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福成漆性顺着我的思维

2019-03-07摄影缪济临苗卫钟杨亚文解彦军

河北画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漆画漆艺艺术

文 / 萧 山 摄影 / 缪济临 苗卫钟 杨亚文 解彦军

当代艺术是可以用任何媒材来表达的,油彩也好,墨彩也好,漆彩也罢,都只是表达艺术家感受和想法的一件“外衣”;

搞漆画的,既要突破画种的界限,又要注意漆艺创作一定得附着在艺术本体的表达上,切莫只顾炫耀工艺制作和材料感而疏忽了“艺术”的概念;

一定要关注生活,关注当代社会,面对现实问题,接受新思想,并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

熟知漆性,顺着漆性,漆性顺着我的思维,生发一件件作品。

静谧的小院,午后的一缕金色阳光斜斜地照射进来,在枝枝蔓蔓的藤下洒落一地的斑驳碎影。葫芦还未成熟,就那么慵懒地躲在叶荫里享受着岁月静好。

一条通体亮黄的秋田犬颠颠地跑出屋门,正歪着脑袋犹豫该以怎样的姿态对待来访者时,小院的主人已微笑着开门揖客了。

在李福成的身上笼罩着诸多的光环,比如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硕士,再比如说现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世界漆文化协会会员,河北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主任等等。但当他真的在这个田园式的工作室中站在你面前时,感觉却像是一位刚刚从田间耕作归来的农民,真真的,暖暖的,身上似乎隐约间还带有着些许泥土的气息。

“如果说有什么特点,我想自己的绘画始终保留了一种‘土味’,这让我心里踏实。”李福成出身于涞源县的一李福成,1973年生于河北涞源。199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漆艺专业,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世界漆文化协会会员,河北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作品入选“首届全国漆画展”,“首届北京国际年美术双年展序列展——中国漆画展”,“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漆画家提名展”,“中国现代漆画展”,第五届全国漆画展等。曾获得“平山郁夫奖”,“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优秀奖,“建国5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金奖,“第二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魅力红谷——首届全国小幅漆画展”优秀奖等。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与漆器卷)。座小山村,知识赋予了他走出大山的能力,却没有褪去他于生俱来的淳朴与稳健。

“听着福成的话,我不禁为他的自觉而感动,而这一点,对一个人的艺术生命来说,是多么可贵呵。熟悉的人都知道,福成随和虚心,从来不急不躁,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是独立的,不随人俯仰,不轻佻混世。当然,他可能会不如一些人‘风光’,但在我看来,他却比那一类人安稳自在。”

当年同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好友王东声给出了李福成这样的评价,“福成喜欢读老庄,读明清小品,看黄帝内经,喜欢黄宾虹、齐白石、林风眠等等。对于绘画,福成勤奋而用心,我经常见他在画室里忙碌,准备材料,酝酿画稿,苦心经营自己的作品。另外,与福成聊天也颇为开心,天南地北,古今中外,艺术的非艺术的,信马由缰地说开去,有时竟不知东方之既白……与福成一同翻看他的画作,有素描、水粉水彩、油画、水墨、漆画、版画等等,共百余幅至多,有一些是我不曾见过的。尤其是他的几张油画写生,最让我喜欢。我知道,福成对莫兰迪、巴尔蒂斯、米勒等油画家是很欣赏的,因为这些西方大师也有类似‘中国式’的审美品性,质朴,沉厚,讲究心态的雅和,追求情感的真如抒放。而这些作品的确是‘土味’的,来得不够‘新潮’。然而,这种朴实凝重的笔调如今的确不多见了。”

虽然,并不能说“人”与“艺”是一种简单的对等关系,但中国文化讲究格调,注重人品是历来的“传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人文观念。

李福成师从于有“中国现代漆画之父”之称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乔十光先生。大师的耳提面命,加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得李福成如鱼得水,不仅在漆画专业上下足了苦功,更造就了他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治学风格。

“我是1993年考上中央工艺美院漆艺专业的,是属于正儿八经漆艺的科班出身。在上大学期间学习漆艺的时间并不长,并且我们基本是整体上过了一遍,还有一个半月的外教课,是日本的著名漆艺家、人间国宝大西长利教授教的漆艺技法——《莳绘》,剩下的也就是跟我的大学老师乔十光、程向君、吴晞学习漆画的创作技法,然后结合创作和毕业创作学习。工作之后上专升本学中国画,后来上研究生又学的版画。”

由于经历比较复杂,学的画种比较多。李福成说,他是站在一个大美术的范畴当中,去看待漆画,不会完全陷入漆画里孤芳自赏,“学习其他画种对我帮助也非常大,就像油画,我也一直在画。所以说油画、版画、国画这几块也都有相同的一种艺术规律吧!在中央美院上学的时候吴长江老师、李晓林老师以及外聘的宋光智老师给我们讲素描课,在那时候是通过学习画素描来解决绘画的语言,还有对绘画的要求。另外色彩课当时是刘丽萍老师给上课,就是对色彩的学习,给我以后漆画创作带来了新的东西。”

李福成的不孤芳自赏不单体现在对画种的兼容并包,更体现在他对漆画艺术的积极推动上。面对漆画相较其他画种的小众化,尤其是河北面临的窘境,李福成发起并成立了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虽然目前只有寥寥十数人,但至少这是一个向好的开始。

“慢慢从业的人多了,欣赏的人多了,购买的人多了,它就有市场,从业的人又会增加,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有一天能达到搞国画人数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那我们的队伍就相当强大了。那么这也会形成它的审美标准和范式。越南就做的很好,漆画已经成为越南的‘国画’了。我们要达到越南这个样子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这个产漆大国搞漆画太方便了,搞漆画方便,从业人员越多,它的标准越高,标准越高,它的品质也就越高。”

