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县域经济决策的理论溯源
——兼论凤冈县“双有机”战略

2019-02-21李坤梁

乡村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凤冈县有机战略

李坤梁

(1.中共凤冈县委党校,贵州 遵义 564200;2.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0)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研制更切合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战略性政策。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贵州省凤冈县着力于红色文化挖掘和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上,高站位、多方思考、远计划、谋幸福地提出了“双有机”战略,即全域有机和全产业链有机。探析“双有机”战略的逻辑起点,对研究其理论溯源以及如何实施该战略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一个科学的县域决策必然有其逻辑起点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因此,实践是理论之源。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提炼理论,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创新理论,才是切合实际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县域经济决策尤要体现这种历史进程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重要性,且这种重要性贯穿该理论的全部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相互检验的、相互促进的体系。

“双有机”战略是贵州省凤冈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旨在解决人民幸福不幸福和经济发展不发展的矛盾问题,厘清了该战略的目标方向和价值追求。“双有机”战略是从凤冈县关于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炼、继承和创新的,如“四绿工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等。“全域有机”解决的是生产域、出品域、销售域以及食用域等方面的有机化,“全产业链有机”解决的是在整个生产和消费链条中有机全渗透、有机不遗漏。因此,“双有机”战略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其根本体征和性质。在具体实践中,只有充分认识其逻辑起点,才能明白凤冈县需要什么样的绿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又该如何实施凤冈县的绿色发展,如何实现凤冈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凤冈。

2 “以人民为中心”是“双有机”战略的逻辑起点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深刻阐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与这一基本方略的内在统一和本质要求,同时厘清发展究竟依靠谁、要依靠谁来创造伟业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具体体现。“双有机”战略是基于凤冈县绿色发展的实际,从为脱贫攻坚找出路,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发展经过。这一战略的出发点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在凤冈县处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立足凤冈县实际应运而生的。“全域有机”是以“域”为范围(即在凤冈县各个乡镇打造有机产业,创建发展有机条件),以“全”为目标(即不仅是在各乡镇打造有机环境的氛围下,而且要发展涉及面更广、更全的范围内的有机)。“域”的范围就是为解决凤冈县人民从“吃饱”到“吃好”的高质量转变,解决各乡镇因发展需要而更加注重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矛盾;“全”的目标是在满足“域”的范围上,实现更广更全的县域有机。全域有机不仅是地域有机,更是县域有机。地域有机是解决本土人民的现实需求,县域有机是解决县域人民的现实需求。因此,“全域有机”最终是要解决“人民”的“有机”生活。“全产业链有机”是以“产业”为基础(即发展一批有机产业,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以“链”为关键[(即从产业源头(育苗等)到生产/饲养到产品成形再到产品深加工的各个环节有机化)],解决从人民过去对物质生活需要到对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的矛盾导向,也就是什么样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适应人民的心声和所求的问题。因此,“双有机”是从“人民”这个中心出发,解决发展什么样的路以及依靠谁和最终发展成果由谁来享用的问题。显然,只有厘清“人民”这个中心词在“双有机”战略中的源头性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双有机”战略的科学性。可见,“以人民为中心”是“双有机”战略的原始出发点、最终落脚点及归宿,贯穿“双有机”战略发展的始终,所以其逻辑起点是“以人民为中心”。

3 “双有机”战略的理论溯源

3.1 “双有机”是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催化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凤冈县的发展正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状态,“双有机”战略的提出和实现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双有机”战略是坚持实现“生态立县、环境宜人、绿色富民、有机强县”的目标提出的战略决策,首要解决的是凤冈县各乡镇破除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滞后性问题,也就是增强经济基础实力,提高全县生产力,减少与发达地区相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差距。此外,“双有机”战略的提出和实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持续的食品安全、生态宜人的居住环境和治理有序的乡村就是美好的生活。“双有机”的实现贯穿于美好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更快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双有机”战略的提出和实现,是凤冈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品位的需要。两个方面的需要不仅带动了凤冈县的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推进凤冈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3.2 “双有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

