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信仰教育问题及路径探析

2019-03-08陶威刘成拥孙峰

祖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信仰马克思主义

陶威 刘成拥 孙峰

摘要:信仰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大学生在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遵循规律、创新思路、潜心研究,积极探索破解问题之道,显然应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一个需要认真完成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高校信仰教育 思政工作

从学理上讲,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以致坚定使之成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这种榜样或指南显然能够引导信仰者笃定人生方向和目标,并为自己未来的行动增强动力,而科学的信仰还能给予人们高尚的精神境界,激励信仰者为国家和民族,乃至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所以,身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任务重大、使命光荣。当然由我国国家性质所决定,我们所推崇和传播的信仰自然是马克思主义,且需我们将其置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地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同日,在委托工作人员向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员青年致以节日问候时总书记再次强调:青年大学生要坚定信仰、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12月在全国思政工作会上他更是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总书记这些嘱托已经充分说明高校信仰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但现实却并不乐观,尤其是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信仰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人才培养目的认知有误区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主要工作目标,致使有人盲目认为,只有帮助学生主体产生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才是正道,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代表的其它学业和能力培养工作,则无形中被边缘化,尤其是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信仰教育更是长期得不到实质性重视。结果,这种短视和功利主义心态主导下的教育理念,导致了主体工具化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政治觉悟偏低、理想信念情怀欠缺,在面对利益诱惑或挫折考验中往往易失公民良知,甚至背弃国家民族大义,如小到学生考试作弊,大到以“洁洁良”为代表的辱华丑华行径,[1]以及在学生干部群体中暴露出的官本位思想和行为等,都无不诠释了这一道理。

二、不当教育过程造成的困扰

对教育的功利化认知必然造成教育过程的反规律现象,诸如忽视整体素质提升的 “填鸭式”、说教式等粗暴教学模式又会成为课堂主基调。表现在日常思政教学过程中,就可能导致内在逻辑性、系统性、整体性较强,内涵丰富且具有深奥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无端条块分割,然后再被生吞活剥地传授给学生,致使多数学生因消化不良而无法感知和吸收其内在的精神营养,尤其是被视为信仰源头活水的主体追问和深思,也必然被空耗掉,导致“一落实到行动层面,就会偏离甚至悖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2]最终使信仰教育在脱离正轨、流于形式中失去应有的魅力,主体信仰认知及养成更无从谈起。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本身认知上的偏差,甚或其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的南辕北辙,更会给受教育者带来信仰上的困扰。

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认识不清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认识不清的首要原因,多是由于其没有系统有效研读马克主义经典学说,不了解它的开放性、发展性特质,更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去思考问题造成的。总结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之科学真理性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无非表现为以下几种错误认知:浅尝辄止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克斯说过的经典语句的总和;受自由主义思潮影响者,则认为从来就没有具体的、客观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取决于人们自己的解读;更有思想僵化、思维教条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克斯所有著作的总和;甚至还有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和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没有什么区别,二者都是空无的说教等等。

四、党员干部及教职工的消极颓废行为,直接损害着高校信仰教育成效

这种损害有来自校内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眼前的,也有来自各种信息媒介的。但最容易使主体困惑,甚或颠覆其“三观”的往往是那些来自校内和身边的消极颓废行为。如学校教职工懈怠无为现象、收受学生或家长礼金、对女生图谋不轨的行为;校内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争权夺利、弄虚作假、对教职工和学生颐指气使、唯我独尊的行为;在企业实习岗位上看到的索贿受贿、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偷税漏税行为等,无不对主体心灵造成较为负面的影响。

五、远大理想与生命周期之间的矛盾,制约着主体信仰形成过程

不可否认的是,从个人得失选择行为方式是多数人日常心理习惯。即便是在高校这种文化荟萃的环境里,一提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有一种非主流态度比较突出:遥不可及的事情不值得信,认为即便身后几辈子都难以实现的目标根本没有谈论的现实意义,[3]不如追求权势、地位、资本来得实惠。这种仅从人生周期视角否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无疑成了当下信仰教育的一大掣肘。

此外,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拜金主义;完全建立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北欧福利误导现象;“蘇东剧变”的制度诘问等,也都无时无刻不挑战着高校信仰教育的底线。

面对以上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秉持中央“四个意识”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思维、深入实际,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高校领导干部要首先提高认识、认清方向,推动信仰教育回归本位

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而这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反应。受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体制机制所决定,高校党委,尤其是分管领导的真抓实干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尤其是高职院校领导的干部更要率先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思路,真正关注关心理想信念和信仰教育工作,在调查研究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创新育人机制,并结合当下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活动,身体力行带头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学懂学透其本质内核,并将其付诸于日常工作的实践中,从而给广大师生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

