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
——以西双版纳傣陶为例

2019-03-05玉万叫龙玥璇何山河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制陶西双版纳傣族

玉万叫,龙玥璇, 何山河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1)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目前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集聚于定义的阐述、路径的论述等理论研究,且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而实证研究较少。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现代化过程中,更是面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然而目前可依循的某一文化或某一技艺如何在现代化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的研究很少。学界对傣陶的研究多从民族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考察这项古老的制陶技艺,例如张季的《西双版纳傣族的制陶技术》、段其儒的《傣族慢轮制陶》、王冬敏的《傣族慢轮制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与传承》等。傣陶发展至今,在某些方面已“创造性转化”成符合现代生活的产品,且已“创造性发展”成为新兴的行业,但鲜有在此方面的研究。

二、西双版纳傣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状

陶器“水火既济而土合”,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新石器时代的最低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注]王冬梅、段其儒:《生产性方式下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模式的考察——以曼飞龙村为例》,《民俗民艺》2012年第4期,第116-117页。傣族制陶历史久远,学者基于民族志、历史学、考古学等角度研究,认为其可追溯至仰韶文化,且人类各个阶段按照历史顺序先后出现的制陶技术均能在傣陶呈现出来,因此傣陶被誉为人类制陶工艺的“活化石”。随着科技进步,傣陶受到了来自塑料、玻璃、瓷器等器物的冲击,构成了傣陶在现代化背景下不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紧迫性。

孙岿、田文霞在《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中指出:“文化‘创造性转化’,指以想前人未想的思维、做前人所未做的事情,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变。‘创新性发展’是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传统文化获得再生产能力。”[注]孙岿、田文霞:《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8期,第153-156页。本文沿用此定义,认为傣陶的创造性转化主要体现在技术、颜色、图纹、形状、用途等方面;而创新性发展则体现在传承模式、品牌塑造、推广传播等方面。

(一)西双版纳傣陶创造性转化现状

1.从慢轮盘条到快轮拉坯:傣陶制作技艺的变迁

2006年西双版纳慢轮制陶技艺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慢轮制陶”是傣族的传统制陶方法,其核心技艺在于“慢轮盘条”。“慢轮”一般选择质地结实,密度较高、不易腐蚀的木材制成,上宽下窄,上部直径为35-50厘米,下部逐渐削成锥形插入土里。“盘条”则用经过处理(晾晒、舂细、筛土、加沙、和水等工序)的泥条在之前用木拍拍出的圆形的罐底上用慢轮顺时针向上向内倾斜盘出罐形泥圈。泥条盘成罐型后,脚趾拨动轮盘,用特制的木板轻轻拍打修整罐坯外层,而后将其拍打至陶罐型。将陶坯放在阴凉通风处至一定硬度后,再用特制的拍板,里外对称拍打花纹制成罐体陶坯。待完全干燥便烧制成陶。

为适应生产需求,30多年前景洪县陶器厂就引进了快轮技术,通过电机带动轮盘转动,用脚踩速度控制器控制转动速度。随着快轮转速改变泥的形状,塑成陶坯。阴干至一定程度雕刻花纹而后烧制,快轮拉坯大大减少了制作陶坯时间,同时,也使得陶坯厚度更薄、更均匀。

2.从加沙塑型到泥浆过滤:粗陶到细陶的华丽转变

传统傣陶为了增加泥料的可塑性、耐温性,使其在烧制中不易变形,在泥料中加沙以起到支撑作用,一般而言,泥沙比例为3:1。但也因沙子的缘故,使得传统傣陶表面粗糙。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也为了满足市场对细陶的需求,有部分傣陶从业者开始采取沉淀、过滤配比等程序,提高泥料精细度,增加陶器的细腻度、光滑度,促使傣陶从粗陶到细陶的华丽转变。

