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

2019-02-22杜秋平杜瑞颖熊翘楚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一流队伍网络安全

杜秋平,陈 晶,杜瑞颖,陈 波,熊翘楚

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

杜秋平,陈 晶,杜瑞颖,陈 波,熊翘楚

(武汉大学 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随着网络空间竞争的愈趋激烈,国家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项目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创新,对于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培养一流的网络安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管理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竞争愈趋激烈,网络安全问题愈益突显。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网络安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教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因此,办好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培养一流的网络安全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面向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人才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网络安全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国家对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要求和学校分类培养的定位对在培养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1 网络安全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实验室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实验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创新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1]。但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现象,因而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视远不如对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高,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培养的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缺乏,“高分低能”现象突出,不能满足社会对知识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需求。高校存在的这种思维定式和认识局限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来说非常有害,如果不改变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切实采取措施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就会影响和阻抑学生合乎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网络安全人才。

1.2 校内多平台关联互动的整合机制还未建立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涉及众多的学科。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在培养一流网络安全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汇聚多学科的优势,聚合学校各方面的实验支撑平台,协同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学校内部有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信息管理等多个学院,18个国家级、省部级平台,为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培养高质量的网络安全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

但上述平台都分散在各学院和多个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把这些实验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网络安全人才的有效整合机制还未建立,这种机制有赖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创建和完善。

1.3 校企共建实践平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彰显

为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将引入“目标导向的校企联合实践平台”建设模式,与行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建立“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校企联合实验中心”,力求通过联合共建实验中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始终对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保持敏锐的感知度和洞察力,做出引领社会发展,确保网络安全的原创性成果。在此过程中,如何发挥学校、企业的各自优势并形成合力,尚需不断探索。

1.4 实验室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实验室管理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高水平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是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可缺少的人才保障[2]。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必须要有一流的实验室管理和技术队伍,但网络安全学院实验室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是实验人员受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人员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实验技术人员人数偏少;三是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晋升通道狭窄。

上述问题影响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一些有能力、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不安心本职工作,常常以实验技术岗位为跳板,最终离开实验技术队伍另谋出路,或攻读各种学位来为“跳槽”打基础[3]。这种情况制约了实验室建设的高水平发展,不利于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

2 推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发展

2.1 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

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培养一流的网络安全人才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确保这一战略决策落地生效,必须以创新思维和前瞻观念统筹推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互促共进,切实纠正忽视实践教学、实践锻炼的片面做法。如果学生只学理论,不重实验,势必只会坐而论道,练就的是花拳绣腿的功夫,不会在创新创造方面取得令人期待的成效。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主管部门、教师和学生,都应提高认识,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放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事关能否培养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这样的高度来把握,要使大家充分意识到,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和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也不可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2 创新网络安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经历了从高度分散到相对集中的2个阶段。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是高度分散管理模式的优化,即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但就其本质而言,仍为分散式的管理模式[4]。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实验室隶属于各个院系,各个实验室相互独立、相互封闭、自成一体,重复建设严重,实验室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5-8]。我校网络安全学院聚合全校之力,汇聚多学科资源,要以培养一流网络安全人才为牵引,把校内各实验室平台、多种实验教学资源加以整合,使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

(1)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以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为牵头单位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网络安全学院的学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网络安全学院分管实验室的学院领导担任,成员由学校相关的学院、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网络安全实验教学方案制定、实验课程权重、实验资源配置共享等顶层设计与统筹方面的工作,明确各实验室在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过程中的职责,并加强评价,督促职责任务的落实。通过厘清体制,提高网络安全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

(2)健全运行机制。无论是国家网络安全创新基地、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还是国家图书情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均需建立协同联动运行机制,担负起协同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重任,统筹安排网络安全学院实验教学工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学科所要求的完整、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就必须搭建互通共享的多学科实验教学平台,建立融合创新的机制,使学生充分吸收多学科实践资源的营养,不断拓展知识领域。

