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的会计处理研究

2019-02-21原培毓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施工单位资金

原培毓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农村公路建设是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相关会计投资业务处理和信息质量对评估农村基层建设规范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当代农村会计业务,降低农村交通财务风险,笔者结合相关经验提出了建议。

1.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的处理现状分析

1.1 资金来源与监管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采取政府拨款等形式。涉及款项来源有中央补助(国债、车税等)、省级补助(银行贷款)、基层县市级配套资金,以及相关地方群众筹款等。为了保证资金的各项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指派相关交通厅下发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小组。在此基础而上对所有资金款项的筹集使用进行全面的监管指导、协调服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农村公路的建设采取预付制度和进度款的方式,按照目前国家相关公路工程法例条规和合同,按照施工项目进度、资金、竣工质量等情况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款结算等操作。而工程相关的所有资金流向都务必公开化。保证资金流在群众和相关机构的全面监督和监管下。

1.2 会计对于投资的管理记录

为了规范化基层农村公路的各项投资建设,相关交通厅和管理局均需要结合当前会计制度进行金额核算。对于农村公路投资建设的相关建设投资金额管理来说,目前具体会计核算工作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进行会计委派,在会计项目记录格式上,统一采用的是GFMS 系统,从而完成基建相关投资任务记录。

2.当前农村公路投资会计管理现状

2.1 基层会计核算账目不同一

农村公路的相关建设属于国家基建部分,相关会计管理处理方式应当遵循《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并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相关要求建立能够独立发挥作用、证实经济发展全过程的相关账目和核算明细。但是由于农村的各项建设不规范,一些会计账目处理和城市建设相关要求不同,因此在会计核算和信息处理时候,会存在建设项目和行政项目记账混淆。对于投资的资源没有进行明确的行政、建设项目的区分,因此会造成资金来源相关信息的不明确,影响项目对投资资金的规划和使用。

2.2 基层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弱,财务记录易出错

农村基层会计人员在针对相关公路投资建设类会计法理法规处理时,往往对于农村会计账目存在误解,因此会造成信息理解错误,并在账务处理进行错误记录。这也会造成后期成本项目收入核算问题。

2.3 会计资金和账户信息不统一

国家在相关财务会计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同一个建筑项目的所有资金必须要在同一账号进行相关财务会计信息处理,而相关记录和其具体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性质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实际会计记账中,由于农村相关公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行政、投资金额和比例不同,迫于投资方压力,会计在记账时候也只能违反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形成多个账户核算,增加了自身后期财务核算和信息记录的风险。

2.4 不规范用款行为较多

建筑方面相关会计核算中,建设单位往往实行的是“总额控制、据实列支”的单位管理费记录。由于一些基础建设单位“鞭长莫及”,因此在基层公路施工建设中会出现单位建设管理费用超预算、一些与建设项目无直接影响的费用也会被分摊到该栏目下,违反了该部分费用的管理使用规定,加重了经济成本。

2.5 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

在相关建筑财务管理中规定,对于基层公路建设以及施工期间,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工程造价结算总金额5%作为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同时,这笔资金需要等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年再进行阶段。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往往存在人情世故关系,因此建设单位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保证金的预留。也造成了建设单位缺乏对后期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约束;同时,也存在一些施工单位有意拖欠保证金,在竣工验收之后才缴纳相关金额保证金的现象,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时,以上做法会衍生费用和质量推诿纠纷现象,不利与会计正确记录。

2.6 建设资金链容易中断

农村公路建设涉及人力、物力、资金、建设周期等多方面。在投资方面,存在投资资金不能持续投入的难题,由于投资拨款金额和预先金额有较大差异,后期资金链供给进度、相关金额数目存在差异,因此会造成资金维持建设风险。同时,会计相关财务处理以及信息质量也会存在报假账现象,其真实程度有待考证。

2.7 建设后资金难回笼

尽管在农村公路建设初期,政府和基层机构对于该项目有着较高的热度,但是在建筑建设后,公路相关建设的资金回收、相关安全附属设施的建设、维护修建、定期养护的资金的处理还不到位。施工占据了相关投资资金重要部分,也让后期的管理资金变得乏陈可数。在此情况下,虽然结合交通部门进行了过路费等方式,但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普遍公路级别较低、通行率较少,会造成项目大成本、低收益的现象。

