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斗应用成效显著,国际合作稳步推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3.0版)》发布

2019-02-22郭晗

卫星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航系统北斗卫星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及提供全球服务情况发布会召开。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正式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3.0版)》中英文版,介绍了北斗系统概述、建设进展、应用与产业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内容。本刊摘编如下。

应用与产业化

中国积极培育北斗系统的应用开发,打造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产业链,持续加强北斗产业保障、推进和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产业环境,扩大应用规模,实现融合发展,提升卫星导航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基础产品及设施

——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8纳米。截至2018年11月,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7000万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30%和90%的市场份额。

——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截至2018年12月,在中国范围内已建成2300余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在交通运输、地震预报、气象测报、国土测绘、国土资源、科学研究与教育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基本服务,提供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定位导航和后处理毫米级的精密定位服务。

(二)行业及区域应用

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8年12月,国内超过60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有效提升了监控管理效率和道路运输安全水平。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间,中国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失踪人数均下降50%。

——农林渔业方面,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实现农机远程管理与精准作业,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农机油耗节约10%。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在森林防火等应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全国7万余只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累计救助1万余人。

——水文监测方面,成功应用于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提高灾情预报的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气象测报方面,研制一系列气象测报型北斗终端设备,形成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提高了国内高空气象探空系统的观测精度、自动化水平和应急观测能力。

——通信时统方面,突破光纤拉远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一体化卫星授时系统,开展北斗双向授时应用。

——电力调度方面,开展基于北斗的电力时间同步应用,为在电力事故分析、电力预警系统、保护系统等高精度时间应用创造了条件。

——救灾减灾方面,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功能,提供实时救灾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灾情信息快速上报与共享等服务,显著提高了灾害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公共安全方面,全国40余万部警用终端联入警用位置服务平台。北斗系统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二十国集团峰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众应用

北斗系统大众服务发展前景广阔。基于北斗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电子商务领域,国内多家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货车及配送员,应用北斗车载终端和手环,实现了车、人、货信息的实时调度。

——智能手机应用领域,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2018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约有470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298款,北斗定位支持率达到63%以上。

——智能穿戴领域,多款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学生卡、老人卡等特殊人群关爱产品不断涌现,得到广泛应用。

(四)政策保障与产业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全面推进国家卫星导航法治建设,积极推进《卫星导航条例》立法进程,促进卫星导航产业发展。

——国家层面政策规划先后部署。2013年,发布《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卫星导航产业长期发展进行总体部署,提供国家宏观政策指导。2016年,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政府白皮书,宣示北斗发展理念与政策主张。

——行业领域及区域应用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主管部门,以及国内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北斗系统应用的政策文件和具体举措。

——卫星导航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北斗与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卫星导航产业与高端制造业、先进软件业、综合数据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北斗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百姓日常生活,为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交流与合作

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积极务实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

(一)系统间协调与合作

持续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协调合作,推动系统间兼容与互操作,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中俄卫星导航合作。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中俄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签署了中俄政府间《关于和平使用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协定》《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以及《和平利用北斗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开展导航技术应用合作的联合声明》等成果文件;围绕兼容与互操作、增强系统与建站、监测评估、联合应用等领域设立联合工作组,开展务实合作,推进10个标志性合作项目并取得阶段进展,完成中俄卫星导航监测评估服务平台建设并开通运行,促进两系统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中美卫星导航合作。建立中美卫星导航合作对话机制,签署了系统间《中美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合作声明》《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标志着两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了射频兼容,北斗系统B1C信号与GPS系统L1C信号达成互操作;在兼容与互操作、增强系统、民用服务等领域设立联合工作组,推动合作交流。

——中欧卫星导航合作。成立了中欧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开展多轮会谈;持续推进频率协调;在中欧空间科技合作对话机制下开展广泛交流。

(二)卫星导航多边合作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相关多边机制框架下的国际活动。

——在国际电信联盟框架下,根据北斗系统建设规划和进展申报卫星网络资料,并开展国际协调。积极参与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国际电信联盟研究组、工作组会议。积极推动S频段无线电卫星测定业务全球扩展,并与各国共同将S频段(2483.5~2500MHz)推动成为新的卫星导航频段。

——中国作为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及其供应商论坛成员,积极参加联合国外空委系列会议,以及联合国外空司举办的专题研讨会。北斗专家担任ICG多个工作组、子工作组及任务组联合主席,推动机制改革,发起国际倡议,提出中国方案,贡献北斗智慧。2012年成功举办ICG第七届大会,首次发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共同宣言。2018年成功举办ICG第十三届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表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大会发布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服务域互操作手册,形成了共同发展卫星导航的西安倡议。

——连续举办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年度参会人数逾3000人,积极与美、俄、欧导航会议构建互动机制,参与、组织和承办卫星导航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吸引全球智力资源共同推动卫星导航技术发展。

——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框架下,实施监测评估、北斗/GNSS兼容减灾终端、北斗/GNSS软件接收机、卫星导航教育培训等合作项目,提升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建设。

(三)北斗国际标准推进

北斗系统积极进入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和移动通信领域组织,遵循国际标准,服务全球。

——国际民航领域,北斗系统正在国际民航组织框架下,开展B1I、B1C、B2a信号相关标准的修订和验证工作。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被国际民航组织接纳为星基增强服务供应商;获得3颗GEO卫星的伪随机码资源、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服务商标识号和系统标准时间标识号。

——国际海事领域,北斗系统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为第三个世界无线电导航系统;兼容北斗系统的多星座船载接收机标准获得通过;北斗系统被写入海事应用的定位导航授时导则。

——移动通信领域,支持北斗的应用终端数据接口格式和基于北斗的第三、第四代移动通信定位业务标准等国际标准规范已正式发布。

(四)北斗国际应用推广

北斗系统相关产品已输出90余个国家,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更好的应用体验。

——举办“北斗亚太行”、“北斗东盟行”、卫星导航人才培训等活动,逐步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

——与南亚、中亚、东盟、非洲等地区国家开展卫星导航合作,建立合作机制,签署合作文件,务实推动合作项目。

——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举行卫星导航研讨会,建成中阿北斗/GNSS中心,促进阿拉伯国家更好地感知、体验并应用卫星导航系统,推动北斗系统服务阿拉伯国家建设。

——建立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支持建设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助力合作国培养卫星导航领域专业人才。

——开展北斗全球用户体验评价活动。欢迎全球用户和设备供应商积极参与用户体验评价活动,体验系统服务、评价系统性能,并为北斗系统优化升级提供输入。

猜你喜欢

导航系统北斗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名的确定与保护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智能导航系统
北斗时钟盘
miniSAR遥感卫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静止卫星派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