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改革的国内研究综述

2019-02-21杨利利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劳尔卡斯特罗古巴

杨利利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由于古巴与美国之间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迥异的价值取向问题,以及国内不成熟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频发的党内环境等,古巴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2006年7月3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身患重病,根据古巴宪法第94条,国家最高权力移交给了劳尔·卡斯特罗。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劳尔·卡斯特罗带领古巴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成为了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对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改革的背景、原则、措施、特点、成效、挑战等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点个人建议。

一、古巴共产党改革研究的内容

(一)古巴共产党改革的背景。就国际背景而言,多数学者认为除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之外,美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刘渊、邹伟强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指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的持续深入导致古巴外汇收入减少、国际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古巴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这些问题直接加速了古巴的经济更新。[1]徐世澄从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以及外交孤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探讨,认为美国长期对古巴实行敌视政策是古巴共产党急需解决的难题。[2]王佳从经济封锁角度指出,美国实施半个世纪之久的禁运是古巴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禁运既阻碍了古巴对外开放的进程,也使古巴国内的经济社会建设难以得到持续稳定的进行。面对重重困难与巨大压力,劳尔·卡斯特罗不得不探寻解决方案,以打破美国对古巴长期进行经济封锁的局面。[3]张慧玲对此观点也持肯定态度,但她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美国实施的敌视和威胁政策使古巴的国家安全问题变得尤其脆弱。这种情况迫使古巴人民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的准军事状态,时刻影响着古巴人民的安全。[4]杨建民、毛相麟则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指出如果古巴在改革过程中发生了社会动荡,美国则会借此机会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试图颠覆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这无疑成为了古巴社会主义模式更新路上的又一阻碍形式。[5]

就国内背景而言,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指出古巴改革的现状。有学者指出,在菲德尔·卡斯特罗执政时期古巴政府长期奉行的平均主义政策是古巴经济增长乏力的直接诱因。[6]张登文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7]邹伟强指出,古巴政治体制所固有的问题,如官僚主义、党政不分、国有部门臃肿等,是迫使古巴实施社会主义模式更新的内在因素。[1]张登文指出,古巴共产党在培养预备干部方面重视度不高。未来党和国家的领导者若没有经过适当的培养与锻炼、没有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在将来的执政过程中便会加大错误出现的可能性,影响国内政治稳定。因此,如何推进党的年轻化、制度化建设,实现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系统更新,改善党的工作方式方法,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是目前亟须考虑的问题。[7]颜武指出,虽然古巴党和政府对贪污腐败现象始终抱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了严厉的惩治措施,但腐败行为依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活。[8]

(二)古巴共产党改革的原则。多数学者认为,古巴不改革便没有出路,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稳定,所以还是不得不改。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从实际出发,把握好改革的方向。

1.立足国情。肖枫、王志先指出,古巴共产党在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时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古巴历来重视和坚持计划经济,因为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客观上有其必要性。[9]杨锡庆、干锦春指出,在改革过程中古巴党和领导人要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适当的学习借鉴别国的改革发展经验是可行的,但是要避免一味地复制别国的发展模式。[10]袁东振也指出,古巴共产党必须结合以往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根据当下的具体国情,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11]其他学者对此观点也持肯定态度,认为古巴应该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方式方法,寻找新的改革路径,建设具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12]

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张慧玲指出,古巴共产党不断受到不良思想倾向的干扰,如:复辟资本主义、怀念前苏联时代等。但是,立场坚定的他们依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贞不渝地实行一党制,使古巴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模式更新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因此,资本主义的老路和新自由主义的邪路是不可能战胜社会主义道路的。[4]徐世澄指出,古巴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顶住国内外压力,积极探索古巴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2]同时,他指出,古巴一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行,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这也为古巴营造了更加民主的党内生活,以及更加高效的政府管理氛围。[13]

(三)古巴共产党改革的措施。第一,工作重心的转移。徐世澄从微观经济措施层面指出,劳尔·卡斯特罗执政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强调思想到现在的发展经济。为此,他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如个人可以成为个体户、发展个体经济,个体经营者可以获得贷款,个人与集体还可以承包闲置的土地。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经济改革使国内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变革。[14]张慧玲从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出发,认为古巴若想继续巩固、发展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改变以往的平均主义政策,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样可以使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4]徐世澄从领导干部层面指出,国家的所有政治领导人都必须将经济发展视为其工作的重心。一个社会的稳步前行是需要以经济发展为支撑点的。国家领导人作为国家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必须全力以赴学习并且熟练掌握经济发展、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古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古巴经济的发展。[2]