《三味书屋》 160cm×180cm 2009年

《幻影》 120cm×120cm 2008年

《花间集》 45cm×60cm 2016年

有条件一定要用天然漆

中国漆画是从实用漆器到欣赏性绘画渐变形成的现代漆画,漆画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今后漆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看到台湾有一个女漆艺家做的漆首饰非常棒,很精致很好看,就是天然漆的温润品质。在这时候你就能看到天然漆和化学漆的区别,它的那种品质就出来了,所以说天然漆有它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实际存在,这是我们忽视不了的。

我们只有使用天然漆才有资格与古人在心灵上和精神上达到一种沟通的境界。如果我们不用天然漆去做,那么就谈不上说我们有一个八千年还是一万年的漆文化背景。你说我们用化学漆做的东西效果也不错,但是追到文化的深处去,我们就要以文化深处的历史来赏识它,陈丹青的《退步集》中说道,“一退再退所谓者何,我们要退到历史的深处”。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是,我们退到历史深处来审视我们当今的漆艺,会很汗颜,对不起老祖宗。我们古典漆艺的品质那么高,从楚汉漆艺一直到明清的,好多。流传到日本和韩国那里发展得很好,我们就相对地弱一些。我们一办展览就有好多人很虚伪地借用我们有八千年漆文化的背景,漆都不是用的老祖宗用的东西,你还怎么谈八千年漆文化呢!我就感觉很滑稽。所以说在我们把漆的生态搭建好之后,要做的下一步就是要辨真伪、明是非,做这样的工作是在发展。天然漆的好处在各个杂志各个文章中都有,材料问题会慢慢地沉清,它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判断,这个不用我们自身去着急。

每天都要有新的创造力

在每个展览当中我力求不重复,都是拿新创作的作品。因为若几年都拿同一幅作品去参加不同的展览,这样是我讨厌的事,我也从来没有做过,我也比较看不上这样做的方式。

创作,我觉得最主要就是你创作欲的体现。就是要看到一些新东西,看到你的思考和实践的状态。总是拿一些老的东西出来给别人看,从自身看是缺乏创造力的表现。大家都应该平心静气地审视自己,经常做自我剖析,《大学》里边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就是每天都要有新的创造力。

其他行业的艺术家来评判我们的时候,他不是带着漆艺的眼光来看的,他们是带着艺术审美的共性来看待漆艺术的品位,觉得你这个工艺性太强,或者说没有创新。有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在漆工艺里边去,就觉得这每一片肌理,每一片漆艺的语言味道有多么多么地道。我觉得整幅漆画,有时就用一种技法表现就足够了。我们为什么非

2001年10月,李福成和乔十光老师陪同吴冠中在徽州写生。

漆外功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乔十光

我不知道多少次听到一些师长说过同样的话“学艺术像垒金字塔,底要大,塔才能垒得高”。我不记得在一些什么书上读过同样的文字:“功夫在诗外”,“诗外求诗”。意思是说,专业之外的学问也要涉猎,才能把专业搞好。

学校在制订教学大纲提到学生的培养目标时也总是“一专多能”、“通才”、“复合型人才”……这样一类的主张,这不仅为了使学生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创造性素质的要求。

以上都是说:做学问要有博的基础,在博的基础上才能专得深。博是为了专,打基础是为了盖高楼。

福成同学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漆艺专业,在漆画上下过苦功,又喜欢读书,成绩优异。毕业后到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由于工作需要,也由于个人兴趣,在漆画之外下了功夫,画了大量的水墨、彩墨、油画、素描……还多次到太行、徽州、藏区写生,近年又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版画,硕果累累。

愿福成同学在战略上锁定既定目标,在战术上审时度势,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为不变。一方面在漆画上下大功夫,一方面在漆画外下大功夫,漆内漆外两方面的功夫都要过得硬,以把艺术的金字塔垒得更美、更高。要搞得这么辛苦,以多种漆艺的技法来表现一幅画,搞不好就很乱、很累,所以要求它要纯粹化。法国画家皮埃尔·苏拉热曾经说过:绘画越是单纯就越有力量。当然若我们要是有能驾驭画面的能力,在整体关系的分布上运用很多技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陷进去,去在意每一个小的东西而失去了大的气魄。

怎么欣赏一幅好的漆画

要怎么欣赏一幅好的漆画?首先要远观,看它的图像,图像在远处带来的视觉信息,是不是在当代艺术文化生态中突出,是不是新的东西,是不是能感染人的内心。如果它的图式也好、形象也好、造型特点也好、审美也好,能够给人一种清新、悦目或者说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具备了一幅好画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其次是我们在走近了的时候就能欣赏它漆艺方面的东西了,它的漆艺的语言驾驭得有多么纯熟,它的技术性做得怎么样。中国画的画论里边就说“远观气势,近观气质”,“质”这里边就有视觉触感的东西,也就是说它的视觉肌理,肌理感就是带有一种把玩的性质。去玩味它,但是这里边要不失气魄,不失整体。在这个当中去做,做得好就是一件好的作品。如果两边都是有所偏颇,那么它就伤及艺术的本体。这种审美的共性受伤之后,它就谈不上高水准,或者是高品位。

猜你喜欢

漆画漆艺艺术
李思思漆画作品
现代漆艺首饰的趣味与创新设计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杨国舫漆画作品选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
纸的艺术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