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勤方言中的句尾语气词

2019-02-21肖雁云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感叹句民勤陈述句

肖雁云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0)

民勤县现属于武威市管辖,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民勤县南接武威市凉州区和金昌市,东、西、北靠近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民勤方言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划入兰银官话河西片。民勤方言句尾语气词众多,本文主要就几个常用的句尾语气词展开论述,如“噻”“咔”“呐”“啷”“莽”“门”等。

一、民勤方言句尾单用的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根据语气类型可以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来展开论述。民勤方言中单用的句尾语气词主要有“噻”“咔”“呐”“莽”“门”“发”“吧”“呢”等。

(一)陈述句句尾语气词。用于陈述句的句尾语气词主要有“门”“呢”“发”等。

1.门。读音[mɤŋ],读轻声,大多情况下用在句末,偶尔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

a.丫头数理化不行,该就叫上文科去门。(姑娘数理化不好,就让学文科去了)

b.今年个这些肥好得很,收成就比年似个多些门。(今年这些肥料很好,收成比去年多点儿)

c.这两天路上好嘛堵发,彼早早就出去了门。(这两天路上特别堵,他早早就出门了)

d.老王的小娃子念书去不行,这会子该就在银川打个工门。(老王的小儿子学习不好,现在在银川打工)

在上述的几个例子中,“门”用于陈述句句尾,是对之前所提到的情况做出一个特别肯定和强调,增强句子的语气,也加强了说话者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此外,从上述几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句尾语气词“门”经常会出现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以加强句子的肯定语气。比如例a可以变成“因为丫头数理化不行,所以该就叫上文科去门”。

“门”也可以出现在陈述句单句的句尾,这种情况往往是对特指问句的回答,或是在对话中出现了某种情况,说话者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如:

e.提问者:臧这会子才吃饭呢噻?(怎么这会儿才吃饭?)回答者:今个人忙得很门。(今天我特别忙)

f.(外面在刮风,小孩子闹着要去游乐园,妈妈听了后说:)

今个天爷不好门,我们明个再去吧。(今天天气不好,我们明天再去吧)

2.呢。读音和普通话读音相同,一般用在陈述句句末,对前面提到的事实情况给予强调,语气比“门”要弱一些。

a.今个我走兰州去呢。(今天我去武威)

b.天气预报上说后个下雪呢。(天气预报说后天要下雪)

c.我再过啊两个小时才练车去呢。(我再过两个小时才去练车)

d.老王连彼娃子等咔游泳去呢。(老王和他儿子一会儿去游泳)

e.明个老师才给我们发卷子呢。(明天老师才给我们发卷子)

在以上列举的几个例子中,“呢”用在陈述句句末来强调事实情况。在这种陈述句中,“呢”往往会用在动词+“去”之后,如,走武威去呢、练车去呢、游泳去呢。且在带“呢”的陈述句中,前面一般都会出现时间状语,如,今个、明个、再过啊几天等等。因此,带“呢”的陈述句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句式:××(时间)××(人/物)做××去呢。

句尾带“呢”的陈述句语气较不带“呢”的陈述句语气有所缓和,语气不是非常肯定,留有余地。

比较:天气预报上说后个下雪。

天气预报上说后个下雪呢。

在上述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具有十分强烈的肯定语气;而第二个句子带了“呢”,相对来说语气较为缓和婉转,“呢”表示一定程度的停顿,是具有下雪的可能性,而非一定下雪。

3.发。读音[fa],轻声。用在句尾,常常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语气强烈。

a.外头的天爷好嘛晴发。(外面的天很晴)

b.我爷买哈的这个果子好嘛好吃发。(我爷爷买的这个果子很好吃)

c.彼的小外甥子好嘛捣蛋发。(他的小外甥很调皮)

d.机场外头的路上好嘛滑发。(机场外的路很滑)

在上述例子中不难发现,句尾语气词总是会搭配“好嘛”出现,形成“好嘛......发”的结构,意思是“很/特别......”,往往表示对之前陈述的句子的肯定和强调,加强语气。在这个结构的陈述句中,说话者的主观意见表现得很明显,且语气较为强烈。使用“好嘛......发”结构的陈述句,一般不会出现中性意义,通常会形成两个极端,不是非常赞赏,就是一味贬低,在含有贬低意的句子中,大多情况下表现出的是一种厌烦的语气。