3.对于我国完善相关农村公路投资建设会计处理的建议

3.1 拓宽资金渠道

鼓励投资管理多元化,为了保障资金来源满足企业的持续化建设,需要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拓展资金投资渠道。通过积极分析当代公路建设特点,为后期公里建设维护管理、养护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也可以从国外公路建设管理中吸取经验,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等进行资金分配,鼓励社会发挥集群建设,在政府的带领下,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发展。

3.2 规范会计核算管理

为了深化农村会计核算建设,一定要规范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建议从会计相关基础工作入手。首先,按照农村公路资金来源和分级特点进行独立账目建设,要将国家各项会计制度管理法则运用到在实际管理之中,严格执行“一账一户”的要求。此外,通过规范化使用会计项目、完善基层会计相关处理体系,编制适合公路建设相关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适合的会计栏目。降低会计财务风险。

3.3 严格控制管理费用

要求会计人员要协助相关单位对费用相关支出进行核查,对于财务每一步账目在设计批复概算中进行正确规划。按照建设工程管理费将相关建设总金额进行控制,对于其他的业务招待费、交通差旅费进行明确控制。同时,相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财务进度计划任务进行监管费控制,不得以其他借口对相关资金进行大范围调动。将类似于业务招待费、交通差旅费等不宜明确账目的消费金额进行严格约束,避免出现中饱私囊、坐吃公款的现象发生。

3.4 加强各个部门合作

为了让整个基层建设合法、公平公正、降低各方财务风险,提升会计核算处理进度以及会计信息的精度。需要从建设投资的全周期和资金流向进行控制。在执行相关施工建设相关会计和基建制度时候,需要建设单位针对项目特征,对所有的核算金额、财务核算计划进行统一化管理。对施工单位要安格按照建筑施工相关工程价款的法法规,结合公路施工建设的各项要求,在合同的使用下,对工程价款、预付款、保证金等进行明确记录,以保障后期会计记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因此,建议相关机构发挥监督职能,按照公路建设特点,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所有的资金流向进行复查和监管。首先,要让三房单位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各自签署合同以及协议、相关财务支付凭证进行全面审核,保证资金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相关财务人员要结合施工、建设、建立相关价款支付申请表进行审核,对于各方签署流程的合法性、完整性、资金的准确性进行核查,无误后代表各自单位签署相关资金支付、签署意见,从而确保会计各项信息记录的真实性。最后,要根据相关财务部门意见,对各个部门签署无误的意见书进行上缴和备案,在政府机构相关监督下实现资金交付的全过程。

3.5 统一会计记录

制定一套统一农村基建工程会计管理法则,能够实现农村基建工程项目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因此,在一个工程项目一个会计主体的要求下,利用数据化平台规范会计任务各项建设。改善会计科目施工不规范等难题,同时也能加强会计人员的基建业务处理能力。通过我国GFMIS 系统的推行,方便各地区建设统一的会计财务报表,让农村基层交通设施的各项投资以及资金运行有迹可循。降低来自企业内的采取运作风险。

3.6 加强对会计人才培养

“以人为本”是当代我国知识性经济建设的核心,农村基层会计处理涉及账目类型少,金额不大。况且建筑施工建设周期长、资金流动频率高、范围广。因此建设相关单位加强对农村基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无论实际操作中,还是个人会计道德素养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培训,相关财务部门定期进行专业的会计培训,从而从行业水平上提升农村基层会计人员的会计职能。

4.结语

公路建设是农村脱贫致富、实现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下,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的不彻底、农村建设情况不一,会计在处理相关投资项目时面临着较大风险和阻力。对此,建议我国加强对农村交通建设规范化管理,通过和施工、监理、建设等企业合作,加强对投其资资金和会计信息核查,让投资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建设效益。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施工单位资金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施工单位竣工结算审核中的问题及应对探讨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