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拓展,理性思考

2019-02-28李仰臣

课外语文·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热忱脸色示例

李仰臣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往往都会有一道开放性的拓展试题,且呈上升趋势,题型多样。这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在认真阅读文本并掌握论点和论据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将阅读体验引向理性的思考,让考生谈谈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既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迅速反映时代精神,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十分有益。

【设题举隅】

1.感悟作品,联系实际,谈谈文章对你的启发。(湖南省邵阳卷)

2.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北京卷)

3.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平常心”的。(文中出现的事例不得重复)(湖南衡阳卷)

4.古人读书重记诵、朗读,作为现代中学生,你有哪些好的读书习惯或读书方法,请联系实际分享给大家。(齐齐哈尔卷)

5.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这则报道后的部分对话: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 能“成才”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老老实实学好文化吧!

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根据两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验,亮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以内)。(舟山卷)

【应考锦囊】

一、感悟启示

此题主要考查对选文的感受或得到的启迪等,比如兰州卷第23题:“作者认为‘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请联系上下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答题时,可以这样表述:正如文章所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联系现实生活或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认为(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但不可泛泛而谈。

二、评析鉴赏

就是要求考生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作出自己的评析或鉴赏,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有三个要点:一是要初步把握文中题目所要求的评析点;二是要抓住评析点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三是要明了这种特点所产生的效果。

三、献计献策

要求考生针对命题者提出的某个问题,“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进行解答,摆出对策方法。比如湖北孝感卷第24题:“作者认为,涵养创新精神需要做到哪两方面?你认为作为中学生还需要做到什么?”其实,这是要求考生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并结合自身的成长实际,明确指出具体的做法。

四、比较评判

此类题目,或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选文放在一起,让考生作同中求异的思考;或者一篇选文中两个不同的人或物,让考生作异中求同的思考,从而清楚地认识文章的本质特征。作答时要吃透选文材料的内涵,亮出自己的观点,能自圆其说,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用“观点+理由”方式进行回答。

【考点示例1】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发

①《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②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窜。”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③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恒。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④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⑤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⑥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

(有删改)

16.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

答:

(选自江苏省盐城市)

【解题指津】

此题考查学生对“尽孝”的认识及做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但要求考生要紧密结合选文的中心,并能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具体地说说自己生活中对父母尽孝的一些做法,给读者真挚细腻的感觉,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参考答案】

示例:⑴给父母好脸色,多与父母交流沟通;⑵搞好自己的学习;⑶适当分担家务;⑷多关心父母,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们,尤其是父母生病的时候;⑸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

【考点示例2】

谈热忱

佚 名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④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____。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待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終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⑤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⑥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⑦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有改动)

39.请结合实际谈谈选文对你的启示。

答:

(选自辽宁省丹东市)

【解题指津】

本题属于发散性思维题目,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热忱的认知。这道题要求考生在将选文与材料进行对比、链接的前提下,结合文章论述的事理,谈谈自己得到的启示,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做探究,说看法,作评价,言之成理即可。要注意:不能脱离文本和所给材料的主旨肆意拓展,也不能抛开自己生活的具体实际而空谈妄谈,更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参考答案】

示例:做什么事都要有热忱。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满意,却一直找不到原因。读完选文后,我意识到是因为我对学习缺乏热忱。所以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培养对学习的热忱,全身心投入其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猜你喜欢

热忱脸色示例
脸色暗黄用桂花
征订启事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开始看你脸色了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胡国安的电商热忱
看脸色
构建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语文学习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