我们发现,在陈述句中,去掉上述三个句尾语气词之后,句子表达的意义不会改变,这说明它们具有羡余的特点。而在句末加上这些语气词之后,使陈述句的语气变得更加强烈,更具有感情色彩,还使得语意在对照上下文的关系上更为密切。

在陈述句的这三个语气词中,语气强弱顺序依次为:发>门>呢。

(二)疑问句句尾语气词。出现在疑问句句尾的语气词比较多,常用的主要有:莽、呐、噻、呢、吧等。疑问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

1.是非问。是非问句句尾语气词主要有“莽”“噻”“吧”。

(1)莽。读音[maŋ],轻声。带句尾语气词“莽”的句子是民勤方言里最常见的一类是非问句,在这类句子中,句尾是上升调。

a.你作业写完莽?(你作业写完了没有?)

b.路上的雪化掉莽?(路上的雪化了没有?)

c.明娃子到上海的机票买上莽?(明明到上海的机票买上了没?)

d.彼姐姐去过莽?(他姐姐去过了没有?)

从上述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莽”实际上等于普通话中的“了没有”,这种问句都是真性问。

黄大祥(2013)认为,民勤方言语气词“莽”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真性的是非问句,是对近代汉语语气词“麽”的继承和发展。[1]

(2)噻。读音[sɛ],轻声。“噻”是一个特殊的句尾语气词,在民勤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这类带“噻”的句子,在“噻”单用的时候,句调下降。

a.夜了个白白走了一趟噻?(昨天白去了一趟吧?)

b.那个单词多写了三遍噻?(那个单词多写了三遍吧?)

c.你把那个娃娃骂了一顿噻?(你把那个孩子骂了一顿吧?)

d.老王白拿了五个噻?(老王白拿了五个吧?)

上面的三个例子,明显表现出一种说话者对句子主体陈述的情况早有预知的语气。这时“噻”单用,前面往往会出现数量词,因此在是非问中常形成“数量词+噻”的结构。

(3)吧。读音[pa],读轻声。“吧”单用时,句调上扬。

a.明个我们早些走吧?(明天我们早点儿走吧?)

b.外头太冷了,我们进屋去吧?(外面太冷了,我们进屋吧?)

c.那个老汉追来了,我们赶紧跑吧?(那个老头追来了,我们快跑吧?

以上的两句“吧”单用,说话者有和旁边的人商量、讨论的语气。有了“吧”和没有“吧”的是非问句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有很大的差别。上述的句子去了“吧”,语气显得生硬、肯定,似乎还带有一种命令的口气;而带有“吧”的是非问句带有停顿的成分,且显得语气委婉,含与他人探讨、征询意见的意义。

语气强弱顺序为:噻>莽>吧

2.特指问。民勤方言中的特指问主要是句尾语气词的连用,单用的情况较少。特指问语气词的连用在下一部分进行陈述。

3.选择问。选择问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尾语气词有:“噻”“呢”“啊”等。

(1)噻。读音[sɛ],轻声。“噻”算是民勤方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尾语气词,用途广泛,既可用于是非问,也可用于选择问。在选择问中句调一般是下降调。

a.外头的天是晴的莽还是阴的噻?(外面是晴天还是阴天?)

b.彼们是卖瓜去了还是下地去了噻?(他们是卖瓜去了还是种地去了?)

c.你们的买下的是橙子莽还是橘子噻?(你们买了橙子还是橘子?)

d.饭吃了莽没[miI31]吃噻?(到底吃没吃饭?)

e.你是民勤人莽/啊古浪人,还是武威人噻 ?[2]

上面的几个句子都是降调,加了“噻”,对之前陈述的内容进行强调,整个句子显得语气缓和,较为婉转。

(2)呢。读音和普通话的“呢”相同,用法和“噻”相近,句子也是降调。

a.你明个是走杭州呢莽走上海呢?(你明天是去杭州还是去上海?)

b.是见会子吃饭去呢还是等咔去呢?(这会儿去吃饭还是一会儿去?)

c.你买去呢还是彼买去呢?(你去买还是他去买?)

