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化学复习难点突破策略
——以有机合成推断为例

2019-02-2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

关键词:酯化产物葡萄糖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 潘 红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 王彦迪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不仅要“重温”并“串联”知识考点形成网络,自主构建“知识地图”,还需面对新情境、新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从容应对高考。

高考真题是最直接、最有用的复习资料,重视对历年高考真题的横向比较和纵向研究,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把握高考动向,精准识别高考重点,针对试题难点和认知障碍进行有效突破。

对于高考有机化学基础的复习,我们需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下面就以近两年高考全国卷有机选考大题为例,重点介绍有机化学复习的重难点内容——有机合成推断的突破策略。

一、对题给新信息进行静态剖析

近年来高考有机选考大题一般采取“合成路线(框图)+新信息+设问”的试题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高考试题命制具有“创新性”要求,使得题目中的新信息“层出不穷”,对同学们快速解题造成一定心理上的干扰。

例1H2O,则F、G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 。

解析:对此新信息(羟醛缩合)进行仔细剖析不难发现,断键和成键情况如下:

由F的分子式C7H6O及题给信息知F中应有1个—CHO,剩下—C6H5,故F为苯甲醛,然后“依葫芦画瓢”即可快速得出F→G的变化:

答案:略。

点拨:近年来高考有机选考大题中常见的新信息有:羟醛缩合反应、烯+炔→环烯、醛酮与NaCN的加成反应、卤代烃+NaCN的碳链增长反应、—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COOH的反应、酯交换反应、偶联反应、—NO2还原成—NH2的反应等。这些新信息在选修5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相关官能团的转化性质也没有介绍,不需要我们死记硬背,只需要对反应过程中断键和成键的位置做深度“解读”。

二、对题给合成路线进行动态分析

近年来高考有机选考大题的合成路线(框图)中的有机物信息呈现方式有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等,各有机物之间通过箭头(→)及箭头上方标注的反应条件连接,形成制备目标产物的一条完整的合成路线。试题设问点大多落在分子式、命名、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等上面,只要快速推断出合成路线中每一个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以上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下面以高考真题和改编题为例,在对题给合成路线进行多角度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快速突破有机合成推断的策略与方法。

1.从原料到目标产物顺推。

例2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

(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解析:由葡萄糖为六碳糖及“还原糖”(多羟基醛)的定义可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醛基的加成反应生成A[CH2OH(CHOH)4CH2OH],A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或称成醚反应)生成B(分子式C6H10O4),对比B和C的分子式(C6H10O4→C8H12O5)可知,B与1 mol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得到C()。同样地,对比C与D的分子式(C8H12O5→C8H11NO7)可知,C生成D是C分子中另一个羟基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即—OH 上的 H 被—NO2取代)得到 D(),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E(),至此解答完毕。

答案:(1)C6H12O6(2)羟基

点拨:(1)本题的“题眼”是葡萄糖的结构简式,由其分子式C6H12O6(六碳糖)及“还原糖”(多羟基醛)的定义,便能顺利写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由葡萄糖结构简式出发,结合合成路线中箭头(→)上的“反应条件”知,依次是“醛基与H2加成、多元醇分子内脱水成环(类似乙醇脱水成乙醚)、醇酸酯化、硝化(醇羟基—OH中的—H被—NO2取代)、酯的水解”,这些都是课本上出现的常规反应。

(2)本题还需特别注意一个实用推断策略,即对比有机物转化前后的分子式,结合结构简式和反应条件,快速判断出反应的类型。如对比B和C的分子式(C6H10O4→C8H12O5)可知发生一元酯化反应,对比C和D的分子式(C8H12O5→C8H11NO7)可知发生—OH上的H被—NO2取代的硝化反应。

2.从目标产物到原料反推。

例3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试确定上述合成路线中A、B、C、D的结构简式以及各步骤的反应类型。

解析:根据目标产物倒推,即可推出合成路线:

反应类型分别为:(8)酯化反应;(7)水解反应;(6)加成反应;(5)加成反应;(4)消去反应;(3)加成反应;(2)消去反应;(1)取代反应。

答案:略。

点拨:从目标产物到原料反推,即涉及复杂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逆合成分析法。它是将目标产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依次倒推,直到找到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确定最终的合成路线。

3.瞻前顾后,左右挤兑。

例4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

(2)由C生成D和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解析:从前到后顺推,对比题给信息①及由A到B的反应条件(CH3CHO,NaOH/H2O,△)可 知,A(芳 香 族 化 合 物)为C6H5CHO(苯甲醛);对比 B(C9H8O)→C(C9H8O2)→D(C9H8Br2O2)的分子式及转化条件,可知B为 C6H5CH═CHCHO,C为C6H5CH═CHCOOH,D 为C6H5CHBrCHBrCOOH。

从后到前逆推,对比题给信息②及由F到H的反应条件(催化剂),对有机物H进行“切割”,左侧圈内结构来源于G(甲苯的同分异构体),圈外结构来源于F,则G为,F 为结 合E→F的反应条件,由F继续逆推,则E为

答案:(1)苯甲醛 (2)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点拨:有机物的推断过程中不仅可以采取从原料到目标产物顺推的策略,亦可采取从目标产物到原料反推的策略,当然也可以综合起来双管齐下,灵活采取“瞻前顾后,左右挤兑”的策略。此策略的关键是找到“题眼”,即先确定一个结构明晰的有机物,如例4中的A和H。

值得注意的是,第(2)问的解答可以由C→D和E→F的反应条件快速突破,不难看出分别发生了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纵观近两年的高考有机选考题不难发现,合成路线中总有熟悉的简单物质、熟悉的转化条件和常见的反应类型,这些都体现了高考试题“源于课本”的特点,在复习备考中可以采取从典型代表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转化条件或反应类型的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夯实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面对高考题中“高于课本”的复杂新材料、新药物等真实合成路线时,就能快速入题,从容解答。

猜你喜欢

酯化产物葡萄糖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孤独是现代产物,了解其历史或有助抗疫克艰 精读
一种新型减摩剂的合成研究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超/亚临界水中还原糖分解特性
化学问答
辨证分型治疗葡萄糖耐量低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