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频频失守的互联网支付“金库”大门

2019-03-05程欢彦

检察风云 2019年3期
关键词:罗先生金库吴某

程欢彦

手机代替了“钱包”,在便捷的同时,也给不少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如何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值得我们消费者思考和学习。

随着互联网支付的兴起,“无现金交易”正成为一种消费新常态,从菜市场到小卖部,从医院到电影院,从出租车到共享单车……人们只要拿出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方便快捷地完成支付。

扫二维码买游戏道具损失数万元

2017年的某日深夜,大学生吴某正在寝室电脑上玩着“剑侠情缘3”的网游,忽然看见游戏的公告栏里有一个人在接连发布出售游戏道具的信息,价格不高,装备倒不错,吴某动心了。他点击发布者的ID,在游戏里向其发送了信息,表示自己想要购买道具。对方很快有了回应,两人互相加了QQ。在QQ上,对方给了吴某另一个QQ号,说是专门负责出售道具的客服,让吴某与其联系。吴某添加了客服的QQ,客服向吴某发送了一个二维码,称是激活码,让吴某用支付宝扫一下。吴某照做了,没想到扫过二维码后吴某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支付了1999.99元,吴某立即询问客服是怎么回事,客服让其不要着急,表示随后就将钱退还给吴某。接下来,吴某在客服的一步步指导下,先后通过支付宝和微信在蚂蚁借呗、蚂蚁花呗、来分期、微粒贷借款2万余元。然而这些钱并没有留在吴某的账户里,扫描了几次客服发送的二维码后,钱全部支付给了对方。

接连几次钱被“转”走后,吴某终于觉得不对劲,意识到自己被骗,遂至公安机关报案。民警根据吴某提供的线索,迅速展开侦查,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及其同伙石某、陈某。三人抓捕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作案手法。在行骗过程中,石某充当“发单手”,专门在网上发布“出售Q币、游戏装备、影视会员”等类似信息,通过虚假广告吸引被害人上钩;李某充当“秒单手”,主要负责冒充客服人员,与被害人接触,在聊天过程中获得被害人的信任,騙取钱财;陈某充当“商家”,即二维码制作者,负责制作用于诈骗的收款二维码并提供给“秒单手”。

分工明确,环环相扣,李某等人利用虚假二维码实施多起诈骗,骗取他人财物8万余元。经松江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李某、石某、陈某因诈骗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有期徒刑3年、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不等。

手机丢失,京东白条被花近万元

小张是一名外卖派送员。2018年1月23日晚上,小张接到一个鸡排外卖的订单,赶到店里取餐时放在外衣口袋里的手机掉在了地上,一心顾着赶时间的小张并未发觉。等到取完餐,小张想掏手机查看下送餐地址时,才意识到手机丢了,四下寻找未果,只能放弃。本以为丢了手机已经是“破了大财”,没想到1月25日小张就发现自己的京东账户里忽然多了9900余元的京东白条消费。订单记录显示,送货地址都是松江区新桥镇的某路口。由于该地点是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小张根本无法凭一己之力寻找盗用自己手机的人,于是他拨打110向警方寻求帮助。接到报案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于1月31日将嫌疑人刘某抓获。到案后,刘某供述了其看到张某手机掉落在地后,将其拾取并故意关机。由于张某设置的手机密码为2580,到家后,刘某很快试出了在触摸按键上竖行排列的这四个数字,解锁了张某的手机。接着刘某又发现张某的手机相册里存有其身份证及银行卡的照片,喜出望外的刘某立即将其照片中的银行卡绑定在张某的支付宝上,并从京东APP上借款2500元,再通过支付宝分次转到自己和朋友的支付宝上。

接着,刘某又发现京东APP上可以“打白条购物”,想着这钱花了也不用自己还,先后购买了苹果手机、阿迪达斯运动鞋、海澜之家羽绒服、富贵鸟西装等多样物品。为什么刘某可以如此顺利地使用张某的账号呢?原来就是因为其掌握了张某的身份号、关联京东账户的银行卡号,以及收取验证码的手机,所以他轻松地更改了张某的京东支付密码,进行了一系列的“冒名交易”。

