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点亮魅力课堂的一盏明灯

2019-03-06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高艳芝

天津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里科夫蜀道周瑜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级中学 高艳芝

学习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会正确自如地表达,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

一、收放统一是互动的落脚点

教师在授课中,要放得足够、收得准时,放得有度、收得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蜀道难》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诵读和明确诗歌内容以及重点体现手法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探讨诗歌的主旨。我提出问题:作者从蜀道的由来,行走蜀道的感受,蜀道地势之高、地形之险以及守道之人等多方面写蜀道之难,这中间有的是正面直接写其难,也有一些是从侧面写其难,综合运用了想象、夸张、衬托、烘托等多种方法。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李白为何会一直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把蜀道描绘得那样艰苦或者说李白写蜀道的艰苦有何特别的用意?有一学生说李白有意通过蜀道的艰难,阐明人的一生行走道路的艰难;另一学生讲李白是在慨叹从政道路上的艰难。

我肯定了两名学生的观点,并给出此诗主旨的多项选择:一是对自己的朋友真切关心;二是表达自己从政道路的艰难;三是挖苦当时的蜀地长官章仇兼琼;四是讽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进入四川;五是即事成篇,没有别的含义。

我对这五种说法作了简要说明,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到不同说法的依据。一学生认为主旨是送朋友,其依据是“问君西游何时还”。一学生认为主旨是惦念杜甫,依据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一学生透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认为诗人想表明从政道路上的艰难。一学生找到了劝唐玄宗不要入蜀的依据:“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经讨论,学生的意见都集中在以蜀道喻仕途艰难和功业难成上。我又告诉学生,今人通过考证证明其中的一点见解是经不起推敲的,不是与历史记载的不相符合,就是与当时的时间对不上。我认为把各类材料的理论引入教学中,再对疑点进行探讨,既认可学生的观点,又适时点拨,放与收的关系处理得比较成功。收放之中,成就了一次精彩的教学。

二、合作探究是互动的参与点

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相互鼓励,相互协助,一起进步。我在教学中非常看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倡议自主、互助、钻研的学习方法。

例如: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解析和评判周瑜这个角色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助研究讨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风流倜傥的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描写周瑜,为何还要写小乔;环绕赤壁可以想念的人还有很多,苏轼为何唯独想念周瑜一人……学生燃起顿悟的火光,恰是语文教学疑惑研究方面的一个入手点。

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进行交流探讨。小组交流探讨结束后,学生再次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法1:主要是为了渲染周瑜的老成持重,前途无量。“小乔初嫁了”,传递出郎才女貌,甜蜜美好。

看法2:通过下表的对比,我们很容易就知道苏轼怀古的想法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感叹自己。

姓名建功年龄职务际遇外貌婚姻周瑜二十多岁东吴都督功成名就英俊儒雅幸福美满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功业未成早生华发屡遭不幸

课堂上,教师恰当地机动一点、放手一点,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要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时的我被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神所感染,也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第三次进行交流探讨,畅所欲言得出结论:景色描写“乱石、惊涛、浪花”烘托豪杰魄力,景和人相辅相成。由此不难看出,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尤其关键。

三、预设生成是互动的精彩点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教师给学生留出积极学习研究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思考,大胆质疑,包括挑战教师,这样的课堂是有生机的。

例如:我在讲《套中人》这篇小说时,主人公别里科夫的生命竟结束于女友华连卡的几声哈哈大笑中。小说的这个故事情节让学生产生疑惑:专制的别里科夫究竟是怎么死的?应该说他的身体状况不是主要诱因,别里科夫为什么会如此脆弱,别里科夫死前的心情怎样,这些问题是学生深入阅读本文时所产生的,是学生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于是,我果断地作出决定,给学生自由思考探究的空间。

没想到,一浪荡出千层波,教室里掀起了亢奋而又激烈的辩论。学生纷纷给出了让人信服的理由,有学生认为,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死亡具有戏剧性。别里科夫总是幻想着给自己裏上很多华丽的外表,为自己创造件没有危险的外衣。别里科夫的口头语“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就是最给力的证据。也有学生认为,小说通过别里科夫个性举动的浮夸,讽刺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还有的学生认为,别里科夫的死亡有如下几个原因:因为“结束了预想的婚事”,生计于他再也没有任何意思,他悲伤、难过而死亡;漫画的事情让别里科夫感到尴尬,让他感到无处藏身,于是因害怕而死亡;他的未婚妻华连卡取笑他,使别里科夫对社会生活非常绝望,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学生的答案不得不让我佩服,他们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也让我刮目相看。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是对课文情感和内容理解的进一步深化。透过学生们的疑问和答案,我知道学生们从辩论中收获了很多。通过这节课,我也有所领悟:课堂预设如果有弹性空间,就将学生质疑答问的时间预留出来,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从容。这也充分说明从学情出发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四、拓展延伸是互动的增长点

高中语文讲授就是教师在上课时使用课本作为范例,教会学生听说读写。

例如:在讲授《祝福》一课的时候,学生们对祥林嫂的形象印象深刻。祥林嫂勤快、朴实、刚强,可是在封建的礼节与道德和封建迷信的多重抨击以及人们的闲言碎语中,祥林嫂连基本的做人的权利都没有争取到,最后被世俗残害了。

为训练学生刻画角色的本领,我设计了“猜猜他是谁”课堂活动——在你成长的道路上,谁给你留下了深切的记忆,请运用塑造人物的方法描写出来。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他身材魁梧,目光如炬,戴着一副眼镜。他着装朴素,言语诙谐风趣,待人温和。上课时,他妙语连珠,启发我们思维;下课后,他嘘寒问暖,关心我们成长。他经典的口头语就是“再想想,谁还愿意发表看法?”

在这次练笔活动中,多数学生的描写生动具体,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特色。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锤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技能。这样的教学指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辩论,使学生在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强烈互动意愿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进而使学生在与课本的互动中燃起顿悟的火光,使教室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思想交汇的场所,师生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里科夫蜀道周瑜
蜀道行
蜀道向天开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蜀道雄魂
相约二十年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