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取石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临床观察

2019-02-26宋星凤

光明中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热熨吴茱萸输尿管

宋星凤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输尿管疾病,以往多以开放手术为主,90年代以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输尿管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使输尿管镜取石术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重要的手段。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及无石率高等优点,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至今已成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新型小口径输尿管镜的临床应用,极大提高了输尿管镜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痛、发热等[1],如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痛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2017年1月—10月,搜集我院88例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通过比较得出,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可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2017年1—10月在我院收治行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患者88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15例;年龄32~79岁。手术适应证明确: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中段结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37例,女7例;平均年龄49.6岁。观察组44例,男36例,女8例;平均年龄46.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大小及发生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行输尿管镜取石术(URS),术后留置尿管、双J管。

1.2.1对照组患者予一般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卧床休息6 h,平稳后取侧卧位或半卧位;低流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遵医嘱予输液治疗等。

1.2.2观察组在一般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如情志疏导、生活指导、中医饮食指导、吴茱萸热熨气海、关元、肾腧、膀胱腧等穴位,内服中药指导等。

1.2.2.1情志疏导本病病情易反复,患者易情绪不宁,应多关心病人,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避免紧张、恐惧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不良情绪会诱发痉挛而使疼痛加剧[2]。鼓励患者通过阅读书报、听轻音乐、放松操、按摩劳宫穴等来舒缓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2.2生活指导保持病室的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强光刺激等,避风寒,防感冒。注意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宜早期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利于小碎石的排出。每天饮水2500~3000 ml,分多次饮用,以保证每天尿量在2000~2500 ml以上,尤其是在夏季和夜间,必须睡前饮水,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饮水一般认为以草酸含量少的非奶制品液体为宜,推荐多喝橙汁、柠檬汁、酸果蔓汁。如有条件最好喝含矿物质少的磁化水,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冲洗尿路和排出小碎石[2]。应避免多饮用咖啡因、红茶、葡萄汁、苹果汁和可口可乐。指导留置双J管患者多喝水、勤排尿,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侧弯腰。

1.2.2.3中医饮食指导在泌尿系结石中,大多数都是含钙结石,主要包括草酸钙和碳酸钙,因而结石患者需严格控制草酸含量高、钙质含量高的食物。1)控制钙的摄入。指导摄入正常钙质含量的饮食,如乳制品(干酪、乳酸等)、豆腐和小鱼等食品,每天成人钙的摄入量应为1.0~1.2 g,避免药物补钙及长期大量食用高钙食品,如虾皮、牛奶等。2)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入。比如菠菜、咖啡、草莓、橘子、白薯、甘蓝、杏仁、花生、甜菜、欧菜、大黄、红茶、可可粉等,以减少形成结石的核心或晶体物质,降低致病因素[3]。3)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钠盐的摄入少于2 g。4)限制蛋白质的过量摄入。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大豆等,可引起尿钙和尿草酸盐排泄增多的同时,也使尿的枸橼酸排泄减少,并降低尿的pH值,是诱发尿路含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另外,嘱患者减轻体质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增加粗粮及纤维素饮食;减少维生素C的摄入;限制高嘌呤饮食。根据患者不同证型进行指导。1)湿热蕴结表现为腰痛或小腹痛,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浑赤或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4]。应多食冬瓜汤和核桃仁粥、内金赤豆粥,金钱草60 g水煎代茶,以清热利湿忌肥甘香燥、辛辣刺激之品。2)气滞血瘀表现为腰腹胀痛或绞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弦数者[4]。宜食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金针菇、胡萝卜、莲藕、桃仁、玉米、牛膝、黄精等,可选用玫瑰花泡水、瓜络茅根汤等,忌产气、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忌饮烈性酒[5]。3)脾肾阳虚表现为腰腹隐痛或绞痛,遇劳加重,排尿不畅,面色无华,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宜选用芝麻、黑豆、核桃肉、山药、大枣、莲子、桂圆、禽蛋、羊肉,以及茨实茯苓粥、当归羊肉汤等温补肾阳健脾之品,忌寒凉、生冷食物。

1.2.2.4吴茱萸热熨法吴茱萸热熨法是将吴茱萸加粗的海盐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熨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6]。注意事项:1)操作前注意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评估热熨部位局部皮肤情况等[6]。2)掌握禁忌症:热性病、高热、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腹部有性质不明包块者禁用此法[6]。3)热熨部位:取下腹部脐中下1.5寸之气海穴、脐中下3寸之关元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双侧肾腧穴、及骶部正中嵴旁开1.5寸处的膀胱腧为主要穴位。4)热熨温度以60~70 ℃为宜,年老者及感觉障碍者,温度不宜超过50 ℃,以免烫伤[6]。5)每天1次,每次15~30 min。6)热熨前先在患者前臂内侧试温,再将温度适宜的药袋放于相应穴位处,用力来回推熨,力量均匀,以患者耐受及舒适为主[6]。7)热熨过程中注意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6]。8)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不适症状及反应,及时处理。9)热熨后,患者可在室内散步,半小时内不得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6],并指导多喝水。

1.2.2.5内服中药汤剂1)湿热蕴结型:采用三金排石汤中药疗法,方药组成:金钱草30 g,五指毛桃20 g,鸡内金、泽泻各12 g,海金沙、石韦、滑石、牛蒡子、猪苓、王不留行和白芍各15 g[7]。以上药物每剂加水煎煮30 min,取汁400 ml,分早晚服用,每日1剂。2)气滞血瘀型:可采用金铃子散加减,川楝子、延胡索各30 g。3)脾肾阳虚型:可采用真武汤加减,内有茯苓12 g,芍药12 g,生姜9 g,白术9 g,附片6 g等。以上中药汤剂一般采用温服,同时根据患者证型指导:湿热蕴结者,宜饭前1小时温凉服;脾肾阳虚者宜热服。

1.3效果评价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焦虑负性情绪、主要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8]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焦虑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对比,对主要常见并发症如膀胱刺激征、腰部疼痛、肉眼血尿、发热等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2组患者SAS评分比较采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总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情况 (例,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SAS总评分对比 (例,

2.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也是我院收治的常见病之一。泌尿结石患者治疗后复发率高,患者对治疗容易产生焦虑,失去治疗信心,依从性降低。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情志刺激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9]。因此,对于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患者应及时予以恰当的情志疏导,正确具体的生活指导,个性化的辨证施护,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战胜疾患的信心,提高依从性。应用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开发食疗,利水通淋[10],祛病健身,调节机制,有效的减轻缓解了石淋所致的疼痛,预防疼痛复发,使病人积极配合各项治疗[5]。

吴茱萸性味辛、苦、热,有小毒,有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的功效[5]。《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温中下气,止痛,可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11]。加粗盐炒热后,置于下腹部气海、关元、双侧肾腧、膀胱腧等穴位,伴随着吴茱萸的药性,在热量的作用下,导入病灶,以达到消炎止痛、祛湿、化瘀的目的[6],可缓解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患者常见的膀胱刺激征、腰痛等不适。同时,吴茱萸局部用药药效持久,可以直达病处,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因此,对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科学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围手术期恢复,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从长期随访的结果来看,可以有效预防患者结石的复发率。

猜你喜欢

热熨吴茱萸输尿管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0例的临床观察
热敷温熨消寒止痛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砭石热熨背部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