3.从平地堆烧到窑气电烧:傣陶烧制法的多元并存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陶器烧制法以平地堆烧为主。在平地上用柴火搭架做窑床,在窑床上铺上牛粪、木屑、玉米核等燃料使厚度达到20-30厘米的窑堆,两端各留出一个点火口。而后再将陶器排放在窑床上,再将牛粪或者泥土均匀糊在稻草表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薄壳窑体,烧制时,在点火口放引燃料进行烧制。经过20多个小时的烧制,燃料烧完,顶部的泥块或者牛粪垮塌,火慢慢熄灭,露出烧好的陶罐,烧制过程便结束。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冷却,就可以取出陶罐。

平地堆烧随烧随堆,且温度较低,最高温度可达850℃,烧出来的陶器呈砖红色,颜色单一缺乏色泽,风格简单朴素。为促使陶器产品质量提升,风格多样化,制陶人也不断改进烧制方式,从最初的平地堆烧升级为低温窑烧,而后改低温窑烧为高温窑烧。高温窑烧采用特制的硅板支架,温度从平地堆烧的850℃提高至1300-1350℃,使得陶器产生了高温窑变,色泽明亮通透,陶器更加精细。另外,还引进了机器烧制,如气烧、电烧等设备,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可烧制出来不同颜色,如气烧主要呈黑色,电烧主要呈红色。

4.从拍印花纹到绘画雕刻:傣陶装饰纹样多样化

传统傣陶的花纹各地略有不同,一般采用印有绳纹和网纹的木拍拍打罐体而成,这样做一方面是加强罐坯密度,一方面也作为装饰增强其美观性,且这种方式极具新石器晚期陶器特点。

而现在傣陶除了传统的拍印花纹,也采取了绘画、雕刻、镂空等现代工艺技术来丰富纹样。图案多为西双版纳代表性的热带植被,特别是代表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菩提树、铁刀木、贝叶棕、大青树、槟榔树,荷花、缅桂花、文殊兰、鸡蛋花、黄姜花和地涌金莲等,以此来展现傣族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宗教信仰。

5.从生活宗教器物到多种产品:傣陶使用功能的多元转换

传统傣陶分为生活用陶及宗教用陶两大类以满足傣族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所需。传统的日用陶器如花盆、土锅、碗、饮水陶罐等,生产技艺传女不传男。而宗教陶器则分为 “祭祀类陶器与寺庙建筑类陶器”[注]吴瑛:《傣族慢轮制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圣俗二元世界》,《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62-66页。,传统的祭祀类陶器主要是祭祀用的土锅、小人像、滴水壶等;寺庙建筑类则主要是佛寺屋脊处象征吉祥如意的象鼻凤、人身凤尾“紧那里”等。在宗教用陶工艺上,传男不传女,与生活用陶相反。但由于宗教用陶工艺难度大,工序复杂,现在鲜有男性继承。目前仅有景洪市曼阁的岩罕滇,勐海县勐遮镇曼真村的岩光罕、岩温教、岩说依然坚持制作。

伴随着时代发展,日常陶器慢慢被其他器具取代,但一部分傣家人还在使用传统的傣陶盛饮用水、栽花等,现在更是拓展出一些新的产品形式,如干泡茶台、茶杯、茶罐、景观灯罩、香炉、花盆、酒店装饰等产品,产品开发逐渐多样化。而过去生活用陶传女不传男的习俗也被打破,今天也有不少男性制陶、烧陶。创办泰象陶文化传播公司的邱以胜先生甚至不是傣族,但却是傣陶行业的专家。

而在宗教陶器方面,也有许多突破。主要体现在宗教类陶器特别是寺庙建筑类陶器的用途得到转换,传统傣族社会象鼻凤等神物只能用于佛寺,然而目前这一佛寺屋脊装饰已运用于修饰百姓家。另外宗教用陶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也被打破,也有一些女性学会并且制作宗教用陶。

(二)西双版纳傣陶创新性发展现状

1.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传统傣陶的经营主体分为“百姓自我经营”以及“为宫廷制陶”两大类。“百姓自我经营”一般生产的是生活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西双版纳傣族制陶一直是一家一户的小农副业生产形式。“为宫廷制陶”的经营主体,根据《泐史》记载,车里宣慰司旁的“曼勒”就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生活和宗教用陶品的寨子。这种“为宫廷制陶”的经营主体已然不存在,但当时以村落为单位的制陶习俗却沿袭下来,如勐龙镇的曼飞龙村。

