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2019-02-24尹凤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诊断率定性肝癌

尹凤日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广西 南宁 530199)

相关数据显示肝癌发生率、病死率在全身恶性肿瘤均居前十位,是致成人死亡的主要肝脏疾病,严重对人们身心健康、生命质量造成威胁,临床认为早发现、早治疗是延长病变者生存时间的关键。因此如何准确诊断、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得到临床关注,近些年医疗水平进步,影像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癌症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MRI-LAVA)增强是目前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手段[1]。前者能有效反映病灶生物学活性、早期病理改变信号,而后者能显示病变脏器血供变化,从而为早期诊断、鉴别疾病提供依据[2]。但目前有关DWI、MRI-LAVA增强在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率比较的报道较少,故本文通过观察2014年7月—2018年8月期间127例患者以上述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的检出率、诊断率差异,旨在为今后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7月—2018年8月期间医院诊治的12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完整,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无言语、精神障碍,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127例患者经检查共发现167个病灶,年龄最小者31岁,最大者73岁,平均(49.2±5.7)岁,男65例、女62例,疾病种类:肝癌32例(48个病灶)、肝血管瘤20例(24个病灶)、肝脏转移瘤26例(32个病灶)、12例肝硬化再生结节(18个病灶)、肝囊肿22例(26个病灶)、15例小肝癌(19个病灶),本次根据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增强组、DWI成像组,每组例数127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以Philip NOVA Due 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扫描,采用8通道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采集信号,先行MRI平扫,后行DWI扫描,最后给予MRI-LAVA增强检查。

MRI平扫:患者入室后取仰卧位,行呼吸触发脂肪抑制的FRFSET1WI、T2WI及屏气脂肪抑制的FSPGRT1WI扫描,参数:层距、层厚依次为2mm、8mm,共扫描20层,冠状位以呼吸触发脂肪抑制3DFIEAST进行扫描,参数7mm,扫描20层。

DWI扫描:扫描序列选择SE-EPI采集信号,参数:TE=57ms、TR=6300ms, 激 励 次 数(NEX)=4, 矩阵为128×130,层距、层厚依次为2mm、8mm,视野42cm×42cm,共扫描20层,腹部脂肪信号通过脂肪抑制、非屏气EPI抑制,来消除伪影,设置两个不同弥散系数(b),b=500s/mm2、b=0,后利用相应软件,根据b值拟合ADC图,并测量病灶兴趣区ADC值,ADC值测病灶最大3个层面,取3次测量平均值,注意避开坏死、血管等区域,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MRI-LAVA增强扫描:经肘静脉使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剂量0.1mmol/kg、注射速度控制在2.5ml/s,行横断位动脉期扫描(注射15~25s后)、行门静脉期扫描(注入47~60s后)、行增强延迟扫描(注入3~5min后),参数:TE=2.2ms、TR=3.6ms,矩阵为288×256,层重叠、层厚依次为2.5mm、4mm,FOV:360~420mm。

1.3 观察指标

所有图像均由两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科医师进行分析,观察两组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组疾病诊断率差异。将病灶准确率、检出率分为3级[3]:1级:影像无法显示病灶;2级:能显示病灶且无法定性诊断;3级:得到清晰病灶影像,可定性诊断病灶。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学结果采用SPSS19.0系统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观察

肝癌和小肝癌,MRI平扫T1WI低信号、T2WI高或略高信号,DWI扫描为高或略高信号,MRI-LAVA增强检查,动脉期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减弱,延迟期低信号;肝结节性病变MRI平扫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高或略高信号,DWI扫描为略高信号,MRI-LAVA增强检查,动脉期有强化,门脉、延时期强化消退。

2.2 病灶定性诊断、检出情况比较

增强组167个病灶共检出132个,127例,定性诊断103例,检出率79.0%、定性诊断率分别为81.1%,DWI成像组共检出125个、定性诊断85例,检出率、定性诊断率分别为74.9%、66.9%,组间比较两组病灶检出率无差异(χ2=0.474,P>0.05),增强组定性诊断率高于DWI成像组(χ2=5.240,P<0.05)。

3 结论

有数据显示我国肝癌死亡率在癌症中仅排在肺癌、消化系统癌之后,早期多无指向性症状,入院确诊时疾病多发展至中晚期,造成临床治愈率低、患者预后差,近些年肝脏恶性病变发生几率明显上升。临床认为早期诊断、明确肝脏病变性质对后期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MRI是疾病诊断有效手段,但大量实践表明常规MRI检查有20%~40%肝脏病变无法明确性质,因此如何能提高对肝脏恶性病变诊断、鉴别能力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4]。

本次两组病灶检出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增强组定性诊断率高于成像组,P<0.05。临床认为在增强检查中动脉期强化特点对病变性质鉴别有较高重要性,有研究表明肝细胞逐渐癌化可造成肝脏由门脉供血转变为肝动脉供血,故造影时动脉期表现为快速增强。且随着肿瘤恶化程度严重,瘤内血管数量越多,供血动脉迅速生长,检查时动脉期快速增强程度就越明显,因此临床根据病灶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诊断肝脏病变性质,具有较高敏感性[5]。DWI通过检查人体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来判断肝脏病变程度,其能对病灶病变性质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信息。有研究表明肝癌、小肝癌由于为实体瘤,水分子运动受限,其ADC值会偏低,而结节性病变水分子可自由运动,ADC值偏高,故DWI用于肿瘤检出敏感性、特异性较高[6]。但DWI检查易出现漏诊,分析原因可能与其磁不均匀敏感有关,同时受患者呼吸位移、胃肠道积气影响,导致检查中可能存在图形扭曲变形情况,从而造成部分病变ADC重叠,鉴别困难。

综上所述,小肝癌、肝结节性病变以DWI、MRI-LAVA增强检查,均具有较高病灶检出率,DWI定性诊断率较低。

猜你喜欢

诊断率定性肝癌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