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9-02-2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宝玉石校企高质量

徐 杰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0.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而展开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对于高校而言,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核心元素。如若校方能够稳定教师资源的质量,就能够在可控条件下完成对教学层次的升级。但高校环境中的教师资源基本已经稳定,即使出现新教师也多为年轻且不具备深厚经验的青年教师。故在多方限制条件下,多数高校便都会选择使用校企结合的形式,旨在利用企业中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来提升校内所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从上述现代学徒制的优势要点来看,本文所选定的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而开展的教学改革活动便明显具有切实的研究价值。

1.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人才市场的变动现状分析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直接与国内的珠宝市场以及各个文玩古玩市场相关联,但这类行业中“手艺人”居多。也就是说,基本上能够在这类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手艺人都属于学徒制出身,他们会拜师学艺,只学习自己老师的手艺并将其与自身的经验融合,直至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这种得天独厚的学习方式相比于高校环境中的系统性学习,的确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当前该专业的人才市场中,明显是这些民间出身的学徒更受市场欢迎。

但近年间,随着国家以及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人才市场已经逐渐开始偏向于接收经过系统教育的专业人才。这对于高校而言明显为正面发展契机。虽然就业形式比较乐观,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毕竟属于工艺属性,而高校并非为专一的工艺学校,因此仅凭高校自身的教育实力明显不能完成预期内的教学效果。故当前已有多数高校选择开通校外合作渠道,试图通过稳定的外部联通来提升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这种现象也带动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人才市场的变形,即当高校选择创建对外合作形式时,市场对于人才的考量机制便越发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各个高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教学人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便应该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持续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恒定目标,如此便能提升专业内教学改革的实际价值。

2.当前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育人方向同社会需求存在偏差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各个珠宝行业已经将经营市场逐渐从核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延伸到了中小型城市中。这种行为不仅仅代表着珠宝市场正处在拓展状态中,更是昭示着各个中小城市已经进入了新一阶段的消费水平中。珠宝市场的扩散发展也为与该行业对应的加工以及鉴定行业做出的关联性影响。市场中对于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正逐渐扩大,于是相应的教学院校数量便也正随之提升。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并非全部的发展都具备正面属性。部分私立院校在看到日渐升级的人才市场情势后,便选择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之中加收学生。加收学生一方面可以增加高校的经济收入,为高校创新教育工作做出推动性举措,但人数的增加也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行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且部分高校在教学领域并不具有高质量特性,故在社会紧急需求高质量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加收学员但教学质量未提升基本只会导致一种结果。即校方的就业质量迅速下降,并加重专业内学生的就业难度。

2.2 校企合作并未达成“深刻”协议

实际上在部分校企合作形式中已经包含了与现代学徒制类似的内容,但实现真正的现代学徒制需要高校和企业达成深层次的合作观点。而事实上当前多数的校企合作状态都处于一种互相试探的状态中。高校不肯将学生完全交托给企业中的师傅,而企业也常常会顾忌高校的态度而并未给学生提供最真实的技术水平。在这种制度下产生的教学行为明显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质量,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质量,令他们的手艺能力终身停滞不前。同时也有部分高校在拟定校企合作合同时,仅使用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便认为已然完善。但事实上一些类似于招生要求、实时方案以及师傅考评等内容均需要被添加到常规的教学范围中。故针对此,高校便应以此为思路进行深度改革,进而改良这一现状。

2.3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无过多关联

在考察部分高校学生的实习结果后发现,在理论考察阶段,多数学生都能够针对玉器的成色、样式以及年代进行深层次的描述和分析,而一旦高校给出一些实体物质要求其进行加工或鉴定时,这些学生往往都只能面面相觑,即使参与做工也很难拿出样式和手艺均成熟的作品。导致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高校内部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所致。即高校过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并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加以密切关联。从而导致学生即使参与实践教学,也很难将心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操作相结合。其二则是高校与企业并未实现密切互动。即高校并未在学生进入企业前与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交流,从而令企业对于高校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具体的培养过程并不熟悉。如此一来即使学生完成了实习任务,也很难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习期间所积攒的实践经验高度结合。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3.1 充实校内教师资源内的专家成员,提升校内教学质量

针对校内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现状,高校不能永远仅依靠外部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故针对此,高校可以广招贤才,直接在各个领域中聘用专业人才并签订长期合同,直至高校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育水平能够达到预期内质量。如若高校在招聘期间未能达成预期内水平,则可与当地的专家协会达成合作关系,直接邀请专业的专家人员入校开展讲座。这样一来,专家的研究事业不会被高校的规定所束缚,高校也可以在固定时间内有效利用专家人员的经验,充分提升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

高校也可以将当前校内的教学人员按照能力进行排序,能力较高的教师应形成师徒制,直接增加高校内部专业性人才的质量。能力偏低的教师应形成导师制度,提升教师指导的作用范围。对于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而言,高校应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融合,上半节课开展理论教育,下半堂课直接进行实践教学。这样一来便能有效减少学生从理论到实际中的记忆缺失现象,直接提升高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

3.2 改良考核方式,提升现代学徒制落实力度

高校应改良考核方式,直接将考核调整为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的形式。首先,高校可剔除部分处于累赘状态的理论考核标准,进而使用一些更具价值的实践标准添加到考核体系中。同时高校需贯彻过程考核这一概念,重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在完成考核项目时的过程表现,尤其要重视以能力为核心进行判断,成品仅为参考用,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其次,高校在设定全新的考核方式时,应该尊重“师傅”的意见。要将师傅所独有的经验总结到考核体系中,真正将体系建设做为教学结构中的一种,也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清晰的考评原则下明确衡量自身能力的基本评价内容。最后,高校在更新考核方式时,也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例如在项目设计进程中,学生的理论课堂表现占据总分数的20%即可,40%为实践课程的手法以及表现,10%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态度,最终的30%则为成果测评分数。这种分配方式可以作为大部分考核形式的参考所用,具体则仍然要以“师傅”以及高校的主观思路为主进行调整。

3.3 加强校企融合深度,成立高质量师徒交流途径

高校应该针对现有的校企合作制度进行深度联系,重点在于解除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现象。首先,高校应该切实履行对企业的承诺,需将高校内的高质量人才优先送往企业进行择选。需保证企业可第一时间获得合同中应有的利益收入。其次,企业应该放下成见,将企业内真正具有高质量实力的前辈作为指导教师,真正构建高质量且稳定的现代学徒制度。再次,高校也应该在校园范围内建立实训基地,重点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和单纯的实训场所,也为校园内所聘用的专家人才提供可用场所,继而为学生展示更加全面的理实一体化技术。

4.结语

综上,本文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作为核心,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当前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具有较为乐观的发展趋势,故各个高校应该适当更新教学模式,尽可能利用现代学徒制来提升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的就业实力。

猜你喜欢

宝玉石校企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基于宝玉石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常见宝玉石鉴定方法及步骤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几种蓝色宝玉石材料的宝石学特征对比研究
云南文山地区宝玉石成矿规律与成矿区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