伴随时代发展及市场需求,傣陶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傣陶经营主体呈现向家庭手工坊、企业等多种形式发展,表现为一是以非遗传承为核心的手工坊,例如傣泐陶茗阁、博宫莎湾等;二是企业化生产,例如泰象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陶缘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是以景洪市勐龙镇的曼飞龙村为主的西双版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制陶村寨;四是以傣族园、勐景来、曼掌等旅游村寨为平台成立的“傣陶保护生态博物馆模式”,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傣陶的影响力。

2.初步树立文化品牌

随着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傣陶又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和南传佛教色彩,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西双版纳泰象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西双版纳首个建立傣陶文化品牌的公司,其将陶、宗教、热带雨林等结合,通过雕刻、拍印等形式树立了“有信仰的陶”的品牌。西双版纳陶缘陶艺有限公司创建的“西礼傣陶”,“西礼”是傣语菩提树之意,亦包含吉祥如意的意思,蕴含了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特点,集中表现在其商标上。勐龙镇曼飞龙村以傣陶为优势,抓住乡村旅游经济、振兴乡村平台,计划成立傣陶专业合作社,向外以“西双版纳傣陶第一村”为名,宣传傣陶文化。虽然,以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傣陶的市场化仅在初期阶段且极不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西双版纳其他手工艺产品而言品牌意识更加凸显。

3.利用传播平台拓展知名度

西双版纳傣陶积极利用传播平台拓展知名度,其传播平台主要有几种:一是政府搭建展示平台,如文博会、展销会等博览会,侧重于展示傣族慢轮制陶这项非遗工艺,弘扬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民族手工艺文化。如在西双版纳举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艺术节“陶艺之光”国际陶艺汇,以“陶的精神·傣陶声音·新傣陶”为主题的展览,以及每年昆明举办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二是运用传统媒体平台宣传傣陶文化。比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比如西双版纳报发表文章《玉勐傣陶:在传承中守望》等,以此传播傣陶文化。三是运用新媒体拓展知名度。傣陶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拓展傣陶的知名度。例如西双版纳泰象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公众号“西双版纳雨林传奇”。

三、西双版纳傣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低

制约傣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技术,虽然傣陶在拉胚技术上实现了从手工慢轮到电动快轮的转化,但长期受到地理区位的影响和传统技术的限制,傣陶在泥料配方、烧制技术、产品精细度、产品质量等方面均与同行有所差距。比如在产品造型方面,傣陶的塑型、雕刻依然以手工为主,而塑型师和雕刻师多没有经过系统的美学培训,在产品造型美观方面都有所欠缺。特别是一些小型的民间作坊,耗时耗力不说,产品价格还低廉,难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傣陶从泥料的选择到烧制全靠制陶人的经验摸索,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陶的质量,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另外,傣陶目前都是纯手工制作,速度慢,效率低。因此,一旦遇上大订单,会因无法在限时内完成而弃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再者,相较于传统的手工傣陶制品,机械制作的工艺品造型精巧别致,感观舒适而吸引眼球,价格低廉,适用性强。

(二)研发力量薄弱,产品种类受限

一方面是由于经营主体文化水平偏低,致使其对傣陶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理解不够清晰,特别是一些民间作坊,大多将其作为技艺的传承或谋生的手艺,缺乏对傣陶的深入发掘,不能根据时代需求而开发出新产品。另一方面是受到发展思维限制。傣陶难以跳离“非遗”“慢轮”“手工”“传统工艺”等标签,“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少有人摆脱思维窠臼,误将某一历史时期傣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当作是傣陶的特色,将缺点看成特色。受访的大多数经营户认为无秞、不打磨是傣陶的特色甚至是傣陶文化的核心内容,然而这样的陶易于沾上茶渍而很难洗净,难以迎合市场需求。

