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蚕夏秋用新品种豫·苑×明·晖的选配

2019-03-08卜黎明崔自学司马杨虎杨四同王英民

中国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茧层茧丝家蚕

卜黎明 崔自学 司马杨虎 杨四同 马 欣 任 阔 王英民

(1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8; 2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3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

夏秋蚕杂交育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茧丝质与体质之间的矛盾。但有研究发现,只要对交种一方含有一定的多化性血统,就能基本上解决茧丝质与体质之间的矛盾[1]。为此,我们设想了以强健性为主,兼顾丝质的蚕品种选育方案,采用引进、培育、组配相结合的方法和技术,在设置特定的选育环境条件和选育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选育,筛选出了杂种优势明显,综合成绩优良的四元杂交组合豫·苑×明·晖。经实验室鉴定、北方科研协作区联合鉴定及农村试养,豫·苑×明·晖的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定的育种目标要求,并于2016年11月通过河南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该品种孵化齐一,强健好养,食桑旺盛,繁育系数高,适合在河南省蚕区推广饲养。现将该品种的系统选育、杂交组合选配情况及主要性状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1 亲本品种的系统选育和杂交组合的选配

1.1 亲本品种来源

1.1.1 中系品种豫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系统选育得到的强健性育种素材,素蚕。其母本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蕾[2],具有茧层率高、丝质较好、体质稍弱的特点;其父本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芙蓉[3],含多化血统的强健性品种。

1.1.2 中系品种苑 来源于2012年秋从苏州大学引进的中系育种素材I-1003,素蚕,具有茧层率高,繁育性能好等特点。

1.1.3 日系品种明 来源于2012年秋从苏州大学引进的日系育种素材J14,素蚕,具有抗逆性强、茧丝质优良和繁育性能好等特点。

1.1.4 日系品种晖 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引进的夏秋用品种湘晖[3],素蚕,具有抗高温、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良等特点。

1.2 亲本品种的系统选育方法

1.2.1 选育策略 通过春蕾与芙蓉杂交,将芙蓉的多化性血统导入茧层率高、丝质优良的现行家蚕品种春蕾中,使双亲的优良性状发生重组。以提高生命力和抗逆性为重点,参照文献[4]的方法在秋季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饲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环境变量和人为误差,充分暴露受选性状在遗传本质上的差异,使具有体质强健遗传基础的个体得到表现并留种继代,培育成一个体质强健、丝质优良的中系二化性白茧家蚕新品种豫作为亲本品种。

1.2.2 选育方法 2006年秋季配置春蕾×芙蓉,开始豫的系统选育。F1~F3采用混合育,营造高温多湿的培育环境,全龄1日4回育,3~4龄给予偏老或偏嫩桑叶饲喂,选留综合抗逆性强的个体继代,选择发育快、茧层量和茧层率高的个体留种;F4~F6起采用单蛾育,营造高温多湿的培育环境,选择4龄起蚕虫蛹率最高的区为留种蛾区,区内选茧先肉眼观察,手触选取茧形匀整、茧身结实的雌雄茧,再通过茧质调查,留种蛾全茧量控制在与入选蛾区平均值之差在0.10 g左右,茧层量控制在平均值的105%以上。F7起采用单蛾育,异蛾区交配,蛾区和系统选择并重,F10代后性状稳定。

苑、明、晖的系统选育,主要是在夏秋季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再通过3~4龄给予偏老或偏嫩桑叶饲喂,力求提高蚕品种的耐粗食能力,以4龄起蚕虫蛹率为选育基础,选留茧形匀整的个体,蚕品种的抗逆性明显增强。

1.3 四元杂交组合的选配

1.3.1 选配目标 培育的家蚕新品种要求具备抗逆性强、强健好养、耐粗放饲养,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稳产、高产等优点。以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预定选育指标7项,4龄起蚕虫蛹率≥对照蚕品种,万头产茧量≥对照蚕品种,茧层率≥21%,洁净≥93分,鲜毛茧出丝率≥对照蚕品种,茧丝长≥1 000 m,解舒率≥对照蚕品种。

1.3.2 选配方法 配合力优良与否决定一代杂交种的综合经济性状水平,它既是组配杂交种的基础也是一个潜在生产能力的反映,是可以遗传的指标之一[5]。2012年秋季开始,以16个强健好养、亲缘关系清楚的育种材料,选配了15个杂交原种,组配了30个四元杂交组合。2013年夏秋季,每个组合收蚁1.00 g,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常规方法饲育,调查万头产茧量和万头茧层量2项综合性的生产指标,作为配合力测试对象进行测定分析。在综合考虑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豫·苑×明·晖、1309×1310、豫5×豫6、豫9×豫10等4对中·中×日·日的四元杂交组合,其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达到育种目标要求。

