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2-22高志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高志勇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17)

0.引言

在高校环境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不局限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中,在实践教学、课外教学以及社会活动教学中,校方都能够利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而在当下,我们国家正要求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动大学生参与创业。故针对此,国内多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部便逐渐开始以创业教育为视角,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加入了“创业型人才”的思想文化内涵,旨在通过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方式,为高校培养创业人才做出思想层面上的推进举措。

1.以创业教育视域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点分析

1.1 需以创新理论教学为主导

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思政教学体系中,必然需要思政体系做出适当的变动。因此融入实际上就代表着思政教育将面临“必然创新”。创新思路可以分为四点,其一为方法上的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眼界,眼界广度决定创业质量。因此思政教育必须要采取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来充实教学体系,进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视角。其二为内容创新。思政教育体系中需要融合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和传承精神,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质判断与衡量观念。其三为使用弹性教学,不应注重于维护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思维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其四则为评价创新。该点注重于改良评价机制,在机制中融入创业教育思想,进而将思政教育评价系统变为可衡量双重教育效果的机制,充盈高校教学考量的效率和多样性质量。

1.2 需以创新育人模式为进阶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理论课程为主,重视对学生思想和理论知识和培养和夯实。但在创业视角下,高校必须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活动能力。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团队便应将教学模式由“从学到做”变更为“在做中学”。彻底转变学生认为思政课程即为“理论课程”的这一固定印象。同时,融合型教学模式也需要突出“场外教育”的地位,不能过多的使用固定场所,固定场所会令学生的思维模式也随之固定。故教学团队应该尽可能拓展外部活动教育,让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感受专业精神,在学习专业精神的进程中明确自身所背负的“伟大复兴”责任。简而言之即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育人模式必须要做到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多元化特征。

1.3 需以质量评价的创新为核心

在教育教学体系中,评价是肯定教学效果,以及搜集教学改良素材的重要途径。例如当思政教师按照个人的思路改良教育教学内容时,其便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搜集。进而再将改良前与改良后的成绩单和具体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如此一来便能得出详细的改良结论。当教师需要进一步改良思政教育结构时,便可突出教学评价中的优势区域,对弱势区域进行再度改良。这种创新手段实际上便可以提升思政教育改良的实际效率,令教师可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的层面中。当这种创新手段被应用到创新教育中,也就是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时,思政教师便可在评价机制中开通专门评价板块,继而便可随时查看不同思路在教学中的应用反馈,随时对教育教学方法做出调整。而整个的“细监管、随时查”思路,实际上也就是创业教育理念中的重视细致监管,从而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的这一教学概念。

2.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

2.1 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过于落后

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数思政教师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教学科目不存在关联,因此他们常会使用单一的教授方法,只要求学生听讲、记笔记、划重点,以理论知识为始,也以理论知识为终。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可以接收到系统且全面的理论教育,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向往自由和活跃化的课堂环境。教学形式过于固定内思政课堂只会令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同时这种方式固定的教学流程也无法与创业教育概念相匹配。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力、互联网能力和时代融合能力。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若要应用创业教育概念,就应该从提升学生课堂主动性和学生的时代融合感开始,如此才能减少偏安一隅的现象,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传达途径。

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开通网络传播途径

从当前的时代发展形式来看,我们国家在未来必然会以互联网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以培养创新型和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其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就必然要以网络作为核心,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与互联网进行互动接触的空间。但实质上因高校思政教师大多年级较大,他们并不能完善的应用计算机,对于一些基础的互联网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并未完全掌握。因此部分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率”,便并未开通网络教学途径,仅用单一的课堂教育来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便与创业教育中的培养“互联网”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故高校应尽快改良这一现状,进而以系统性的角度来配合创业教育概念的融入。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内部成员教学质量不均衡

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决定创业教育视角融合实际质量的关键点实际上都围绕在思政教师身上。教师若具有完善的教育能力,能够按照创新思维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那么教学效果便能具有创新思维。但实际上当前高校环境中能够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人员并非全部为专业人才。有部分教师是其他专业调剂而来,还有部分教师仅拥有政治学学历,而并未系统性的学习过教育学知识,这种状态下的教师根本不能负责完全性的思政教学。因此高校也应对这类问题进行调查和调整,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综合教学实力能够达到平均水平,以免高校学生在不专业的教育氛围下形成非正面的政治思想。

3.创业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1 创新教育理念,坚定“以人为本”

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教学理念,要重视将学生培养计划与时代特征融合。例如要突出创业教育对于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入创业教育的概念,也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校方也需要明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理念,能够辅助其更新人才思想的培养方向。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标杆、价值观标杆。只有当创业教育能够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来稳定学生培养方向时,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政治思想的统一下实现稳定发展,才能将学生创业进程中出现思想偏离现象的概率降到最低。

3.2 创新教育体制,更换主流教育思想

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团队应与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进行合作,举办专业的融合性创业指导中心。该中心可以以创业教育为主,也可以将思想指导作为核心。具体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受教育需求来进行调整。思政教师和创业教师在整个体系中需要做到分工明确,思政教师负责思想归正和引导,而创业教师则负责为学生坚定创业心理,培养其创业能力以及为他们的创业思想提供实践途径。这种工作上的配合属于循环状态,例如当某位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并已经拟定创业计划后,应该先交由创业教师对其创业计划进行查看,当发现学生创业计划以及学生个人的能力没有明显错误时,教师可以将其移动到下一个阶段的创业培养工作中。而一旦发现学生的思路不沉稳、不切实际或学生创业的方向和类别具有一定违法特征时,工作应挪动至思想教育层面,由思想教育教师对症下药直接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调查和引导改良。重点即在于辅助每一位高校大学生都能够以正确的创业思想和政治思想状态进入到社会环境中。

3.3 提升思政教育团队教育质量

针对教师团队质量不足现象,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思政教师的聘用层面入手。校方应提升教师聘用的门槛,一定要保证每一位加入到高校思政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都属于专业毕业,不但要拥有政治以及教育相关的学历,更要对其专业能力进行考察,确认能力无误后才能上岗。另一方面则为二度教育。即对高校教学团队中老教师进行再度培训,重点培训其教学观念以及计算机、互联网应用技术。务必要保证团队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具有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现代化技术及设备的操作能力。

3.4 开通网络教学板块

高校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视角的前提下开通网络教学板块,使用微课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性的教育课程。教师可以使用“翻转课堂”形式,实现网络视频教学+实体项目这一教学结构。微课需要教师进行自主创作,内容要贴合高校内思政教学实际。项目方案需要求学生在自主前提下完成与思想政治相关的项目活动。教师在整个实体教学环境中只需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保证学生在政治思想层面上不出现明显错误。这样一来,创业能力中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特质便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内被有效培养。

4.结语

综上,本文以创业教育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点、现存问题以及开展方式进行了优化型研究。高校内的创业教育具有可培养学生主动能力,锻炼学生主观性思维能力的多种优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应用创业教育理念,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这一目标而言,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