(三)市场意识薄弱,行业力量式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傣陶的生产和销售仍处于自然和半自然的原生状态,绝大部分制陶人缺乏市场经营理念,没有开拓市场的意识,被动地接受订单定做,或者自产自销。目前,西双版纳也仅成立两家公司制的傣陶企业,因此没有形成市场竞争的态势。在经营模式上,仅通过微信朋友圈、熟人网络、回头客或者展览会等销售产品,很难形成合力拓展市场销售渠道。销售渠道的单一反过来限制傣陶的生产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正确把握,难设计出多元的产品类型。同时,傣陶种类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傣陶的市场营销。产品种类和市场营销之间的双向影响致使傣陶种类单一和市场营销不足陷入恶性循环中。加之现有的经营模式没有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制陶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傣陶行业力量式微。西双版纳傣陶经营主体多为家庭手工坊,呈现出散、弱、小的特点,且目前还尚未成立傣陶行业协会等协商平台,一方面致使经营主体间难以协商、合作、定制行业价格等,一方面也导致整个傣陶行业难以形成合力投入大量资金集中生产。如此薄弱的行业基础,无法达到行业内部资源、技术和信息共享,致使傣陶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四)宣传力度不足,品牌意识不强

目前,傣陶的外宣主体主要是政府,以非遗传承、傣陶历史文化等文化事业的角度为宣传内容,利用展览会等宣传平台和形式来宣传。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傣陶企业、作坊的自发性宣传却比较少。一方面是以当地老百姓为主的经营主体受小农意识主导,不善于长远规划,不懂得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先进手段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也是缺乏懂策划、文化传播及营销的人才所致。

另外,品牌意识不强。一方面是因为整个西双版纳还未形成制作傣陶的文化气候,没有形成如建水紫陶、景德镇瓷器一般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是从业者的品牌意识不强,西双版纳目前仅有泰象陶品牌,西礼傣陶品牌,其他手工作坊仅采用在陶上刻或印上本手工坊的名称或者创始人的名字,没有建立品牌,甚至有些手工坊没有自己名称及标志,这就导致陶器的样式、形态、图纹等抄袭成风,陶品同质化问题凸显。

(五)参与人才匮乏,业务素质偏低

傣陶经营从业人员少,且教育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以傣泐陶茗阁为例,有7位从业者,创始人为州级慢轮制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余6人为市场招工进入,教育水平均为中学学历。傣陶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地区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点,从业者中缺乏既懂技术、艺术,又懂当地人文历史、民风宗教的人。为了打破该状况,西礼傣陶公司在景洪城边的傣族村寨里成立了工厂,希望吸引了解当地人文历史、民风习俗的村民参与,然而成立3年以来仅有4位村民参与,且年龄偏高、教育水平低。另外,虽然国家有相应资金的扶助和补贴非遗传承人,但金额微薄,不足以有效激发他们传授技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四、西双版纳傣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策建议

(一)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提升技术是突破傣陶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来提升制陶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一是在泥料配置、拉坯塑型、烘烤烧制、绘画雕刻等制陶关键环节在保留傣陶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引入先进技术,增加傣陶的科技含量和美观;二是政府构建平台,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引出当地企业、家庭手作坊等经营主体到先进地区学习制陶方式。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去粗取精保留傣陶的精华,借鉴他者引进先进的技术。

(二)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产品种类

理清“傣陶”、“慢轮制陶”的关系。“傣陶”指的是其生产和使用皆植根于傣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傣文化的陶,其制作方式、功能特色、花纹样式应是随着傣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慢轮制陶”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水平下所采用的制陶技术。为打破“傣陶”与“慢轮制陶”观念相混淆以及产品创意不足的现状,傣陶经营应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条路径。“文化事业”视角下的“傣族慢轮制陶”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技艺、样式纹路,“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傣陶”,应发展制作技艺,创新纹路样式,满足市场需求。

傣陶集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为一身,其鲜明的特点易于博得购买者的眼球。在坚持傣陶传统特点与创意开发并齐的路上,一方面可走纯手工的高端定制市场,制作精良、匠心独运的精品;另一方面在守住手工制作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寻找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良性互动,适当引入机械生产,比如在塑型和雕刻环节引入机器进行标准化批量生产,制作出更多标准化产品,寻求与其他产业的结合。