1.3.3 杂交组合的优选 2014年秋季对4对杂交组合进行实验室饲养鉴定(表1),豫·苑×明·晖解舒丝长和解舒率排在第1位,茧丝纤度细,洁净、茧丝质优良。虽然茧层率、万头产茧量成绩略低,但考虑到豫·苑×明·晖全茧量高,粗放好养,成绩稳定,最终确定豫·苑×明·晖为优选杂交组合。

表1豫·苑×明·晖等4对家蚕杂交组合实验室饲养鉴定初选成绩

指标豫·苑×明·晖1309×1310豫5×豫6豫9×豫10两广二号5龄经过/(d:h)6:186:186:186:186:184龄起蚕虫蛹率/%97.8898.3398.1797.5197.29全茧量/g1.911.911.831.881.76茧层量/g0.4230.4440.4230.4190.372茧层率/%22.1623.2223.1122.3021.16万头产茧量/kg19.19519.30618.65819.22517.699茧丝长/m1 2391 2031 1721 2051 106解舒丝长/m1 0649947961 026885解舒率/%85.8582.6567.8685.1480.05茧丝纤度/dtex2.4862.7192.5242.5902.371洁净/分94.0094.5095.0094.5096.00鲜毛茧出丝率/%17.4618.4716.9917.2515.93

表中数据为2014年秋季平均成绩。

2 豫·苑×明·晖的鉴定成绩

2.1 实验室品种比较试验成绩

2013—2015年秋季的实验室饲养鉴定,以全国夏秋用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在选配的7项预定指标中,豫·苑×明·晖除洁净指标略低于对照蚕品种外,4龄起蚕虫蛹率、鲜毛茧出丝率、解舒率、茧层率、茧丝长和万头产茧量分别比对照蚕品种高0.21个百分点、0.58个百分点、0.15个百分点、0.99个百分点、10.41%和4.39%,全部超过预定选配目标。而且,豫·苑×明·晖的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蚕品种高4.55%和9.43% (表2)。

表2家蚕杂交组合豫·苑×明·晖的实验室鉴定成绩

指标豫·苑×明·晖两广二号两者相比#/%5龄经过/(d:h)6:207:00-0:044龄起蚕虫蛹率/%97.4297.210.21全茧量/g1.841.764.55茧层量/g0.4060.3719.43茧层率/%22.0521.060.99万头产茧量/kg18.34917.5784.39茧丝长/m1 1981 08510.41解舒丝长/m1 02592610.69解舒率/%85.5885.430.15茧丝纤度/dtex2.5122.4751.49洁净/分94.7095.70-1.00鲜毛茧出丝率/%16.1115.530.58

表中数据为2013—2015年秋季的平均成绩。#—5龄经过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时间,洁净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分数,4龄起蚕虫蛹率、茧层率、解舒率、鲜毛茧出丝率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百分点,全茧量、茧层量、万头产茧量、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纤度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百分率;表3相同。

2.2 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的实验室共同鉴定成绩

2015—2016年参加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秋季联合鉴定,以全国夏秋用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豫·苑×明·晖的5龄经过比对照蚕品种缩短12 h,4龄起蚕虫蛹率、茧层率、解舒率和鲜毛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蚕品种提高0.97个百分点、0.75个百分点、2.53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万头产茧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蚕品种提高4.32%、8.20%和10.57% (表3)。

表3家蚕杂交组合豫·苑×明·晖参加北方科研协作区的联合鉴定成绩

指标豫·苑×明·晖两广二号两者相比#/%5龄经过/(d:h)6:016:13-0:124龄起蚕虫蛹率/%92.7991.820.97全茧量/g1.711.634.91茧层量/g0.3620.3338.71茧层率/%21.1920.440.75万头产茧量/kg17.00416.3004.32茧丝长/m1 1081 0248.20解舒丝长/m91082310.57解舒率/%83.1480.612.53茧丝纤度/dtex2.5292.4383.73洁净/分98.6098.600鲜毛茧出丝率/%18.4316.791.64