这两句也是全为降调,语气婉转。

(3)啊。读音与普通话的“啊”读音相同。

a.你是想吃个果子啊还是想吃个梨子啊?(你想吃果子还是梨子)

b.那个娃娃骑的是摩托车啊还是电动车啊?(那个孩子骑的摩托车还是电动车?)

如果去掉上述两句中的“啊”,这两个句子读起来语速较快,且整句显得僵硬,失去了部分色彩意义。上述这几个句尾语气词的疑问强度依次表现为:噻>呢>啊。

(三)祈使句句尾语气词。在民勤方言的祈使句中主要单用的句尾语气词有:“咔”“噻”“吧”等。这几个语气词用在句尾可以表达强调命令、禁止劝慰等内容的必要性、显然性、确实性。

1.咔。读音[kʰa],轻声。“咔”这个句尾语气词只能用于祈使句中,不能用于其他句型。既可单用,也可以和其他语气词连用,在民勤方言中使用频繁。“咔”等于普通话中的“一下”。北京话中表示试探性的“V 一V”,民勤方言里多作“V咔[kʰɑ31]”,也作“V给一下[xɑ31]”和“V给下[xɑ31]”。“V咔”应该是“V给一下[xɑ31]”省略“一”之后“给下[xɑ31]”两个字的合音。

a.你把那个窗子关上咔!(你把那个窗户关上一下!)

b.你们见会子全出去去咔!(你们现在都出去一下!)

c.等咔把粮食装上咔!(等会儿吧粮食装一下!)

d.你把屋里收拾掉咔!(你把屋子收拾一下!)

显然,上面的四个例句中带有命令、吩咐的口吻,说话者常表达出一种不客气的命令和要求。

2.噻。读音[sɛ],轻声。“噻”分布广泛,不仅能用于祈使句中,也常用于疑问句的是非问句和选择问句中,还能出现在感叹句中。在祈使句中,带“噻”的句子一般为下降调。

a.你连你姐姐赶紧去噻!(你和你姐姐快点儿去啊!)

b.你们快些吃噻!(你们快点儿吃啊!)

c.明个把我的书拿啊来噻!(明天把我的书给我带来啊!)

d.你们一打呢玩噻!(你们一起玩儿啊!)

上述的几个例句,语气强硬,带有命令和催促义,要求或催促对方完成某种动作。此外,语气中似乎带有某种不耐烦、埋怨的意义。

3.吧。读音[pa],轻声。“吧”无论是在方言中还是在普通话中,都是一个很常见的语气词。它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

a.你说吧!(你说吧!)

b.你个人试的穿吧!(你自己试着穿吧!)

c.你们最好还是不了知道了吧!(你们最好别知道了!)

d.稍过咔了再去吧!(稍等会儿再去吧!)

这三个例句中的“吧”,读音及用法和普通话中的“吧”相近,语气较弱,表达的是一种商量和期望,口吻缓和,语气舒展平稳。

语气强弱顺序为:噻>咔>吧

(四)感叹句句尾语气词。感叹句中使用较多的句尾语气词有:“啦”“呐”“噻”“咯”等。

1.啦。读音[la],轻声。“啦”一般只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常表达一种感慨、赞叹。

a.能见咔就太好啦!(能见一下就太好啦!)

b.见号子感觉也太爽啦!(这种感觉太爽啦!)

c.我真真太幸福啦!(我真的太幸福啦!)

d.见个娃娃也太攒劲啦!(这个孩子太棒啦!)

民勤方言单用“啦”的感叹句中,常出现“褒义形容词+啦”的形式。

2.呐。“呐”实际上是“呢啊”的一个合音词,民勤方言中常常会出现。“呐”一般用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中。且多出现在对话中,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a.提问者:多会子去呐啷?(啥时候去呢?)

回答者:明个去呐!(明天去呢!)

b.提问者:把那个风扇借给我咔行啊不?(把那个风扇借我用用行吗?)

回答者:行呐!(行呢!)

在带有“呐”的感叹句中,语气明快爽朗,回答干脆利落。

3.噻。这个句尾语气词不仅出现在了上文提到的疑问句和祈使句中,还可以用于感叹句中。常常表示惊叹和出乎意料。如果把“噻”的语气拖长,也可表示某种程度的夸张。

a.见个山臧啷高噻!(这座山怎么那么高啊!)

b.彼们娃娃学习臧啷好噻!(他们的孩子学习怎么那么好啊!)

c.呀!见个果子臧啷酸噻!(呀!这个果子怎么那么酸啊!)

d.那个手表臧啷贵噻!(那个手表怎么那么贵啊!)