(三)壮大经营主体,加快产业转型

西双版纳傣陶产业小、散、弱的缺点迫切需要政府根据当下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僵化保守的发展模式重新进行规划和定位,予以重点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针对目前傣陶行业力量式微的现状,可建立行业协会或合作社,壮大经营主体力量,加快建成小、散、弱企业的联合合作机制。第一,政府各有关部门带头组织建立行业统一标准,成立合作社,在财政、税收、信贷方面给予一些支持,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性服务;第二,设立傣陶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用于培育制陶人,营造西双版纳良好的制陶氛围;第三,重视内、外投资两种方式的运行,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民间投资,以此来扩大融资渠道,增强合作社的发展后劲。

(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品营销

在生产经营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傣陶的艺术特点和民族特色,建立西双版纳傣陶文化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一是充分利用傣族慢轮制陶这项享誉国内外的非遗文化影响力,树立起西双版纳傣陶品牌;二是扶持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傣陶企业,让其带领傣陶行业走向品牌专业化、特色化;三是保护创意和商标,遏制抄袭风气,促使经营者形成品牌意识。

在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加快产品营销,政府协助企业,企业拉动手工坊,共同向外宣传傣陶文化、傣陶精品,挖掘普洱茶与傣陶之间的关系,利用区位、文化、普洱茶等优势,打出傣陶宣传组合拳。

(五)培育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创意

手工艺人的教育和培养是振兴傣陶产业的重要内容。首先,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创建和发展制陶现代教育模式,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联办陶艺实习基地,培养既有现代科技创新理念又具备传统工艺技术的高素质现代制陶人才。其次,建立傣陶技术传承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傣陶从业人员的文化与艺术素质,挖掘工艺、美术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加入。第三,关心和保护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作品,政府加大财政鼓励,保护制陶艺人的专利权利;完善手工艺人的职称评定制度;鼓励制陶艺人从事创作活动,设立专项基金和设计相关奖项,奖励他们在推进傣陶事业发展中的贡献;鼓励老手工艺人继续发扬“传帮带”的工匠精神,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第四,丰富人才类型。引入、培养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探索合作模式,拓宽傣陶市场销路。以完善的艺人培养机制,培育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创意。

五、西双版纳傣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未来展望(一)历史性诠释,即弄清楚傣陶的文化历史

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是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的理念创新发展。历史性地诠释文化发展的脉络是其基础。首先界定清楚傣陶的定义,本研究认为“傣陶是生产和使用皆根植于傣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陶产品”,应当依据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理解和认识不同时期的傣陶;其次,区分“非遗慢轮制陶”和“傣陶产业”的关系,传统的傣陶与慢轮制陶工艺密不可分,现代社会的傣陶,则更多地从当代傣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迁新实际和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新趋势的角度进行理解。

(二)批判性继承,即去粗取精传承发展

批判性继承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意识到傣陶传统制作方式、花纹样式、功能用途的长处和缺陷,去粗取精,推动傣陶的创造性转换。例如,慢轮制陶,因慢而不适应大规模生产,但“满轮盘条”的传统技艺却弥足珍贵。这在其他少数民族工艺的发展上具有同工异曲之处。

(三)综合性创造,即吸取传统之优、外来之长结合发展

综合性创造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傣陶需吸取传统之优和外来之长结合发展。例如傣陶的低温保持性和透气性特点突出,可利用此优点开发成独特的容器;吸收外来先进的技术在保存傣陶特点的基础上弥补目前傣陶的不足;坚定文化自信,吸收各民族的先进文化,赋予傣陶产品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

(四)实践性超越,即在产业化中推动傣陶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

实践发展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潮流中,傣陶唯有运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理念去实践才能有所发展,才能占得先机。实现傣陶工艺、产品的创造性转化,管理、经营的创新性发展,不断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将古老的傣陶文化通俗化、满足群众现代生活需求的大众化、既体现优秀传统又弘扬当代价值的时代化,形成傣陶可持续发展新的产业态势。

猜你喜欢

制陶西双版纳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YUNNAN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