我校网络安全学院的学生分布在校本部和东西湖2个校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校内外教学科研实验平台资源,发挥双校区资源叠加优势,既用好新校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高层次公共基础设施、实验平台,又充分依托校本部的大型仪器设备共建共享,探索形成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实验资源融通发展、融合创新的新机制,并不断凸显这种新机制的功能,为培养一流网络安全人才厚植基础。

2.3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实验平台的优势

我校网络安全学院已同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建立创新平台或创新基地。“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基地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研究开发基地、公益性科技服务基地、工程化基地、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综合性基地等,让实验室队伍充分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交融,多接触企业群体,使得实验室队伍保持充分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9]。

因此,学院要通过“目标导向的校企联合实战平台”新模式,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校企联合实验中心”的作用,改变以往实验教学缺少综合性、创新性,拘泥于简单验证书本理论的弊端,使学生在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实践训练中,了解社会的现实需求,进而全方位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创造性潜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有效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的双重目的。同时,教师在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能真切地了解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进而将这些要求吸纳到自己的教学内容或反馈到学校有关部门,便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迈上新台阶。

不同于校内实验平台,校企联合实验中心实际上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场”,提升了实验室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就能走出课本、深入实践,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完成,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体系也能不断得以丰富和优化,校企联合实验中心的作用就能显著增强。

2.4 切实加强网络安全学院实验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需要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10]。要像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一样,高度重视实验室管理与技术队伍的建设,防止实验技术队伍成为制约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的短板。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使其能心情舒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来提升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践证明,知识结构高的实验技术队伍不仅教学、管理水平高,而且开发新实验的水平高、创新能力也强[11]。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高水平教师进入实验室[12]。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参观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拓宽视野,增强能力;要畅通实验技术人员晋升渠道,使其待遇有保障,事业受尊重。同时,需按一定学生比例配齐实验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注重选拔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实验室管理与技术队伍,鼓励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转岗到实验室管理与技术队伍中来,形成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管理经验室丰富的实验室管理和技术团队,推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持续创新发展。

3 结语

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是国家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一项全新的具有探索性和建设性的事业。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在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的水准。在快速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项目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正视目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充分挖掘和聚合学校内外政、学、研、企资源,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质量,为建设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培养一流的网络安全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1] 谢俊仕.实验室现状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5(12): 182–183.

[2] 杨美珠.刍议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J].广东化工,2013, 40(2): 145, 151.

[3] 何东钢,周敏.实验技术队伍结构分析及建设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6(10): 208–209.

[4] 蔡小忠,金贵朝,费骥慧.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26(3): 277–279.

[5] 罗联社,周云涛,张原,等.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11): 145–147.

[6] 张艳芬,刘中成,耿强,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0(3): 180–183.

[7] 高立民,杨继清,罗鸣,等.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32(2): 116–118.

[8] 高立民,杨继清,罗鸣,等.独立学院实验教学及资源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 16(6): 128–130.

[9] 潘海涵.浙江省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1(4): 10–11.

[10] 陈文倩,宋军,战永佳.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0(3): 193–195.

[11] 孟昭霞.高校实验室创新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32(6): 202–205.

[12] 施静,赵宇艳.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4): 260–263.

Research 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School of Cyber Security

DU Qiuping, CHEN Jing, DU Ruiying, CHEN Bo, XIONG Qiaochu

(School of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430072 Wuhan, 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cyberspace, the state activel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the cyber security schools, and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for the cyber security school.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to strengthe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for building a first-class cyber security school and training first-class cyber security talents.

cyber security; laboratory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X921;G642.0

A

1002-4956(2019)11-0033-03

10.16791/j.cnki.sjg.2019.11.009

2019-04-27

杜秋平(1972—)女,河南林州,硕士,七级职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E-mail: 609540680@qq.com

猜你喜欢

一流队伍网络安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