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探究

2019-02-22王可心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型教学活动

王可心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0.引言

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对外的经济、贸易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机会不断增多,汉语及英语之间的翻译成为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且现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并设立了专门的翻译专业。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现有效性教学,是培养出综合型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

1.“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概念解读

1.1 教学目标的确立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分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及表现能力、语言的转换及表达能力等。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使用能力,通过对学生翻译的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进行提升。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人才的素质及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建立,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主要为双语分析能力、双语翻译能力、双语转换能力及专业化的知识结构构建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1.2 课程教材的选择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学活动中教材的选择中,应更多的注重翻译理论及实践课程教材的选择中,需要注重实践性及应用性,并且在教材的选择中应选择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材。应用型本科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其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材内容中应包括我国的翻译发展史及翻译的标准、技巧、原则及方法等。其次,在英语专业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需要将适用性及应用性结合至教材内容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内容及情景,例如旅游情景 、经贸合作等。最后,在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材设置中,应更加重视实践内容,继而实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2.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问题

2.1 教学手段稍显落后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稍显落后,因此英语专业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无法完全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的落后主要体现在,首先,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短缺及教师现代化教学意识的缺失,使得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现代化的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多以案例教学、实物展示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中对于教学环境的需求较大,并且依靠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设备的缺失将使得教师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中缺少积极性及主动性。其次,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任务及“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皆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素质,而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仍以教师教授为主,缺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效性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仍未实现。

2.2 教学计划仍需完善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学计划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学的目标计划及教学评价计划。首先,应用型本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前应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不断完善和调整“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现阶段的教学课时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已经大幅提升,但在出去计划中名义实践活动及时间外,学生用于实践的学识仍然偏低,并且大量的理论教学及公开课程占据了较多学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无法活获得充足的时间实践及主体地位。其次,教学评价机制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机制之中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不相符,无法起到强化及鼓励实践教学的作用,并且对于教师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激发作用较小。

2.3 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其中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及教师的专业素质及现代化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师的英语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是应用型院校英语专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实现的关键之处,教师的能力及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教师资源,大量的年轻教师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中开始教学工作,因此缺少教师实践的训练,继而专业素质及能力不足以满足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及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和意识有待提高。

3.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途径

3.1 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对于英语知识学习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建设中,应加大财政的投入,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所需的教学设备及教材等,保证实践性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构建之中应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并不断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学生的提供更多的英语实践岗位,将校园实践岗位的培养环节作为英语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及就业岗位的起点。其次,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坚持理论和实践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及实践,充分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

3.2 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转变教师和学生的理念,使得教师及学生认识到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继而更加重视翻译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后,应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现,并基于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并非应试能力。学生的学习理念转变主要体现在重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并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活动中,应更多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并将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及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结合至教学活动中,并不断解放教学思想,大胆的调整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最大程度上提高英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及课程结构。

3.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 课程有效性教学中,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考核和测评机制,规范化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及评价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好改革,并不断落实岗位职责,继而提高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的工作绩效。并给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的落实开展需要不断深入宣传英语翻译能力的教学活动,使得英语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继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评价和考核环节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客观认识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主要渠道,能够使得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继而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教学计划,提高英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4.结语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因此高等院校毕业生正在面临者研究的就业形式及发展前景,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性教学实现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更多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并将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及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结合至教学活动中,继而实现有效性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应用型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