第二,党政职能的分离。张登文对古巴共产党现状进行了相关探讨,指出由于政府部门履职效率较低,古巴共产党做了过多职能范围之外的事情,这样既增加了党的工作难度,又影响了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古巴共产党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停止那些与自身政治组织性质不相关的行为。[7]徐世澄在具体举措方面指出,对于古巴共产党而言,必须要解决党政职能不分的问题,以免党过度干预政府事务。因此,强调要明确党和政府的职能。党是政治机构,权利属性基于伦理道德,党内协议本身不是法律,只有经大会讨论通过才能推行,并由政府确保执行。[15]杨建民、毛相麟对此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将党的职务与政府、行政机构的职务划分开来,可以提高办事效率。[5]肖剑则从制度层面指出,古巴要打破职务终身制,这将有助于消除党政不分的弊病,给古巴带来积极的民主效应。[16]

第三,党员干部的培养。唐贤秋、解桂海从思想层面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古巴渡过困难时期的根本动力。古巴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保卫祖国战斗使命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古巴共产党思想建设,提高了古巴共产党威信,巩固了古巴共产党执政地位。[17]张永红从能力建设方面指出,古巴政府实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更新,必然要培养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青年干部队伍。因此,要组织青年干部进行经济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古巴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从而为巩固古巴共产党执政地位提供有力保障。[18]张慧玲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指出高质量政策文件的制定至关重要,但优秀的执行者亦不可或缺。对党员干部要定期组织培训,定时考察政策执行水平与实际管理能力。同时,要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方针,发扬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4]

第四,任期制度的改善。杨洋提到,领导人任期限制度是古巴共产党对领导干部的任职时期作出限制,即规定对高级领导干部职位实行十年任期限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每五年一届,最多只能连任一届。同时,规定领导干部的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60 岁。他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改革后的党组织与政府系统充分、合理地发挥了各层次人员的优势,促进了组织机构的人员结构科学化,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效率,符合古巴的整体利益需求。[19]张登文从新老交替层面指出,任期制度的改善实际上是为古巴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划上了句号,为领导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提供了制度性保障。[27]张永红就年轻干部而言,认为古巴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干部队伍年轻化对解决合格后备队伍短缺问题的重要意义,通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而干部队伍年轻化的理念和战略,也为青年干部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18]

第五,反腐力度的加强。徐世澄从法律层面指出,反腐工作不应优柔寡断,应该说到做到,积极采取措施,如对腐败和犯法案件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预防、减少、消灭腐败现象的措施,充分发挥党在反腐斗争中的主角作用。[20]就制度方面而言,一方面,王承就、王莹瑛指出,古巴共产党规定实行党员问责制,有助于合理评价党员在劳动、政治和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古巴党和政府只有严厉打击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挥霍浪费等腐败行为,才能祛除政治之癌,使民心顺畅、社会稳定,长期遭受孤立和封锁的经济也才能得到发展。[21]另一方面,李瑞指出,古巴共产党意识到了反腐倡廉势在必行,于是便制定了党内外的相关监督机制。具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组织监督。2009年,古巴重新建立了共和国总审计署,这是古巴最主要的反腐部门。同时,古巴在各省还设立了审计局,并赋予其专事监督权。二是群众监督。古巴还在各个省市建立了群众举报委员会、审计办公室等机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这样将中央与地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反腐工作,将有利于反腐工作的顺利进行。[22]

(四)古巴共产党改革的特点。

1.稳步前进。刘永哲认为,古巴共产党主张实行渐进性改革,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坚持稳定第一的方针,稳步推进改革和开放,把改革可能带来的冲击限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改革开放的推进便能实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23]刘渊、邹伟强从其必要性角度出发,认为古巴提出要更新经济发展模式,但明确反对财富集中,担心出现贫富差距。考虑到古巴的意识形态和国内实际情况,变革的步伐只能以稳为主,否则会给古巴经济社会发展增加阻力。[1]王承就积极方面指出,古巴实现了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将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古巴坚持进行渐进的、稳步的改革,以促进古巴社会全方位发展。[24]王曼曼则从消极方面指出,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以稳中求变的改革方式来寻求自身发展。但是,古巴领导人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过多的强调稳定,导致在许多领域中改革步伐很慢。[25]

2.经济为主。多数学者认为,古巴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徐世澄就经济政策指出,政府将逐步取消一些已过时的、简要的限制,今后还将取消一些复杂的限制和规定,以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改善人民的生活。[26]孙海英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中的古巴考虑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期越应该坚持发展经济,这促进了人民团结与社会和谐。[27]杨锡庆、干锦春就民生问题指出,粮食产量是古巴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是经济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古巴必须要重视农业的发展。[10]王承就认为,古巴共产党注重经济发展、关注粮食生产,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着眼点。这进一步彰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28]

二、古巴共产党改革的成效

(一)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王承就从社会公正与平等的角度指出,古巴党和政府重点发展经济,消除平均主义与过度补贴,符合国内基本国情,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9]张英从农业方面指出,劳尔·卡斯特罗执政后,规定农民可以自由租用闲置土地,有权决定土地种植的作物种类。几年之后,农业产量增加,进口粮食的依赖度降低,经济情况有所改善。古巴经济滑坡的现象消失,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趋势。[30]杨建民、毛相麟就外汇收入而言,认为美国放松了对古巴经济的封锁,与此同时,个体经营者获取了大量国外亲友团的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古巴的外汇收入水平。以后,古巴党和政府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更新也将继续进行。[5]

