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2019-02-26李彬彬

光明中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干姜麻黄

李彬彬

感染后咳嗽指的是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临床症状消除后,患者仍存在咳嗽不停现象,迁延不愈[1]。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出少量白色黏性痰或刺激性干咳,通常可维持3~8周,部分患者甚至可持续更长时间,给其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中医学中,感染后咳嗽属“咳嗽”范畴[3],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致使肺之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进而引发咳嗽,寒饮内停不得消散,致使咳嗽不停,且极易反复发作。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医治疗方案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小青龙汤加减在感染后咳嗽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感染后咳嗽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42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7~72岁,平均(37.86±7.24)岁;病程11~53 d,平均(37.58±8.23)d。研究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19~71岁,平均(37.85±7.26)岁;病程13~51 d,平均(37.56±8.24)d。2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病史,肺功能无异常,患者均知情,且已签订同意书,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引起咳嗽者,有药物过敏史,伴严重肝、肾、心等疾病者,资料不全者,配合度差者。

1.3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即给予阿斯美胶囊(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669,规格:60 s),口服用药,每日3次,每次1~2粒;研究组则接受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汤剂组成:清半夏15 g,蜜麻黄6 g,干姜6 g,桂枝6 g,细辛3 g,生白芍15 g,生甘草10 g,白芥子15 g,五味子10 g。若伴里热者,加石膏20 g,若伴咽痒者,加玄参、牛蒡子各15 g,若伴口干者,加沙参、麦冬各15 g。加水武火煎煮,煎煮100 ml后取汁服用,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

1.4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跟踪随访7 d未见复发;有效:治疗后症状减轻明显,咳痰量降低,随访7 d未见加重;无效: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随访期间病情加重或复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2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咽痒、咳嗽、咽干、喘息、咳痰、胸闷6项,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同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情况,其中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咳嗽、咽痛、恶寒发热4个方面。

2 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显效21例,对照组显效14例,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86%相比于对照组76.19%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3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χ2=4.4594),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42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3个月的跟踪随访,对照组出现9例复发,复发率21.43%(9/42);研究组出现复发的有2例,复发率为4.76%(2/42),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1258)。

3 讨论

咳嗽属于肺系疾病的症状,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作为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5]。感染后咳嗽指的是多种病原体致使的呼吸道感染,继而发生继发性咳嗽的症状。由于该病的症状不够典型,较多患者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给予其各自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致使抗生素泛滥使用与浪费医疗资源[6]。正确诊断的患者对其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后,咳嗽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除,虽然大部分患者能够自愈,但延续时间较长,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医的不断推广,临床开始应用中药方案治疗感染后咳嗽疾病,因此,本研究主要对感染后咳嗽患者84例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该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感染后咳嗽治疗过程中实施小青龙汤加减法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概率低。原因分析为:阿斯美胶囊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药物,具有降低气道反应、抗炎作用,对支气管起到明显的扩张效果[7]。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患者存在的症状未能进行有效改善,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多,且停止用药后疾病极易反复发作,预后效果不甚理想[8]。感染后咳嗽属中医“咳嗽”范畴[3],主要是由于外感六淫,致使肺之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进而引发咳嗽,临床治疗需以宣肺肃降为主。小青龙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9],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主治之方,方中的桂枝、麻黄可散寒解表,同为君药,其中桂枝有温阳化饮之效,麻黄可利水消肿、宣肺平喘、回阳通脉,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脉浮紧,鼻塞,无汗,头、身疼痛,恶寒发热等病症;细辛性温味辛,既可外散风寒,又可内祛阴寒,同时有止痛、镇咳之效;干姜大热、大辛,可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干姜与细辛共为臣药,合用后有温肺化饮之效,同时可助桂枝、麻黄通畅阳气、解表散邪;清半夏可祛湿化痰、止呕散结、降逆;桂枝与白芍配伍,有调和营卫之效;五味子可收肺止咳,与白芍配伍能防温燥伤津、肺气耗伤;白芥子有利咽止咳、降气平喘之效;甘草可调和诸药,有润肺、解毒之效,常被用于治疗心悸、脉结代、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能解附子毒[10]。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平喘、温肺散寒之效。现代药理学证实[11],小青龙汤具有调节血管、抗炎、抗敏、平喘等功效,促使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功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中麻黄的主要成分有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对5-羟色胺的拮抗作用明显,可对支气管平滑肌进行有效松弛,提升肺灌注量,麻黄挥发油可起到祛痰的效果;干姜、细辛、白芍、五味子均有抗组胺效果,干姜与细辛还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麻黄、桂枝可以对抗原抗体的结合进行有效阻滞,甘草、细辛具有解热与抗过敏抗炎的作用,干姜、甘草能够促使呼吸道黏膜的排泄。同时有研究发现[12],小青龙汤加减法对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水平,促使肺功能得到改善,以PEF与FEV1的改善最为显著,进而对患者存在的咳嗽症状进行明显改善。小青龙汤加减中各种药物都有补虚泻实的效果,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气血补充,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加减治疗,使得治疗更具针对性,可最大化发挥药物改善咳嗽症状,防止疾病的复发。此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小青龙汤可以发挥明显的抗组胺疗效,可以有效收缩离体豚鼠的气管平滑肌,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的β受体与糖皮质激素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可明显提升致敏小鼠中脑DA与AD的分泌量,减少5-HT、HIS的分泌量,促使肥大细胞膜的稳定,阻滞肥大细胞的脱颗粒过程,同时还可以对哮喘小鼠肺中的Th2、Th1数目进行选择性减少,对免疫平衡进行有效调节,以减轻气道的炎症反应,减少气道的高反应性。受时间、样本数量等因素局限,关于2种用药方案对患者不良反应、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加减法在感染后咳嗽中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且复发率低,临床可行性良好,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干姜麻黄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浅谈干姜在热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