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家庭中医康复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恢复的影响

2019-02-26付伟琴

光明中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神经

付伟琴 钟 阳

中医将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中医“项痹病”的范畴,主要致病机理为正虚劳损,筋脉失养,或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中医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作为普通根治性治疗措施和方法,在患者疾病治疗和配合护理领域内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2],且以颈肩肢痛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恢复影响为主导的效果研究中,实施相关程度的治疗配合和护理方法[3],在临床实践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护理规范价值。在以家庭康复护理为主导的护理辅助治疗方案解决中,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4],本研究为探讨家庭中医康复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恢复的影响,选定我院2014年—2017年以来收治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课题论述对象,具体实验结果分析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定我院2014年—2017年以来收治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照护理策略方式不同,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68.51±0.5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9年,平均(10.95±1.76)年。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8.33±0.5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9年,平均(11.05±1.66)岁。2组患者基础材料在年龄、性别及其平均病程上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纳入研究范畴的所有患者年龄22~66岁。病史诊断:颈、肩、臂疼痛或麻木,向上肢或枕部放射;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颈椎旁压痛;肩及上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5]。实验室检查结果:压颈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颈椎部位异常[6]。

1.3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的家庭中医康复护理,临床观察和比对2组疗效及其对患者恢复疗效。普通护理:执行康复科一般护理普通;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避免处于过度屈曲位或者长期固定于同一姿势保持正确体位;指导患者良好的睡眠习惯;以颈围的护理指导作为康复指导的重要方法加以推行;护士引导下的牵引运动锻炼;合理的医疗体操;日常工作中不良坐姿的纠正;严格遵守体育禁忌证锻炼规范。家庭中医康复护理:家庭中医康复护理不是盲目的护理,而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健康教育环节中,实施中医护理,在具体的细化场景描述中,以适度性和合理性原则为己任,在实际的软硬适度的颈椎稳定性和中医情志疏导中,以避免和预防呼吸道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发生。针对不同病因患者的治疗,血瘀症患者的辨证护理中,以疏通经络和饮食清淡易消化等为基本护理重点、此外在穴位注射和手法按摩治疗及中医药顿服治疗中,严格遵守服药禁忌证及定期的功能性锻炼等;尤其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精神调护,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

1.4疗效评定将临床疗效分为优秀、良好、一般3个等级。优秀:患侧疼痛症状消失,且无预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良好: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预后康复进展加快;一般:经随访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优秀+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5观察指标依照《临床颈椎病评分标准》(CASC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标准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和改善效果进行评定[7]。

1.6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设计和分析系统(Statist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DAS)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以%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资料均数值情况2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在性别、年龄及其病程均数值整体差异对比上,检验值均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资料均数值比较 (例,

2.22组患者护理疗效情况观察组护理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恢复效果影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CASCS评分、V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ASC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73.75±3.40)分、 (90.14±5.53)分和(2.77±0.87)分、(0.95±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SCS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是以颈椎的退行性变化为主的临床疾病类型,以颈、肩、枕部感觉异常,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及颈部的僵直状态为临床主要症状改变[8]。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9],该病的主要临床病症通常以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常见,该病主要表现为肩部、颈部、手臂麻木,且上肢无力等情况,整体病程相对较长极为容易反复发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姿势不恰当、睡眠体位较差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受到外力撞击等情况,均极有可能引发患者颈椎病复发及病症加重。对此针对颈椎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予以正确的康复指导及康复功能配合训练,进而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成效,预防病症复发。此外由于临床医疗资源过于紧张及患者受到临床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影响,诸多患者都无法长期实现住院治疗,患者的颈椎病病程也普遍较长,极为容易直接对患者的工作能力及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患者极为容易发生悲观、焦虑不安类情绪。在中医药治疗特色和护理广泛运用于临床中,相较传统临床对症治疗护理模式,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恢复疗效。经临床相关文献研究证实[10],通过实施中西医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相较传统康复护理,患者的疾病整体恢复状况,睡眠状况,生活方式改善等多方面均起到有效影响。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主要病因机理,是由于患者的颈椎间盘过于突出,且患者颈椎增生,小关节增生所致,对患者的神经根造成压迫应力,导致患者神经根发生充血黏连水肿。经过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家庭中医康复护理,予以患者颈肩部推拿按摩,能够有效疏通患者经络,且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对患者血液循环有效改善,进而减少患者的肢体麻木痛感。通过增强患者的颈椎部位具体活动范围,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颈部血压循环,对水肿有效消除。前身颈部韧带可以根据患者的颈椎部位,适当调整适应力有效纠正患者不良姿势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经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观察组护理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ASC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73.75±3.40)分、(90.14±5.53)分和(2.77±0.87) 分、(0.95±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家庭中医康复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恢复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肢体疼痛缓解率及其较高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且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证实通过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从患者家庭生活护理环节着手,在生活起居、情志疏导、饮食调护、中医药治疗康复训练指导及其健康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恢复及生活状态。家庭中医康复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及健康恢复效果与普通护理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家庭中医康复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肢体疼痛缓解率及较高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且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病友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