拾取手机肆意消费套现获刑罚

2017年6月30日,罗先生在松江佘山玛雅水上公园的海滩上游泳,期间他将自己的手机放在防水袋里,挂在脖子上。上岸后罗先生发现手机不知道何时遗失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回到家后罗先生购置了新手机,7月2日,当他使用新手机打开支付宝时,发现有好几笔异常交易记录。仔细核对后罗先生大吃一惊,自己的支付宝及微信里莫名其妙多了多笔消费、转账记录,包括在火锅店、便利店的支付消费等,合计金额高达一万多元。

到底是谁在拿着罗先生的手机“吃喝玩乐”呢?原来,6月30日当天,毛某、余某两名青年也在松江佘山玛雅水上公园游玩,毛某无意间捡到罗先生遗失的防水袋,发现了装在里面的苹果手机和200元现金。觉得天上掉了馅饼,几人当场就将200元花在了买水、吃饭、租皮划艇等消费上。大约晚上5点多,几人玩累了返回市区,在一家火锅店吃晚饭。期间毛某又掏出捡到的手机继续摆弄,由于手机没有设置屏幕锁,毛某可以随意查看信息和应用程序。很快毛某便发现手机备忘录里记有包括微信支付密码在内的很多账户信息以及疑似密码的六位数字。虽然没有明确注明为支付宝密码,但毛某耐着性子一个接一个地尝试,没两次就试对了数字。

两人顿时觉得打开了“金库”的大门,当即又加了菜,并用支付宝的花呗付了饭钱,接着几人又去到旁边的超市买烟,同样用支付宝的花呗完成了支付。凭借着这一“从天而降”的手机,几人充交通卡、买电影票、吃肯德基……甚至还在蚂蚁借呗里借款9000余元,并通过转账和找人套现的方式将钱财转移到自己手里。毛某两人拾取他人手机后盗窃他人财产,金额高达一万余元,经松江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毛某、余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提防诈骗陷阱 增强防护等级

移动支付中的扫描二维码付款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支付方式,随着使用人群和使用频次的不断增加,其在安全方面的隐患也逐渐显露。发生在广州的一起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甚至更换数十家商铺的收款二维码,并在二维码中植入木马病毒,消费者扫码后不仅会被骗子“偷钱”,甚至关联的银行账户信息及密码都会被骗子截取,造成更大的损失。

随着手机关联“财富值”日益增大,如何提升其安全防护等级成了每个移动支付用户急需关注的问题。首先,不要在手机中存储包括银行卡卡号、身份号、账户名、密码等在内的个人信息,并且及时删除含有个人信息的短信、照片、聊天记录等,确保他人无法从手机上获得盗窃钱款的“钥匙”。其次,提升手机的保密安全等级,将手机开机密码、支付宝等应用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均设置成大小写字母数字组合的“强口令”,还可以使用保密性相对较强的生物识别技术(即指纹识别、脸部扫描等)作为解锁方式,这样即使手机丢失,别人也无法轻易获取手机中的信息。还有需要互联网支付用户格外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轻易扫描可靠性不高的二维码以及点击来源不明的网络链接,有时候仅仅只是几步不当操作,就有可能感染木马病毒,导致身份信息泄露以及资金被盗取。如果用户发现手机丢失或账户异常等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挂失手机号、修改账户密码以及与客服联系等措施查清情况,减小损失,一旦确认自己财产遭到盗窃、诈骗等,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维护自身财产安全。

不可否认,以支付宝、微信等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其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加,对其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需要各互联网支付平台不断完善其支付系统,增强其稳定性、安全性,还需要相关政府机构及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促使互联网支付平台健康良性地发展。作为政法机关,在依法打击互联网支付相关犯罪的同时,积极探索构建涵盖第三方支付、众筹、大数据应用等内容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齐抓并举,保障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罗先生金库吴某
退房“骂死”销售经理,要担责吗
超级金库诺克斯堡
男子将偷来的自行车送给了卖淫女
“没有抢劫”的抢劫犯
罗先生的婚姻
爱无由
左宗棠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