(二)加强了党和政府的权威。马玉稳、张冬冬从人民群众的视角着手,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民对古巴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古巴共产党的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古巴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31]孙海英从党员干部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一系列反腐治腐活动,党员干部具备了明确的廉洁奉公意识,提升了自身综合素养,贪污腐败行为已经明显减少。这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树立了良好的形象。[27]徐世澄以党政关系为着眼点,认为古巴需要一个更加简洁、高效的政府。党政分开政策的初步探索使双方的职能分工更加明确,减少了党对政府相关职能的干预,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因此,党员干部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13]

(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大多数学者认为,劳尔·卡斯特罗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上来,并且首先抓农业生产,力图通过改革把经济搞上去。这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经济方面而言,王承就、王莹瑛认为,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改革使国家总体经济状况得以保持平稳发展,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持续攀升,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如在不向国家获取帮助的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依然可以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满足。[32]就民生指标而言,张梦认为,在改革进程中,古巴居民的能量吸收结构、平均寿命情况、儿童学习水平等指标均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各项社会指标也在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33]

(四)打造了更为缓和的国际环境。张慧玲就双边关系指出,从古巴与美国宣布双方关系正常化到美国政府把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去除,可以看出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古经济制裁。后来,在古共七大召开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访问期间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但是却表明了古美双方为了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正在不断尝试。[4]靳呈伟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认为美国在向古巴表达自己的友好信号时,也得到了古巴的正面回应。[34]就多边关系而言,王俊生、潘颖认为,古巴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减弱。古巴外交环境的缓和主要得益于古美双边关系的改善。近年来,古巴与欧盟之间的联系逐步密切。同时,也加强了与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友好往来。同时,劳尔·卡斯特罗上台执政之后,中国与古巴的关系依然保持友好状态。[35]

三、古巴共产党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有关学者认为,古巴对于改革的目标并没有达成一致观点。袁东振从党和领导的角度出发,认为古巴当下的情况要求改革。但是古巴党和领导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贫富差距等相关问题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改革方式、改革目标等方面皆持有自己的观点。这给古巴的改革前景笼上了一层面纱。[11]徐世澄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古巴领导人一直宣称古巴要继续实施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但是,古巴国有企业正在大量精简人员,鼓励古巴人民从事个体经营,这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表现。因此,关于古巴的改革目标问题,顶层经济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未达成一致,没有跟上实践的步伐,给改革带来了难题。[13]

(二)拥有特殊的国情。大多数学者认为,劳尔·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共产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使古巴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呈现可持续增长趋势,人民的生活实现真正的富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杨锡庆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指出,一方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从民众心中彻底抹去。另一方面,由于古巴长期坚持计划经济,民众已经习惯于现有模式,难以突破思维局限。这些都导致了民众难以接受市场经济的到来,难以形成统一的改革认知。[10]张梦从古巴所处的国际形势方面指出,美国长期对古巴实施经济封锁政策,而且一直试图借古巴政治动荡之机实施和平演变政策。因此,古巴的特殊国际形势决定了他们在改革进程方面要保持稳步向前,这也限制了古巴改革的步伐。[33]

(三)缺乏合适的接班人。张慧玲就领导人特质认为,劳尔·卡斯特罗卸任以后,古巴共产党会迎来后卡斯特罗时代。从当下人员构成看,无论是劳尔·卡斯特罗的个人威望、领导才能,还是行事风格,都难以找到与其相提并论的接班人选,最高领导层的交接有了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未来古巴共产党中央领导层的执政风格可能会发生大的改变。[4]包莹蔚、王文芝就党内现有问题指出,古巴党内竞争性缺乏,出现老人政治,官员长期任职,缺乏新鲜血液。虽然高层有了调整,但其他政府机关依然没有大的改变,老人政治的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36]欧阳晨雨就未来接班人选认为,古巴计划未来几年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更新,在此过程中,若是接班人选出现问题,执政理念发生变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仍很可能昙花一现。[37]

结语

(一)贡献。综上所述,自劳尔·卡斯特罗领导古巴共产党进行改革以来,社会各界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已有研究成果在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改革问题的改革背景、原则、措施、特点、成效、挑战等方面都有相关论述。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于古巴共产党改革问题的认识与了解,为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改革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足。第一,从研究的内容看,缺乏系统性的成果。大多数文献只涉及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改革问题的改革背景、原则、措施、特点、成效、挑战等方面中的某一点,连贯、系统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较少。第二,从研究的深度看,实践探讨成果多于学理研究成果。大部分已有成果只是针对劳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改革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理论性研究相对薄弱,且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第三,从研究成果的时效性看,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成果不多。改革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影响,但跟踪研究的成果仍很薄弱。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在相关内容的系统性、学理性以及时效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猜你喜欢

劳尔卡斯特罗古巴
妻子的创意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与劳尔改善一次糟糕的飞行体验
古巴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