语气强弱顺序依次为:噻>啦>呐。

从民勤方言单用的句尾语气词中可以发现,“噻”无论是出现在什么句型中,它的语气都最为强烈,用法最多,用途广泛,而且是民勤方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气词之一。

二、民勤方言句尾连用的语气词

所谓“连用”,就是一个语气词接着一个语气词使用。一般来说,普通话中句尾语气词可以两三个连用,这种连用的语气词出现在句尾,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如普通话中的“你今天和谁去的呀?”“的”表示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情况,“呀”在这句话中表疑问,而整个句子的语气是由末尾语气词“呀”决定的。语气词连用的结果是几个语气词用法的复合,但并不是每个语气词的每种用法都能和其他语气词复合。几个语气词连用的效果是使句子语气增强,其附加色彩是一般是所用语气词之和。此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语气词连用的显现只能出现在句尾。在民勤方言中,语气词连用大多都表现为二合语气词的连用,且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与“啷”“噻”的连用。因此本文仅讨论与“噻”“啷”两个语气词的连用情况。

(一)“啷”的连用。“啷”的用法很多,在民勤方言里既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尾,作用都是增添“强调”的语气,增强句子的感情色彩。在连用的句尾语气词中,和“啷”连用的有“呐”“啊”“咔”“啦”,“啷”一般是作为最后一个语气词出现。同样,语气词+“啷”连用的情况可以出现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句式中。“啊啷”“噻啷”“咔啷”“啦啷”等句尾语气词用法较多,可以出现在几种句式中,同一个语气词根据不同句子的语境,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

1.陈述句。啷,读音[laŋ41],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用途广泛,民勤本地人讲话时基本都会带“啷”。

用在陈述句句尾的“语气词+啷”,在口气上对所陈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确认肯定。加了“啷”之后句子的语气更加确定,强化了句子的感情色彩。

a.外头路又不滑啊啷。(外面的路不滑。)

b.木事啊,我们的老师这会子还没说啊啷。(没事儿,这会儿我们老师还没说呢。)

c.公交车挤不上去啦啷。(挤不上公交车了。)

d.娃娃累的起不来啦啷。(孩子累的起不来了。)

e.娃子今年个才考了530 啊啷。(儿子今年才考了530分。)

2.疑问句。用在疑问句句尾的“语气词+啷”,在某种程度上有追问、强迫回答的意义,语气非常强烈。

a.彼到底去啊不啊啷?(他到底去不去啊?)

b.我妈走了哪里啦啷?(我妈去哪儿了啊?)

c.你吃啥去呐啷?(你要去吃什么呢?)

d.谁是负责这些的人啊啷?(谁是负责这儿的人啊?)

e.你手里拿的撒啊啷?(你手里拿的啥啊?)

当“语气词+啷”用于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句时,句子具有很浓的反诘色彩,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疑问句的句子实际上是一种反诘句。

a.把他见号子算个撒噻啷?(把他这种算个啥?)——不值得一提

b.他是校长吗啷?(难道他是校长吗?)——他不是校长

3.祈使句。用于祈使句末的“语气词+啷”,通常有安慰、禁止、命令、强调等意义。

a.表安慰:木事啊,不了着气啦啷!(没事儿,别生气啦!)

b.表禁止:人多的节儿不了胡说噻啷!(人多的时候别胡说!)

c.表命令:作业给我交啊来噻啷!(作业给我交来!)

d.表命令:把窗子给我关咔啷!(把窗户给我关一下!)

4.感叹句。感叹句末的“语气词+啷”,意义丰富,往往起增强赞叹、失落、遗憾、惊讶、抱怨等意义的语气。

a.表赞叹:见个东西也太好用啦啷!(这个东西也太好用了吧!)

b.表失落:见会子该就撒做不成啦啷!(现在啥也做不成了!)

c.表遗憾:谁啊帮不成你啊啷!(谁也帮不了你啊!)

d.表惊讶:哥哥也,你臧胖成臧个啦啷!(天呀,你怎么胖成这样了!)

e.表抱怨:你臧考的啷差噻啷!(你怎么考的那么差啊!)

