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量明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2019-02-28陈文

环球时报 2019-02-28
关键词:鹿晗杨幂郭敬明

本报特约记者 陈文

娱乐圈假数据现象近日引发热议,蔡徐坤等“顶级流量”成为众矢之的。从“归国四子”引出的“流量明星”时代,到“流量明星”在2018年全面崩塌,再到2019年初流量数据造假被曝光,“唯数据论”“唯流量观”的眼球经济和流量明星们似乎一起迎来“水逆”。

被娱乐圈广泛认可的“初代流量”,是杨幂、李易峰等从IP剧《古剑奇谭》(2014年)中走红的明星。这部热剧之后,杨幂出演的《孤岛惊魂》《小时代》等一系列影片都是高票房低口碑,但高额片约和代言依然源源不断。“顶级流量”除了带来巨大票房和收视号召力,还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杨幂身上穿的、手中提的,都会引发粉丝和网友“扫货”,“带货女王”一词由此而来。真正宣告国内“流量明星”时代到来的,还是韩国男子偶像团体EXO组合中的几名中国成员回国发展,成为在微博上吸粉无数的“归国四子”(吴亦凡、鹿晗、黄子韬、张艺兴),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鹿晗。回国之前,鹿晗已是EXO组合的人气担当,粉丝多为活跃韩粉,熟悉偶像应援的各种套路。2012年9月10日,鹿晗转发关于曼彻斯特联队的微博获得1316万2859条评论,创下“微博最多评论博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经纪公司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粉丝开始纷纷套用日韩明星产业中的粉丝组织模式,为自己追捧的明星流量“拼杀”。也正是在这几年间,IP+流量明星的组合,开始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2013年至2015年,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没有一部在豆瓣评分过5分,但4部影片总计拿下17.9亿元票房。

在许多观众眼中,“流量明星”拿着天价片酬,却通过抠图、替身、倒模等方式不断制造低口碑作品。有国内数据网站统计2015年至2017年烂剧率100%的演员,鹿晗、迪丽热巴、张艺兴等人都榜上有名。此外,流量明星的市场号召力也开始被质疑。郭敬明在2016年暑期档推出高成本电影《爵迹》包含吴亦凡、陈学冬、陈伟霆、杨幂、林允、李治廷、王源等多位流量明星,但该片豆瓣评分3.8分,最终票房3.8亿元人民币,成为郭敬明电影商业化上的首次失手。渐渐的,许多观众形成“流量=演技差=烂片”的印象,在豆瓣等影评网站上,只要有流量明星出演,很多人直接给出差评。

“流量明星”背后的“饭圈”也引发观众反感。为了捍卫“流量明星”地位,部分粉丝在网络上容不得任何对偶像的批评,控评、反黑、举报成为他们维护偶像的常用手段,刷评分、刷销量开始形成闭环。2018年9月3日,爱奇艺宣布正式关闭前台播放量,声称是为了遏制“刷量”的不正当竞争。2018年10月14日,鹿晗工作室官微突然宣布“因安保原因临时取消郑州站演唱会”。对于为何取消,“不卖座”的说法甚嚣尘上。在电视剧行业,新一代流量明星出演的《流星花园》收视不利,鹿晗和女友关晓彤合作的《甜蜜暴击》收视平淡。与此同时,“流量明星”的带货能力也开始动摇。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过去“流量明星”代言合约经常一签就是一年,如今却普遍采取先来“试用期”,看到实际带货能力再说。

进入2019年,进入百亿票房演员行列的吴京、黄渤、沈腾,没有一个是所谓的“流量明星”。当“口碑为王”时代到来,流量明星甚至遭遇口碑反噬:口碑综艺《声临其境2》开播时有6.8分,但在迪丽热巴单场击败朱时茂、蔡明、白客等人晋级后,豆瓣评分滑落至4.4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在日韩等相对成熟的娱乐产业里,演员、歌手、偶像分得相对清楚,但在国内娱乐业还不成熟且流量明星裹挟数据来袭时,投资方和制作方都曾陷入盲目的流量崇拜。可是乱象一旦被厘清,从业者的理性就会迅速回归,“没有人真的想伺候那些缺乏演技基本功的流量们”。▲

猜你喜欢

鹿晗杨幂郭敬明
“钉”义自己
快问鹿晗
杨幂“自黑”也快乐
郭敬明的“小”与“大”
名人读《意林》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