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佤族“竹竿舞”发展传承的对策研究

2019-03-04杨春立谭泽君

武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佤族竹竿体育项目

杨春立 刘 菡 谭泽君

1.云南民族大学教务处,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3.昆明市官渡中心学校,云南 昆明 650124;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佤族总人口数为429709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和缅甸的佤邦、掸邦等地,中国境内还有一部分佤族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1]其中,以西盟、沧源、孟连三县及其周围山区居多,佤族是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两千年前就与布朗、德昂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开发高黎贡山和澜沧江地区。佤族自称“佤”“巴饶克”“阿佤”等,都有“山居人”的意思。周秦时期其先民是“百濮”的一支,唐朝时期称“濮子蛮”,宋朝时期称“濮蛮”,明朝称“古剌”,清朝时期称“嘎剌”“哈瓦”。[2]当地傣族称其为“卡佤”,因为“卡”在傣语中意为奴隶,所以这种称呼带有侮辱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体现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为其正名统一称为佤族。[3、4]

佤族人“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从六七岁的孩子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很喜欢“竹竿舞”。“竹竿舞”是佤族一项古老的体育娱乐活动,影响着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佤族人民的团结,创造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在佤族地区,人们用“竹竿舞”的方式促进各地区之间的友谊,交流感情,虽然没有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但“竹竿舞”运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越来越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作用。[5]“竹竿舞”运动开展起来简单、方便,并且适合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因此深受佤族人民的喜欢。使广大佤族民众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既达到了强身健体、团结进步的目的,又发扬了“竹竿舞”运动的风格与精神。通过对分布在沧源县、耿马县等地调查研究,让人们对佤族传统体育“竹竿舞”有所了解,从而推动佤族传统体育“竹竿舞”项目的开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临沧市沧源县、耿马县佤族“竹竿舞”运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少数民族民族传统体育佤族“竹竿舞””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打下坚实地基础。

1.2.2 访问调查法

通过实地进行现场活动开展进行观察,对组织工作人员、参与群众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并做好相关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沧源县、耿马县城区进行“竹竿舞”运动的群众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9份,回收率99.2%,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97.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佤族“竹竿舞”的起源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3、4]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四十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边陲的沧源、耿马、西盟、镇康、永德、双江、澜沧等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自治州。西盟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省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两个县的佤族人口比例约占到我国佤族总人口的58%。“竹竿舞”[5],追溯到过去主要是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6-8]主要是为了祭拜村寨中有福分有威望的老人死后,人们为了祭拜和缅怀先辈所跳的一种舞蹈,随着不同形式的融入和流变,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两人为一对为“大竿者”,也可多人,“打竿者”面对面持小竹竿,把小竹竿架在大竹竿上面,伴随着节奏两人用小竹竿在大竹竿上进行来回滑动,跳舞者为“跳竿者”要根据节奏从两根竹竿间跳动并且不能被竹竿所夹到,“竹竿舞”主要是以模仿动物、鸟兽的动作进行,如猎豹、画眉、斑鸠等,其动作形态轻巧、活泼、欢快。

2.2 佤族“竹竿舞”的开展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现在佤族的传统节日新米节和春节佤族各村寨都会进行“竹竿舞”活动。从六七岁的孩子到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还有少部分的老年人都喜欢“竹竿舞”。但是,佤族“竹竿舞”运动却没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造成这些的原因有:一是佤族群众大多数都居住在高寒山区和半山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差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有大部分的佤族群众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竹竿舞”活动。二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到来,许多本地居民都为了改变经济状况,都实现了“走出去”,纷纷进城务工,在村寨中留守的基本上都是以妇女、老人和小孩为主,因此,参加“竹竿舞”运动的更多是妇女、老人和小孩,运动也更多的是倾向于休闲娱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使得大量的活动人群流失,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新兴的运动项目也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步的引进和开展。[10]在对佤族青壮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高达70%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宁愿选择桌球和篮球也不愿意选择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对参与“竹竿舞”运动的群体点差中发现,中老龄化严重,青少年群体活动人数较少,进行“竹竿舞”运动的群众数量有待于提高。

表1 沧源县、耿马县参与“竹竿舞”运动的群体年龄

2.3 群众参与“竹竿舞”的动机

在对佤族群众参与“竹竿舞”运动的动机调查中,超过60%的调查者主要以休闲健身,愉悦身心为主要锻炼目的,参与“竹竿舞”运动主要是在节庆日或休闲时间参与为主。其次,还有金20%的调查者主要以增进感情,相互交流为主,他们主要是为了能够届时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参与“竹竿舞”运动中增进感情,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有一部分人主要以打发时间为主要参与目的,此人群主要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参与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为了愉悦身心、休闲健身;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打发茶余饭后的时间为主。此外,在村寨之间开展活动,以交流互信,促进各村寨之间的交流,增强友谊,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增进各村寨和不同民族间的感情,丰富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还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

3 “竹竿舞”的功能价值

3.1 “竹竿舞”运动的健身价值

“竹竿舞”是一种动作轻快、灵活,能够做到活动全身各个关节肌肉的一项趣味活动,主要靠人们利用竹竿的“开合”,并伴有一定的节奏“开合——开合—开开合”,不仅能够使全身各个关节肌肉得到充分锻炼,还能进一步增强心肺功能,愉悦身心,其运动强度属于中等及以下强度运动,对需要健身锻炼的人群来说是一项特别好的锻炼项目。在“竹竿舞”的锻炼过程中,有各种翻转、跳跃和摆动等运动。需要手、眼、身、形、步等身体各部分都要进行协调运动,才能够有效的锻炼各关节和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全身肌肉的收缩,会使心跳加速、呼吸较快,长时间的锻炼会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脏功能,全身的运动还能增强身体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是能够满足全身健身锻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9、12]

