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

2019-03-08赵雨晴

祖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发展特点应用性汉语言文学

赵雨晴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针对优秀文化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有效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与当下社会出现的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出入。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学习的角度深入探讨,围绕该专业的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应用型 学习 发展特点

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此基础之上,不同的专业课程都需要针对社会的发展及需求,有选择地做出调整和取舍,来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人才。对于汉语言文学而言,虽然就业率、教学条件、教学体制及内容等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一整套体系,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

一、现阶段专业的特性分析

对于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分析和阐述需要从其专业本身入手,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体特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内容相对于比较固定,其次是对于学习定位的专业化确立,最后是关于文学素养与实践性的分配问题。

(一)学习内容

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语文一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且与其他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汉语言文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来实现对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可以將其看作语文基础的进阶版学习内容。

整体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经过了百年的洗礼,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扩充,从传统的文学专业本身,逐渐融入对于新闻、广告等新兴社会发展的内容,而相对于学习内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且每一方面的学习内容都能够互相联系,进而实现学习内容与实践的转化。

现如今,汉语言文学人才在社会上需求层面,已经逐渐出现了相对饱和的趋势,因此,学习内容本身的专业化就需要从社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延伸,着重对于其应用性进行分析和培养,形成更多的社会职业类型,从而促使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习目标

对于高中生而言,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往往更加趋向于综性,学习的内容更多,范围也更全面,因此单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学习的目标往往与考试内容挂钩,而进入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后,会对于文学进行更加深层次、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这些知识和内容的学习,会更加进一步对于自身文学素养进行提升,学习目标也从考试转化为了与职业挂钩,推动社会文学事业的发展为最终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转化也意味着专业应用性的提升,但是就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来看,其专业的应用性没有扩展到实际当中,最初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诸如国际汉语专业方向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对于应用性的一种延伸,但是由于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个体学习目标确立的不明确,在整体的就业角度上,仍然缺乏独有的特性[1]。

(三)文学素养

很多学生在接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时候,片面的强调了关于文学素养的学习和提升,而学校方面,也存在重视文学素养多于实践内容的现象,两方面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平衡,这就促使一些学习内容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继而变成了“纸上谈兵”。实际上,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文学素养的提升也不仅仅是通过学习来体现,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借鉴,并将其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文学能力,再进一步运用到写作或其他实践方面,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于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而整体来看,文学素养与实践内容是分割不开的。

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本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这种学习习惯在进入到大学进行更高深层次的学习后将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到其中,在这一角度下,如果学校或专业本身,依旧提倡文学素养而轻视实践性,就会使得专业发展失衡,学生的能力失衡,最终促使我们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力不断失衡。

二、对于应用性提高的有效性思考

结合上文中对于当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分析不难发现,现下围绕“应用性”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现阶段主要缺少的,还是对于实践的思考,对于学习的定位和体制的转化。

(一)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变化

作为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要学会了解传统的学校内容与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之间的供给矛盾,然后通过提升课堂的学习质量,重视并自我强调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清晰地对于自身的学习定位有所认知,围绕学习定位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对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具体到实际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会对于汉语和中国文学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外,还会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包括历史、发展、现状等一系列的内容研究,其人才的培养除了对于一些文艺部门输送专业化人才外,一些科研、教育、文化宣传等机构也活跃着该专业人才[2],由此可见其本身的学习内容和涉及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作为学生的我们在选择和学习汉语言文学时,要确立自身的目标,对于自身有明确的规划,在学习方式上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设立不同的侧重点,形成以应用性为主,强调应用性的专业化人才。

(二)深造的角度看待“应用性”

深造实际上就是在现有的学习阶段,围绕专业化的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更专业的知识理论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学习是很多学生在自己学习生涯中的一种选择,而深造本身,实际上就是将现有知识理论的应用,配合自身的能力,完成更高阶层知识的自主学习。因此,学生选择深造,进行进一步学习,实际上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种应用性的体现。

需要强调和注意的一点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选择深造的同时,应当意识到,深造本身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包括自身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以及一些其他文化实践能力的应用,因此深造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锻炼自己,才能够最终通过学习,出现进步,发展成为社会迫切需求的应用性人才[3]。

而单从知识理论的角度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造不仅仅是对于一些现有知识的应用,还包括其他理论内容的学习,如管理方面的理论技能学习,包括对于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内容的学习和设计,不同的學习方向相对应的扩展领域不同,深层次的深造要意识到这一点,全方位多角度的扩宽学习内容,实现对于其“应用性”的展现。

(三)体制的转化

体制的转化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对自身的定位自身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能力的结构组织和应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目标的明确,形成能力的培养和有意识的锻炼,进行形成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当这种表现要素由一个学生扩展为一个专业,进而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一个专业的体制转化,实现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变和进步。

而落实到个人,首先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无疑是引导自身学习和进步,深入探究和分析最好的指导老师,因此要从学习兴趣入手,在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时,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围绕综合特性,重视语言的能力和魅力,充分将其优势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出现,实现对于学习的兴趣培养[4]。

其次是对于语言处理应用能力的基本掌握,即对于表达能力的应用和掌握,无论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表达能力都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能力,学生通过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其他能力,诸如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实现对于文学作品的更好鉴赏,或是基于社交和语言层面,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进而实现综合性的专业能力的提升。总的来说。从自身而言,每一个细微的观念转变和行动,实际上都是对于整个专业体制转化的一种助力,都是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重视度高向理论到实践的一种转化,只有从个人出发,才能实现理论推动实践、个人到群体再到专业的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分析和现阶段基于学生自身而言如何提升其“应用性”的思考进行了简要论述,在实际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必然还存在很多特性的问题,是共性的角度无法解决的,而针对特性问题,就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总体而言,都是以推动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高校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核心而开展论述的。

参考文献:

[1]朱丽.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72-73.

[2]丁睿.我国语言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浅析[J].大众文艺,2013,(06):228-229.

[3]王志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市场需求、控制与转向[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65-167.

[4]张芸,陈浩.培养应用型人才 呼唤管理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15,(06):173+164.

(作者单位: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

猜你喜欢

发展特点应用性汉语言文学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