(二)優化教育过程、纯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厘清各种阶段性矛盾带来的困扰

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其育人过程是否科学、自身是否有真信,往往是信仰教育成败的关键。科学育人过程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受教育者心理要求的施教过程。那种假大空式的宣传方式、让人死背教条的方法、自己不懂不信还要到处“唬人”的态度等,无疑都应成为我们工作过程的大忌。尤其是施教者不仅要有育人之术,更要有育人之德。就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4]这个道当然是马克思主义育人之道。所以从思想上、政治上纯洁思政育人队伍,应成为高职院校未来提升信仰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否则,教育过程就会因育人者自身言行没有底气,而缺乏感染力、号召力。另外,要从学理上深入剖析社会低阶段制约因素与高阶段理想之间的差异性矛盾,使受教育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该矛盾的客观性和暂时性,既不为其客观性而悲观失望,也不为其暂时性而心生奢望,更不应将发生在个体、局部上的问题扩大化、社会化,不能只困惑于眼前而看不到远方。

(三)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培养博学笃行的精神情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他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以及具有客观依据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科学构想。它的最根本目的和使命,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指明道路。”[5],它以客观实在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认识的标准,从现实世界最简单而又最普遍的商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经典学家的超人智慧和几十年的忘我工作,最终创造性地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趋势。而且这一趋势,在历次经济危机所致各国资产阶级政党及政府所暴露出来的焦躁不安,甚或无计可施中得以反复印证。尤其是20世纪初至今,我国人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整党领导下,所取得的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理论贡献,更加证明了它的科学真理价值。但它的科学真理性,需要追求者既要树立创造性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又要通过博学慎思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的厚度和深度,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求证笃行。所以追问其中的科学真理,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脚踏实地的求知精神,还要有登高望远兼济天下的高尚品格。除个人努力之外,马克思主义自身内在的开放性和自我批评精神也一再提示我们,任何人都不应将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个别词句,或者个别过时的论断,作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借口。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谈到对待各反对党的态度时说:“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6]

(四)高职院校要在国家现有体制基础上,创新自身监督管理机制,净化主体信仰成长环境

可组建由校纪委牵头,联合学生工作处、宣传处、团委(包括下设各院系团委)、思政教学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校学生会等多方联动的民主评议机构,并搭建相应网络信息平台,对一定时期内,学生举报的党员干部、教职工、校内外来服务单位及成员的消极怠工、违反公德、侵犯学生利益等事项进行核实、梳理和评议,经民主综合评议后,针对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按部门分工限期整改,将整改结果在网络平台上公示,并为学生拓出实名网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校纪委要给予切实监督问责,力争使发生在校内的学生身边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还学生追求信仰的一方净土。至于社会消极腐败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既需要思政工作者从理论联系实际的维度给学生讲透彻,又要积极引导学生看到党和人民战胜腐败的信心和决心。

(五)化解主体理想与生命周期间的矛盾认知,要从破除三大误判入手

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全面消灭私有制来快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想——共产主义。持该观点的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共产主义需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为前提,从而否定它有一个持续积累过程,且不知需要多少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建成。二是将共产主义进行抽象化地认知错误。此类主体一般认为,共产主义在现实中从来就没出现过一点苗头。但实际却是,我国实行的公有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实践、理论上认定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已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向共产主义迈进的宏大场景。三是认为,我国既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就不应该在诸多领域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就不应该存在剥削现象。学生的这种误解往往是由于对我国目前生产力还不够发达,非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了解不深造成的。为消除这种误解,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7]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在自己的生命里程里,看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实现就放弃应有的执念,否则我们就会愧对那些为该信仰而付出一切的先辈们。

此外,由商品经济迅猛发展所诱发的拜金主义、北欧资本主义国家高福利所虚化的“疑似共产主义”现象、曾因“苏东剧变”而让世界资产阶级掀起的社会主义“历史终结”狂潮等,都可能给大学生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困惑。因此,面对现实,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克服短视、狭隘心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从分析高校信仰教育问题的根由入手,科学剖析其成因,澄清其真相,以彻底消除高校主体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道路上的层层迷障。

总之,面对高校信仰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妄自尊大,要遵循主体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信仰教育规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发扬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创新思路、潜心研究、勤于实践,就不难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破解之路,从而使我们高校信仰教育工作能够破茧化蝶,终成正果。

参考文献:

[1]厦大回应洁洁良事件:已启动相关处理程序[DB/OL].中华网,2018-04-22.

[2]祝和军.知识性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兼论现代语境下的信仰教育如何可能[J].思想政治研究,2016,(11):56.

[3]陈先达 著.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6:42.

[4]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2016.

[5]陈先达 著.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人民出版社,2016:4.

(作者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教学部)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