美丽中国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首先,“双有机”战略是凤冈县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式,以“有机产品”为基点,辐射一二三产业各个环节形成政策导向,引导市场节约资源,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引导人民转变消费观念,追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其次,“双有机”战略有利于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凤冈县在着力解决近些年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上,用“双有机”的发展模式和理念规划后续发展,如茶旅一体化、农旅一体化的路径下发展起来的永安镇田坝和新建镇长碛古寨。最后,“双有机”战略有利于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双有机”的两个方面,旨在建立一个有机的生态产业化和有机的产业生态化,契合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化解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例如,凤冈县打造“良心产业,有机凤冈”的品牌,截至2018年,凤岗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7.33万hm2,无公害产品认证面积达3.10万hm2,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333.33hm2,有机认证面积达0.20万hm2,不仅形成了绿色发展规模,而且确保农产品产地源头的生态安全。第四,“双有机”战略能有效推进生态环境的监管监控。“双有机”战略不仅是一种目标导向,还是一种标准的监控和一定目标的要求。要达到“双有机”这一目标,各个领域和各个节点要严格按照“双有机”标准来实施。例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惊雷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凤冈县有9家经营主体被纳入“黑名单”。

3.3 “双有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3]。凤冈县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强”三大新跨越,做美乡村,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规划,完全契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双有机”战略规划土地使用,即要根据各乡镇实际,依托乡镇优势发展有乡镇优势的有机产业,形成有凤冈优势的有机产业。“双有机”战略的实现是“百姓富”的实现,在各乡镇形成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经济,保障人民的粮食安全,进而形成治理有效的乡村。

3.4 “双有机”战略是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延伸

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双有机”战略是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延伸。首先,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全面取消以药养医。这是转变过去人们关于健康的一般理念,从对健康的表象认识到对健康的本质认识的跨越。取消以药养医主要是为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人民群众需转变以前健康依赖药的观念,形成对生活方式的高质量追求。“双有机”战略恰好是从这种观念的转变中延伸而来,切合人民群众对新生活方式、新养身方式的需要。其次,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以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就是保障持久的健康。如何预防、如何做到持久预防,需基于生活方式的转变、日常生活习惯的转变,又回归上述论及的人民对生活方式的高质量追求。最后,健康中国的实现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双有机”战略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是对健康中国战略最直接的延伸,也是“双有机”战略在量和质上的最直接表现。

3.5 “双有机”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并不断融入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体系,成为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成为共产党人秉承的价值理念[4]。“双有机”战略的实现在于解决人们如何更好地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从每个人的经济基础出发,自由全面的前提是健康,自由全面的表现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内外在的表现。根据马克思“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的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个人”到“一切人”的发展。“双有机”战略的成效利用,首先是满足某一个人,然后再到一部分人,最后到一切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完全契合。

4 实施“双有机”战略的路径

4.1 优化资源配置

凤冈县是目前为止发现土壤中同时富含锌、硒两种元素的地区,是“双有机”战略诞生的地理优势,也是“双有机”战略实现的有利优势。从“全域有机”来看,要优化配置各个乡镇的资源。例如,田坝的茶,充分利用“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的植被优势,发展带动区域发展;长碛古寨拥有稀缺的传统农耕文化,用“农耕”为引领,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旅游业。

4.2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双有机”战略的实现,必然形成供给侧量的积累。要使“双有机”战略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必须让有机农业有量的积累,即用质量说话,用“有机”抢占市场先机,让群众更快更好地接受和利用有机。此外,在一些小农思想、传统思想难以根除的地方,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双有机”腾出位置,使其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4.3 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贯穿经济发展的始终。在“双有机”战略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法制建设:一是让真“有机”大显身手,让假“有机”无处可逃;二是确保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果的合法化和法制化;三是规范市场运作,防止“有机”被投机倒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四是完善法律法规,利于凤冈县“双有机”品牌的保护,从而充分利用“双有机”资源。

4.4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主要分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对象。大部分消费对象尤其是偏远村庄的乡民,由于知识结构、社交关系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对“双有机”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概念,需要政府以及企业加大“双有机”宣传,让“双有机”深入人心,植入百姓生活,由内而外形成“有机”氛围。二是生产对象。目前,凤冈县共有认证“双有机”商家近20家,主要包括畜禽养殖、水产业以及种植业方面。部分商家对品牌意识的保护和创建缺乏相关知识,政府要加大投入,打造凤冈品牌,保护凤冈品牌,创新凤冈品牌。三是宣传对象。“双有机”战略的实现,不能仅是凤冈人的“双有机”,更应是较为广泛的“双有机”,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好县内外的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凤冈县有机战略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贵州凤冈县永安热矿水成因分析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战略
战略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