(二)“噻”的连用。尾语气词“噻”即可单用,也可连用。常和“噻”连用的语气词有“呢”、“咔”。连用的“语气词+噻”一般只用于疑问句和祈使句。

1.疑问句。疑问句尾的“语气词+噻”,往往在语气上表示对之前陈述的事实的强调、肯定与确认。

a.你今个走哪里去呢噻?(你今天去哪儿呀?)

b.你啊说的作业还没交呢噻?(你不是说作业还没交吗?)

c.你扣的肉连撒炒呢噻?(你打算肉和啥炒呢?)

d.彼多会子才从兰州来呢噻?(他啥时候才从兰州回来?)

2.祈使句。在祈使句中,和“噻”连用的一般只有“咔”。通常用于祈使句句末的语气词都表示强调、命令等意义,但“咔噻”连用时,常带有请求对方的意味,含一种商量的语气。

a.晚上把我那个厚衣裳给我带咔噻!(晚上把我那个厚衣服带一下呗!)——行不行?

b.等咔放学把我稍上咔噻!(等下放学把我带上呗!)——行不行?

c.那个订书机叫我用咔噻!(那个订书机让我用一下呗!)——行不行?

d.明个连我一打里送咔噻!(明天和我一起送一下呗!)——行不行?

民勤方言的句尾语气词众多且内涵丰富,相同的句尾语气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不同的句尾语气词也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如民勤方言的单用的句尾语气词“噻”可用于疑问句和祈使句中,但是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用在疑问句中加强句子的语气,祈使句中带有埋怨的色彩。连用的句尾语气词“啊啷”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中,也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陈述句中“啊啷”加强句子的肯定语气,疑问句中“啊啷”表示追问和强迫的意义,感叹句中“啊啷”一般表达遗憾的感情色彩。廖小曼,甘于恩(2018)指出,实际上完全等同、可以互换的语气词是基本不存在的,每个语气词都有其独特的语法意义和用法。同一种语气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句末语气词进行表达,不同的语气词所匹配的句式不同,表达的具体意义也有所不同。[3]

朱德熙(1982)指出,语气词分为表示时态的、表示疑问或祈使的、表示态度或情感的三组,且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气词接连出现,它们在句子里出现的顺序是固定的。[1]从上面分析的情况看,民勤方言的语气词连用的情况正好如此。表时态的语气词较少,“呢”是最常见的,带有强调肯定的语气,在陈述句中表示将来可能会发生。表疑问或祈使的语气词有:“莽”“噻”“吧”“呢”“啊”“咔”等。表态度或情感的语气词最多,有:“门”“发”“咔”“啦”“啊啷”“啦啷”等,这些语气词表达的态度或感情色彩非常鲜明。民勤方言中连用的句尾语气词,如“啦啷”“啊啷”“呐啷”“咔噻”等,它们在句子中的顺序固定,不会颠倒过来成“啷啦”“噻咔”等。

结语

语气词中尤其是句尾语气词是汉语中专表语气词的词类,和英语相比较,汉语语气词能够表达各种语气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语气词是汉语以及许多汉语方言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依附于句子的末尾,有时候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但表达的意义空泛,而且能够使句子的语言变得丰富、生动,还能使句子变得更有感情色彩。

上面我们讨论了甘肃民勤方言的20 个句尾语气词,其中有12个单用的句尾语气词,8个连用的句尾语气词。单用的句尾语气词在陈述句中主要有“噻”“咔”“呐”“莽”“门”“发”“吧”“呢”,疑问句中有“莽”“呐”“噻”“呢”“吧”,祈使句中有“咔”“噻”“吧”,感叹句中有“啦”“呐”“噻”“咯”等。连用的句尾语气词在陈述句中主要有“啊啷”“啦啷”,疑问句中有“啊啷”“呐啷”“啦啷”“呢噻”,祈使句中有“啊啷”“噻啷”“咔啷”“咔噻”,感叹句中有“啦啷”“啊啷”“噻啷”等。

猜你喜欢

感叹句民勤陈述句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感叹句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我有话要说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感叹句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基于潜水-承压水模型的民勤绿洲地下水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