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高产栽培和管理技术

2019-02-23李玉洪

绿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油茶树幼林松土

李玉洪

(桂林市兴安县林业局,广西 兴安 541300)

1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1.1 优良品种选择

发展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产业,选用良种壮苗是关键,新植油茶林一般4年开始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如果种苗出了问题,要影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油茶产业发展成也种苗,败也种苗”。油茶种苗质量是事关油茶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适宜广西及周边地区栽培的油茶良种有岑软系列和湘林系列,受到林农广泛认可。

1.2 油茶造林地选择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五省。油茶属阳性树种,喜光、喜暖湿、喜酸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在深厚肥沃的林地上,油茶生长快,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因此,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充分发挥油茶的生长潜力。造林地坡面应选择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以海拔800 m以下丘陵、缓坡、中坡中下部,土层深厚(土层厚度80 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土为好,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阴坡及积水低洼地。林地指示植物为:铁芒箕、映山红、白茅等。

1.3 整地

整地时间宜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整地的作用是通过翻松土壤,改良林地土壤结构,提高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提高土壤肥力,为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山地栽培条件下,整地应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应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1.3.1 全垦整地

适用于15°以内的缓坡地, 炼山后,清除杂物,全面垦复,深挖 30 cm 左右,并在低洼处开设排水沟,然后按株行距 2 m×2.5 m或2 m×3 m挖定植坑,定植坑规格为:60 cm×60 cm× 50 cm 。

1.3.2 水平阶梯整地

适用于16~25°的坡地,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梯间距 2.5~3.5 m,梯面宽2~3 m,并按株距挖定植坑:60 cm×60 cm×50 cm 。

1.3.3 大坑、撩壕整地

适用于坡度在30°左右的坡地。按株行距沿等高线定点挖坑,坑规格为: 70 cm×70 cm×60 cm。

整地挖坑时注意将表土、心土分别堆放,挖出的土让太阳曝晒约10 d,复坑时先填表土,后复心土,回填心土至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地面 15 cm 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积水。复坑时施足基肥,基肥宜选用草绿肥加农家肥或复合肥,分层埋入土中。如施复合肥,肥料应与穴底土要充分拌匀。

1.4 栽培方法

1.4.1 栽植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翌年春季的3月上旬,以冬末春初为佳。造林适宜在阴天、小雨天或者在晴天傍晚进行。

1.4.2 栽植密度

合理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抚育管理水平及经营条件而定,为早结丰产株行距以2 m×2.5 m或2 m×3 m为宜,即控制在111~133株/亩。

1.4.3 苗木规格

采用2年生苗木造林,苗高20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苗木粗壮、无病虫害,伤根少。

1.4.4 品种配置

油茶自花授粉结果率低,要靠异花授粉,因此,合理的无性系配置(配置授粉无性系)是油茶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无性系配置数量一般要5个以上,无性系之间配合力要高,花期大致相同。

1.4.5 栽植

分裸根苗栽植和容器苗栽植。裸根苗栽植:先把苗木放入穴中,回土至1/3,提一下苗让根系舒展后踩紧,做到苗正根舒,然后边覆土边踩紧。深度以苗木根颈入土1~3 cm为宜,不能埋叶或露根,栽后复一层松土。在基部围土成盘状,以利保水。苗木宜随起随栽,及时浆根,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栽后遇干旱,要及时浇水。容器苗栽植:塑料袋容器苗栽植前应将塑料袋剥去,其他栽植方法与裸根苗大致相同。造林后约7 d,进行造林成活率检查,发现缺株、死株或病株,宜选择阴天或小雨天及时补种。

2 油茶管理技术

2.1 幼林管理技术

为了保证油茶栽培过程中的成活率和早产丰产,油茶在栽植后应及时的进行幼林管理,以便为油茶树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1.1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及时清除杂草,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有利幼林生长。造林当年9~10月除草松土1次,种植后3~4年内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三伏天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

2.1.2 垦复

冬垦是油茶丰产的重要措施,能加速土埌熟化,疏松土埌,改善土埌水肥条件,有利根系伸展吸收,促进生长,同时冬季油茶正处于休眠期,挖伤的根系在春季可促进新根萌生,增强吸收能力,冬垦还可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可结合施肥进行,2~3年进行一次。

2.1.3 水肥管理

造林2~4年施肥特别重要,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与长效肥相结合,追肥以氮肥为主,50~100 g/株为宜,促进幼树树冠生长。油茶怕渍水和干旱,雨季时注意及时排水,夏秋季干旱时及时浇水。

2.1.4 树形管理

主要对幼树进行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冠形,为丰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促进油茶树的生长,应控制顶端生长,促进侧枝生长。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 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 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继续培养正副主枝。修剪后应及时除萌,幼树时不宜过重修剪,1-3年内的幼树花蕾应摘除。

2.1.5 合理间作

种植后1~4年内,林内空间大,可间种黄豆、花生等豆科植物,保持林内无杂草,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这些豆科植物不与油茶树争水争肥,还可为油茶幼林提供合理的土肥水热条件,既增加短期收益,又增加土壤肥力,为油茶幼林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油茶树成林管理技术

据调查,通过科学的抚育管理,油茶林产油量可以数倍增长,效益明显,因此要重视成林的抚育管理。

2.2.1 冬春垦复

为了提高成年油茶树的产量,应定期在春天或者冬天的时候对油茶地进行深挖垦复,以便疏松土壤、提高肥力。一般3年1次,深20~25 cm。垦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土,根据地形选用不同的垦复方式。

2.2.2 夏季浅锄

在夏季的时候,是油茶树的壮果长油和花芽孕育的时期,这时应进行浅锄杂灌,深度一般为10 cm左右,将杂物翻入土壤中以作肥料,可保水增肥。

2.2.3 施肥

参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因地制宜使用,并尽量就地取材,广辟肥源。应以土杂肥、有机肥为主,根据其需肥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微生物肥、微量元素肥等。采用撩壕垦复的,将肥料施入壕沟内再覆土;采用带状或全垦的,将肥料撒在土壤表面,结合垦复深翻埋入土中。成林施肥一般一年2次,5~6月份追肥,11~12月份越冬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株0.5~1 kg;冬肥以有机肥为主,10~20 kg/株。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氮、磷、钾,科学搭配施肥。

2.2.4 调整密度

密植林分一般在10~12年枝条互相交叉,此时,应视林地情况分次进行间伐,合理密度每亩控制在80~120株。

2.2.5修剪

合理修剪可使油茶产量提高,枝叶感病率降低,多在采果后或春季萌动前进行,修剪原则: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要尽量保留结果枝春梢,剪去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等。修剪时一次的修剪量不宜过大,避免枝叶损失过多的养分,同时必须在修剪后进行抹芽、除萌。并及时清除病株、死株。

2.3 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茶的病虫种类很多,其中造成严重减产的有炭疽病、煤污病、茶梢蛾、象甲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病虫害主要种类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防治的主要对象,油茶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生物防治和林业技术防治为主,通过整枝修剪、垦复抚育等措施,减少病虫源,控制病虫危害,减少损失。除非大规模爆发病虫灾害时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严禁使用高残毒的农药。

猜你喜欢

油茶树幼林松土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茶耳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的探讨
老家的油茶树
清晨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