3.2 “竹竿舞”的观赏娱乐价值

每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都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来源于生活,有的是为了庆祝丰收,有的是为了祈福,还有的是为了祭拜祖先、神灵等,且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其中都反映了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悠久的历史,都是本民族的悠久历史的缩影。“竹竿舞”运动是一项集全身各关节、肌肉于一体的活动,它没有人数的限制,少则五六人、七八人,多则二三十人甚至更多人一同参加都可以,并且场面气氛非常活跃,可以单人运动也可三五成群相互配合,且伴有欢快的节奏“开合—开合—开开合”,还可以配有其他音乐节奏一起进行,参与者不需要有专业技术基础,一般人只要掌握节奏或跟随同伴一起即可参与其中,无论是男女老少,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此项活动,同时,也是增加交流、增进感情的一项非常好的社交的特殊方式。因为“竹竿舞”不需复杂的道具,男女老少皆宜,是简单易学的体育娱乐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3.3 “竹竿舞”运动的竞争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如火如荼,90年代,随着《全民建设计划纲要》的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竹竿舞”从一开始的以休闲、娱乐、健身逐渐演变为具有一定竞争性的运动项目,如表演赛、邀请赛、选拔赛等。虽然“竹竿舞”没有被列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项目,但是在运动会上还是作为表演项目和集体项目参加。如:竹竿舞比赛可以以单人、双人或多人的集体表演形式,运动员分为打竿者和跳竿者,每个表演队限制一定的表演时间(5-6分钟),动作编排要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并且动作要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集体比赛时动作要整齐大方,评为根据比赛规则对“竹竿舞”的参赛队进行评判打分决出胜负,因此,“竹竿舞”运动不仅有娱乐、健身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4 影响沧源县、耿马县佤族“竹竿舞”活动的因素

4.1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调查显示,沧源县、耿马县的佤族群众大部分属于边境地区,且以山区为主,当地经济条件嫌贵落后,生活水平不高,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扶贫攻坚的开展,政府部门都以扶贫攻坚为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广大群众也着力配合解决温饱和发展经济为主,也无暇顾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此外,当地暂时还没有专门提供“竹竿舞”运动的基础场地设施,加上也没有专门对的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推广,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心的转移在很大长度上造成参与“竹竿舞”运动群众人数的减少,这也导致“竹竿舞”在当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因此,政府部门对“竹竿舞”的政策引导和宣传推广力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2 参与人群的流失

由于受当地地理环境因素和经济生活水平的影响,当地很多青壮年为了改善经济生活水平,都纷纷“走出去”到各大城市去务工,在村寨中留守的基本上都是以妇女、老人和小孩为主,因此,“竹竿舞”运动参与的更多是妇女、老人和小孩,他们参与运动的目的也大多是倾向于休闲娱乐和打发茶余饭后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作为宣传和推广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主力军”的流逝,就导致了“竹竿舞”参与人群的流失,部分返乡的人群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和接触的很多新兴运动项目,也很少在从事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参与传统体育项目人群的流失。[11]

4.3 佤族“竹竿舞”没有相对明确的比赛规则

“竹竿舞”主要以休闲、娱乐和健身为主,虽然带有一定的竞技色彩,但没有形成具体的规则,运动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比赛规则,从而缺少了对“竹竿舞”评判的标准,所以降低了“竹竿舞”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竞争力,在没有具体竞赛规则前提下,项目的竞技性就难以体现,因此很多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更多的是以表演娱乐的形式所呈现。

5 佤族“竹竿舞”运动开展的对策

5.1 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竹竿舞”运动不仅是一项集休闲、娱乐、健身和竞技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在全国各地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多个民族都有“竹竿舞”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竹竿舞”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倡导的思想理念,加之,器材、道具,简单易得,不受场地、时间、性别、年龄的限制,动作简单易学,气氛活跃,参与“竹竿舞”运动不仅能休闲娱乐还可以使身心得到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竹竿舞”运动还可以根据不用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编制不同生理负荷的动作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加大对“竹竿舞”运动的宣传推广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5.2 建立完善的竞赛活动规则

“竹竿舞”的起源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传承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流变和传承,一个体育项目的开展和推广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活动规则或竞赛规则,在“竹竿舞”运动更多的是倾向于娱乐、健身功能,也带有一定的竞赛成分,因此,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延续“竹竿舞”运动的娱乐健身价值,而且还能挖掘和开发其竞技性,能够不断是项目在全方位功能下进行更好的推广和发展。

5.3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

“竹竿舞”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通过开展“竹竿舞”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以及本民族的文化。[6]政府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程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竹竿舞”运动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适当的给予政策的支持和倾斜,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示活动等平台,给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大更多的展示交流宣传的平台,进一步增加基础场地设施的建设,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和多样化建设。其次,引导高校多培养专门从事少数民传统体育工作的人才,对挖掘、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出更大的贡献。

5.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课堂,把“竹竿舞”引进课堂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部分州市的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和运动会中都把“竹竿舞”作为教学内容和运动会表演项目进行展示,学生参与“竹竿舞”运动不仅可以达到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做到在青少年群体中宣传和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青少年勇于担当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据调查,云南各高校如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等高校及云南省各州市的部分中小学中,就已经将“竹竿舞”作为体育课程引入到教学中。[6、9]“竹竿舞”的道具、器械无需复杂的制作过程,只需要几根竹竿即可,一方面在开展“竹竿舞”课程的同时能够使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通过“竹竿舞”课程的开展能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使学生建立责任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此外,在课外开展“竹竿舞”活动还能使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团建进步,为传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佤族竹竿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爬竹竿
一根竹竿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区基督教的调适及发展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