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湾区机遇,台湾莫错过

2019-03-04汪曙申

环球时报 2019-03-04
关键词:大湾粤港澳两岸关系

汪曙申

不久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重大实践。台湾一些媒体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也关心对台湾可能产生的“竞合”效应,但整个岛内社会对此尚缺乏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将是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更高层次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就前者而言,大湾区依托“一带一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集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资本、技术、人才相互融通的经济格局。台资企业深耕大陆且广布东南沿海,只要方向正确,自然能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释放的庞大红利。就后者而言,大湾区建设中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目的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近些年,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已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逐步获得与大陆同胞的同等待遇,大湾区建设必将更好地惠及广大台胞。而在“一国两制”之下,如何在大湾区建设中处理好内地与港澳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不同及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的问题,对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台湾是外向型经济体,“西进”还是“南向”的争议持续20多年。进入21世纪以来,岛内民众希望走出代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成功,逐步陷入“闷经济”状态,导致社会充满焦虑感也缺乏方向感。大陆愿意率先对台湾同胞扩大开放,使台湾在与亚太经济体的竞争中赢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如2010年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但民进党利用岛内少数人的“反中”心理,反对两岸签署服务和货物贸易协议,迟滞两岸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当前台湾也在推动新的产业政策,谋求在物联网、生物技术、绿能科技、智能机械等领域取得发展。台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市场规模较小,要素禀赋存在短板等,理应善用大陆的互补性优势。但蔡英文当局在发展新经济上更多仰赖的是美国,反而极力排斥和抵制两岸合作,政治逻辑远远凌驾于经济逻辑之上,这极大地制约了台湾的发展。

台湾的困境是政治分裂、党争无度和少数分裂势力作乱。民进党当政制造两岸关系对立对抗,即使是国民党重新执政,在绿营“逢中必反”的掣肘下,在两岸关系上也会有所顾忌,束手束脚。时至今日,台湾需要深入思考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大陆在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对台湾有何意义。台湾在经济上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面对处于国家改革开放最前沿、最具经济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绝不要旁观犹豫、敌视抵制,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才最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大湾粤港澳两岸关系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