表中数据为2015—2016年秋季的平均成绩。

2.3 农村试养鉴定成绩和农村示范推广情况

2015—2016年夏、秋季分别在河南省淅川、内乡、卢氏等地进行农村试养鉴定,共饲养试验蚕品种豫·苑×明·晖20盒蚕种,以河南省主要推广蚕品种华豫·芙蓉×春云·湘晖为对照蚕品种。从农村试养鉴定成绩(表4)可以看出,豫·苑×明·晖的5龄经过和对照蚕品种相同,死笼率比对照蚕品种低3.99个百分点,盒种产茧量比对照蚕品种提高7.54%。

表4家蚕杂交组合豫·苑×明·晖的农村试养鉴定成绩

指标豫·苑×明·晖华豫·芙蓉×春云·湘晖两者相比#/%5龄经过/(d:h)6:226:220死笼率/%8.0912.08-3.99全茧量/g1.391.380.72茧层量/g0.2890.2812.85茧层率/%20.8120.380.43公斤茧颗数/粒725733-1.09盒种产茧量/kg31.1028.927.54

表中数据为2015—2016年夏季和秋季的平均成绩。#—5龄经过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时间, 死笼率、茧层率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百分点,全茧量、茧层量、公斤茧颗数、盒种产茧量为试验区比对照区增(减)的百分率。

2015—2016年夏、秋季在河南省内乡县推广试验蚕品种豫·苑×明·晖200余盒蚕种,平均盒种产茧量30 kg。在河南省淅川县推广试验蚕品种豫·苑×明·晖300余盒蚕种,平均盒种产茧量35 kg。当地蚕农普遍认为,试验蚕品种豫·苑×明·晖生长发育快,各龄眠起齐一,强健好养,上蔟齐涌。

3 原种及一代杂交种性状

3.1 原种性状

3.1.1 豫·苑 中国系统,二化性品种。卵色灰绿,卵壳淡黄色。蚁蚕黑色,孵化齐一。壮蚕体形粗大,素蚕,食桑旺盛。茧形椭圆匀整,茧色白,缩皱中等。单蛾产卵量500粒以上。全龄经过22 d左右,蛰中经过14 d左右。与明·晖组配一代杂交种,应推迟2 d出库。

3.1.2 明·晖 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卵色灰紫,卵壳白色。蚁蚕黑色,孵化齐一。壮蚕体形细长,素蚕,食桑较旺盛。茧形浅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单蛾产卵量450粒左右。全龄经过23 d左右,蛰中经过15 d左右。与豫·苑组配一代杂交种,应提前2 d出库。

3.2 一代杂交种性状

豫·苑×明·晖为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二化性品种,四眠,适合在夏秋季饲养。正交卵色灰绿,卵壳淡黄色,反交卵色灰紫,卵壳白色。小蚕有趋光性,生长发育快,各龄眠起齐一,应及时做好扩座工作。大蚕体型细长,体色青白,食桑旺盛。全龄经过22 d左右,5龄经过6~7 d。营茧快,多结上层茧。茧形椭圆,大小较匀整,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率22%以上,茧丝长1 100 m以上,解舒率80%以上,鲜毛茧出丝率17%左右,洁净94分以上。

4 小结与讨论

预先设定选育目标,引进综合成绩优良的育种素材,组配四元杂交组合,将组配的四元杂交组合在设置特定的选育环境条件下,以现行蚕品种为参照进行选育,筛选出杂种优势明显,综合性状优良的四元杂交组合豫·苑×明·晖,各亲本优良特性在新组合中得以充分发挥,其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更加丰富。因为选育指标较多,观察和取舍都比较困难,为此我们采取刚开始筛选时以家蚕品种的强健性为主要指标,结合茧丝品质和繁育性能,淘汰那些有严重缺点(如4龄起蚕虫蛹率低、龄期经过长、茧丝质差等)的组合,初步筛选出4对杂交组合,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7项选育指标对初步筛选出的4对杂交组合的成绩进行比较,快速确定并育成了生产上实用的家蚕新品种豫·苑×明·晖。

豫·苑×明·晖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合河南省蚕区自然资源条件下的省力化饲养要求。在河南省内乡县、淅川县等地少量示范试养的结果表明,豫·苑×明·晖具有孵化齐一,发育快,强健好养,茧质好,丝质优等特点,适合应用省力高效配套技术饲养,可显著提高家蚕饲养的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广阔,为河南省开展省力、粗放和高效饲养家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茧层茧丝家蚕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