗袍被看成资产阶级道德腐朽肮脏的体现,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可以说很多具有艺术感与艺术美的事物在革命电影中是不会以正面的形象展現的。而革命电影所追求的美感是革命性的。什么才是美的?革命的事物才是美的,斗争的事物才是美的。张口革命,闭口战斗是革命电影所追求的。

因此革命电影的艺术性不是我们用今天的艺术标准和价值观所能够理解的,必须结合当时的革命政治背景才能够科学客观地审视。

三、革命电影创作对于当代电影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一)电影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知道革命电影与建国后的政治形势保持了紧密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革命意识形态完全支配了电影创作,电影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大大降低,但是电影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不但能够存在,而且还一度成为了显耀的文化形式[4]。这说明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应该与意识形态相一致,诚然电影不一定要紧跟意识形态,但是不能够与意识形态相悖,否则电影就失去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合法性。

无论是在1978年之前还是在1978年之后,意识形态上契合度是电影创作的一条红线。我们会发现很多电影确实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因为其所传递的思想与当今主流意识形态相悖,所以不能在大陆地区正常播出。所以电影创作绝对不能突破意识形态这条红线。

(二)电影创作对艺术性和政治性关系的把握

现在的社会大众有多少人还去看革命电影呢?应该说除了那些迷恋革命政治生活的极左人群以外并不多见了,这些革命电影大多成为了被束之高阁的“收藏品”,这些电影很多称为经典。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电影的政治性有余而艺术性不足,也就是说这些电影和革命性的宣传油画、标语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有谁对宣传标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呢?

因此电影要与政治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但是绝不能跟随政治,要有自己一定的独立创作思路和创作思想。电影创作人确实应该遵法守纪,但是没必要做政治上的追随者,电影创作人要有一定的独立思想和自我坚持的耐力。

(三)电影创作中思想的蕴含

现在很多人喜欢具有内涵的电影,例如《一代宗师》,不但电影主题有思想、有内涵,而且其中的很多人物话语都蕴含着极深的哲理。因此,创作蕴含一定思想的电影成为了电影创作人追求的一个重要趋势,那么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蕴含思想的电影呢?或者说有思想的电影又应该如何创造呢?

笔者认为所谓电影蕴含思想就是电影能够输出一定的正面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并不一定就要泛政治化,也就是说并不是与政治有关系的价值观才是具有正面影响力的,也并不是只有谈政治的电影才是高层次的。所以电影创作还应该更多追求一种求实、务实的思想价值观的塑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越是追求事物或言语的平凡越能够体现出思想的深邃。

四、结语

1949至1976年,尤其是1966年以后革命电影创作达到了顶峰时期,可以说这27年使中国电影创作凸显了与以往不同特点,这种特点就是高度为革命意识形态服务。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影的艺术性,甚至偏离了电影的艺术本质,但是这种特点却使得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空前绝后的状态。因此,电影创作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与电影传播程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通过这一时期特点我们能够明白电影创作应该对电影的艺术性和政治性有一个合理的把握,从而既能够达到电影的传播度,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电影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历君.从诗语革命到电影诗学:论俄国未来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视觉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6):46-68+157-158.

[2]陆佳佳.建国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人物塑造与国家形象表达[J].电影新作,2018,(03):64-71.

[3]视觉特效革命的领先驱动力——记电影视觉特效公司工业光魔[J].艺术教育,2018,(12):33-46.

[4]金小明,李志勇.罗屏汉的革命故事將被拍成电影《血洒粤赣》[J].源流,2018,(03):49.

[5]豆耀君.革命年代的古典生活诗意——1956版电影《家》的空间诗学与家园情思[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